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何正確處理臨終前後各項事宜——臨終助念須知※慧律法師講述
2010/11/30 07:43:53瀏覽8177|回應0|推薦16

  

     臨終助念須知:

    (一)助念申請須知:

 1、助念申請人應熟悉助念各項事宜,且徵得家屬同

意,指導家屬配合助念儀軌參與助念。若是家屬反對,

請勿勉強申請。

   2、請求助念時,不宜同時邀請外教或道士術師,以免混雜而妨礙助念之功效,失去助念的意義。

   3、病人若在醫院病危時,請先和醫院協商可否在病房或太平間助念,同意後再提出申請,如院方不同意,家屬必須提前回家進行助念。

   4、助念蓮友未到前,家屬應先行善巧勸導臨終親人或亡者,提醒他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才是最大福報。並進行助念、或隨念佛機、或佛號錄音帶助念(註)。

   5、助念團因故延遲或未克前往,此乃行人宿緣所障,家屬不能藉以責備。

 註:念佛機、佛號錄音帶沒有心,功僅在提醒正念,所以效果較有限;而以人助念,尤其是全部的家屬都能虔敬參與助念,效果最佳,因往生者最能夠接受的還是自己親人的關懷。且藉著往生者、助念者的信力、悲願力,才能感通阿彌陀佛的願力。故除非不得已時,最好不單用念佛機或念佛錄音帶,而旁邊無人助念。

 (二)助念準備事項(可洽請助念團協辦)

   1、設置佛堂——準備方桌一張,鋪上黃色絲(布)巾或黃紙,先安置阿彌陀佛或西方三聖像,西方或清淨處,但不勉強;若是往生前的助念,應供在往生者能見之處。

   2、供佛用香爐、小茶杯三只、紅色蠟燭、鮮花、水果等。供香以清雅上品(可用純品沈香,不含化學香料)為宜。

   3、為亡者助念之靈前用蓮花燈,勿擺金童玉女、勿祭拜牲品,以香花、水果、素食為宜。

   4、亡者若不在床上,請以長板凳前後兩張,或圓板凳五張墊高。姿勢須任其自然。

   5、金光明沙:依助念團指導。

   6、陀羅尼被:依助念團指導。

   7、引磬二支:交替帶領念佛,引磬聲不可大於念佛聲。

   8、助念用椅:依人數備之。

   9、保持空氣暢通,並避免出現干擾聲音:如電話聲、家屬討論聲等。

   10、書寫(大字)、張貼助念通告、迴向文。

助念通告:

來訪探視之親友及所有家眷務必遵守左列事項:

一、念佛中保持肅靜。

二、大家現在要能表達孝心(愛心)唯有念佛,在念佛聲中助送他安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三、請各位親友出聲念佛,不會念的小聲跟隨著念。

四、助念之時,請勿—

 1、焚燒金銀紙(以免污染空氣影響念佛)

 2、觸摸身體(免得引動他的情愛失去正念)

 3、號啕哭泣(若覺悲傷請至他處)

 4、與患者噓寒問暖(以免妨礙念佛)

 五、談論別事,請至他處。

 (三)家屬須知

   生死事大,人命無常。是以我佛世尊待說此念佛法門也。須知梵語「阿彌陀」翻譯華言為無量壽及無量光之義,行人(病者)能眼觀佛像、靜聽心念或口念佛號。身心兩獲利益,實為至善之事。若壽命未盡者可以卻病延年;若世壽已盡者,以深信切願故,即得往生安樂國。然世人不察,每以佛法等為超度幽冥而設,疑為不吉。庸愚瞽見,大謬之甚。不知華嚴經中佛說法時,無量天主共讚佛法最為吉祥,今念佛法門者,乃十方諸佛所護念也,故一心念佛,功德實不可思議。何況吾人當臨命終時,大多惡境現前,恐怖萬分,昇沈由此分界。行人此刻一聞佛號,聖境自現,如暗遇明,身心有所依藉,登時即獲安慰。正念一提,魔障冰消,故得現諸瑞相:或含笑而逝、或預知時至、或放光、或異香。此種事實,為助念時普遍之現象。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故知念佛助生實最切要。

   今將助念前後關於家屬應知者集述如下:

   一、凡舉列各注意事項家屬切記遵守,並配合助念團領導人的指導;家屬中亦須推舉一人,維護助念全程,預防障礙,才能使亡者得到真實利益。

   二、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易身處地,把被助念的人當成自己或自己的親人:

  (一)蓮友將心比心為其助念。(二)往生者的信願。(三)家屬如法護持助念。

   三者緣具,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疑。

   三、病人臨終注意事項:

   1、病人的情況在神智尚清醒時,應儘早請善知識為其示導,啟發淨土信願,令生歡喜,一心念佛。

   2、若病人厭嫌念佛,或痛苦掙扎,或見冤親前來索命等事,此是業障現前,阻礙往生。眷屬要為他懇切地在佛前念佛懺悔,或持『往生咒』108,或誦『地藏菩薩本願經』迴向。後視病人狀況再為病人助念。

   3、眷屬要依地藏經所述方法,為病人廣造福田,並明確告訴病人,以堅定其往生信心。

   4、病人如在醫院,研判其病情確難救治時,最好當機立斷,取得其他親屬同意後,迅速辦理出院,返回家中或安靜場所,提早念佛。

   5、安慰病人,詢問其是否有事交代,以免病人對後事牽掛、執著。交代清楚後,應勸其萬緣放下,志誠念佛,往生極樂,永脫六道輪迴的痛苦。

   6、親屬應陪在病人身旁助念佛號,並虔誠恭敬求佛菩薩慈力加被,接引病人往生西方。

   7、眷屬人等切勿與病人作軟愛語,或臨床揮淚,以免病人產生眷戀,擾亂正念,累其墮落,總以勸勵念佛,助念佛號為要。

   8、病人若要求飲食,應以素食為主,餵食時,佛號仍不可間斷。

 9、病人厭惡不喜之人,勿令出現病人面前,以防病人因起瞋心而墮惡道。

 10、告知病人,一心念佛,除見阿彌陀佛或西方三聖(助念聖號之佛菩薩)放光前來接引,隨其往生西方外,其他任何景像現前絕不可理會。

 四、病人斷氣後注意事項:

   病人斷氣後,神識(俗稱靈魂)尚未離去,彌留之際,仍有知覺存在,若無特殊情況,待十二小時前後,通身冷透,神識出離後方算死亡。此階段內一切行為皆需萬分謹慎小心,以免貽誤亡者生西大事!

 1、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印光大師‧臨終三大要)

   請助念團領導人或親友視往生者個別情況加以開導。助念過程中,仍需依實際狀況,適時開導、提醒其往生信願。

  2、大家輪班念佛——(印光大師‧臨終三大要)

 家屬、親人虔敬助念效果最好,引領亡者神識念佛,並將功德迴向。

 3、切忌觸摸、搬動身體——(印光大師‧臨終三大要)

 

不可急著為亡者淨身、換衣、拔針管、塞手尾錢等嚴重傷害亡者之行為。如萬不得已須移動身軀,則必須大聲念佛。且須時時注意勿讓蚊、蠅、蟻停在亡者面上或身上。

  4、切忌哭泣或淚滴亡者身上——(印光大師‧臨終三大要)

  無法避免者請暫至他處,待情緒平復,方回助念。

   5、避免干擾聲音——(雪公‧助念之意義與規矩)

   助念時避免有咳嗽、打噴嚏、哈欠或電話、家屬討論聲等,以免擾亂亡者神識念佛。

   6、勿燒冥紙、拜腳尾飯——(慧律法師‧生從何來,死從何去)

   避免亡者神識執著,障礙往生,且污染空氣,影響念佛。

   7、若在醫院斷氣,切勿立即送入冰庫、施打防腐劑——(人生最大一件事)

   以免陷亡者處如「寒冰地獄」般的痛苦,若恐其腐爛異味,可以燃沈(檀)香或放置冰塊,但切不可將冰塊直接放置或太靠近亡者身軀。

   8、身軀冷透後,再停二小時,方可沐浴更衣——(飭終須知)

   切勿任意探摸,斷氣後約十二小時後請有知識、經驗的人為之。若無,家屬仍需謹慎、小心。若關節僵硬,以熱水毛巾搭洗,自然柔軟。

   9、火葬應在七日後——(人生最大一件事)

   恐萬一有回陽之可能,除非嚴重外傷、病故。

 (四)喪儀辦理注意事項:

   1、恭請法師指導或委請專辦佛教儀式之葬儀社,辦理所需籌設事項。(最好不請道士,師公、五子哭墓、孝女白琴、牽亡陣等。)

   2、出殯之行列,宜簡單隆重,孝眷切勿因愛好面子,而鋪張浪費,勞民傷財,應撙節費用,移做供養三寶、印經、濟貧、放生等,使亡者獲得真實利益,家眷亦可得大福報。

   3、應用火葬,骨灰安放於寺院,能力不及者隨意即可。

   4、喪事處理完畢,經書、佛像應妥善保存,若不用者請寺院或蓮友代為處理。

  (五)修福超薦注意事項:

   地藏經云:「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何以故。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

   又云:「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是故四十九日內為亡者修福,利益最為殊勝。

   1、喪儀皆用素食祭拜,若殺生祭拜反增亡者罪業。

   2、眷屬於四十九日內應全部茹素,出殯宴客,亦應全部素食,可利亡者。

   3、觀經云:「念一句阿彌陀佛,能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故家屬每天念佛迴向最為切實,功德最殊勝,冥陽兩利。

   4、喪事期間內夫妻斷淫、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5、亡者生前之財物,應用以供養三寶、印經、濟貧、放生等,並將一切功德迴向亡者。

   6、禮請法師做佛事者,可參閱上聖下嚴法師所著「為什麼要做佛事」一書。

   7、眷屬應趁做佛事的機會,邀集親友,請法師或有修行戒德高的居士,為大家講經說法、建立正見、勸進修行,並以此功德迴向亡者。

   8、眷屬應在四十九日內於各正信道場舉辦之水陸超渡、梁皇寶懺等法會立牌超薦。但須以誠心參與為要;金錢多寡則次,可助亡者超昇。

   〔附註說明〕:

   一、以上重點乃遵循古德明訓及今多位助念團領導之法師、居士大德依實際經驗指導編錄而成,詳細內容請參閱「飭終須知」或「人生最大一件事等相關書籍。

   二、助念往生感應事蹟,古今案例繁不勝舉。限於篇幅不作引述,讀者可向各佛學圖書館尋得相關書籍或錄音帶等資料。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a6969&aid=4626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