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二手ETF的風險
2009-09-28 旺報 【文╱林以涵】
在參與中國股市的各種投資工具中,ETF兼具股票、基金的優點,相對安全,成本也較低,但投資人仍要注意,「二手」的中國ETF,相較直接連結股票實物的傳統ETF來說,風險仍偏高。
ETF屬於「指數股票型基金」,是指將一籃子股票組合予以證券化,然後在交易所掛牌買賣的基金產品,換句話說,投資人買進的將是一籃子股票,具有傳統共同基金的分散風險特性。
若與股票相較,ETF同樣是在交易所上市買賣,故可以融資融券,且因為已經指數化,完全追蹤指數(與加權指數的變動率相關係數高達99%),沒有選股的困擾,故不會出現「賺了大盤指數、賠掉個股差價」的窘境。此外,對於放空型ETF來說,也沒有投資個別股票時必須面對的股東會召開、除息權前的強制放空回補等風險。
若與基金相較,ETF與封閉式基金一樣能在盤中隨時買賣(開放式基金有特定交易場所),但封閉式基金的規模在發行初期就已經確定,ETF的規模則可隨時增加。此外,基金屬於主動式管理,目的在於打敗大盤、創造績效;ETF卻是被動式管理,強調績效與大盤表現一致。ETF投資組合每天公布,封閉式基金每月公布,而一般開放式基金則是一季才公布一次持股明細,資訊透明度相對較差。
若與期貨、選擇權等同樣屬於操作指數的金融商品相較,ETF的槓桿比率較低,且沒有合約到期的時間限制,操作簡易、風險也低,故可以作為長期的資產配置標的。
尤其重要的是,ETF具有低交易成本的優勢。若以台灣為例,ETF的交易稅為0.1%,遠低於目前證交稅的0.3%,而ETF基金每年雖會從淨值中累計扣除0.25%至0.45%的管理費,但相較一般共同基金動輒1%以上的管理費來說,長期持有ETF的成本並不高。
美英港星日 都有中國ETF
簡言之,ETF兼具股票、基金與期貨選擇權商品的諸多優點,並去除三大商品的主要缺點,因此快速風行於全球資本市場。投資人可以在美國、倫敦、香港、日本等股市中找到中國ETF的蹤跡,包括美國市場的富時新華中國25 ETF(代號FXI)、Powershars中國ETF(PGJ)、摩根士丹利中國A股基金(CAF)、標準普爾ETF(GXC),以及兩倍放空的富時新華中國(FXP)。
在香港掛牌的中國ETF則有6檔:即巴克萊公司旗下的iShare MSCI中國ETF(2801)、富時新華A50 ETF(2823),恆生公司發行的H股ETF(2828)、富時新華中國25 ETF(2838),以及中銀保誠發行的標智滬深300 ETF(2827)、標智上證50 ETF(3024)等。而新加坡交易所也領先推出中國ETF(ASI),在日本大阪證交所掛牌的則是上證50 ETF(1309)。
其中富時新華A50 ETF是追蹤富時新華A50中國指數的表現、標智滬深300 ETF是追蹤滬深300股價指數、恆生H股ETF是追蹤國企股指數等。
至於在中國內地股市也有5檔ETF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與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包括:上證50 ETF、上證180 ETF、紅利ETF、深證100 ETF、中小板ETF。
「二手」投資風險偏高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國的資本市場尚未完全開放,依其法令,外資必須具有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人)資格,並取得額度才能進場投資;不過QFII的額度取得不易,在增多粥少的情況下,勢必無法滿足所有ETF發行者的需求,因此部分ETF並不直接投資A股,而是透過第三方所發行的中國A股衍生性產品間接參與。
舉例來說,富時新華A50 ETF就是透過買進一籃子由九大QFII關聯人士所發行的連結A股衍生性商品(如可轉換認購權證),稱為CAAPs(China A-Shares Access Products),然後盡可能合成複製出富時新華A50指數成分股,以盯住該指數走勢。至於標智滬深300 ETF也是透過投資與A股連結的產品,合成複製滬深300股價指數。
換句話說,上述兩檔ETF只能算是「二手」中國ETF,相較直接連結股票實物的傳統ETF來說,風險自然偏高;尤其是可能潛藏第三方發行人的交易對手風險,倘若未來第三方無法取得足夠的QFII額度,或繼續維持其QFII資格,就可能影響ETF的表現;此外,若第三方出現違約、甚至破產,還可能導致ETF的暫停買賣或下市。
而隨著中國ETF發行熱度高漲,中國政府仍未鬆綁QFII限制,目前香港市場已經有人發出警語,未來恐怕引爆ETF版的「雷曼事件」。
2009年8月,政府開放台灣、香港兩地ETF互相掛牌上市大門,這是台灣資本市場的一大里程碑,未來透過香港即可廣泛引進全球ETF,台灣人不出國門,都能投資全世界的股票及商品市場。
大陸ETF陸續來台上市
其中引進中國ETF腳步最快的是寶來投信發行的「寶來標智滬深300基金」。該檔基金是採連結基金模式,投資在香港的「標智滬深300 ETF」。而繼寶來投資之後,匯豐中華投信以直接跨境上市模式,分別引進恆生指數ETF及恆生H股指數ETF。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採連結式或直接跨境上市模式,這三檔中國ETF在國內的交易方式都與現行ETF類似,採新台幣交易,交易稅同樣為0.1%。不同之處在於,中國ETF屬於海外有價證券,漲跌幅度比照海外市場,即不受台股上下7%的限制;此外,為避免麻煩,在台股掛牌的中國ETF採取現金結算,不以股票實物結算。
面對中國ETF的上市,投資人在操作方面須留意的是,當同一檔ETF在兩地掛牌後,就可能會出現價格落差,一旦台灣市場的價格偏高時,券商就可以到香港買進部位,並在台灣賣出,一方面可賺取價差,另方面也具有平衡兩地價格的功能。此外,上述三檔ETF的流動性風險也需納入投資考量,不要一味追捧中國市場熱,而失了戒心。
(作者著有《做自己的基金經理人》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