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連宋」到「馬郝」
2006/12/06 14:26:34瀏覽347|回應0|推薦3

引用文章從「連宋」到「馬郝」 作者:YST

 

台北市的選戰已經到了衝刺階段。YST該說的話早已說了,本來想談談「興票案」之我見,做為教訓酷媽的完結篇,但是因範圍太小、層次又太低而作罷。YST比較偏愛高層次的論述,尤其在投票前,範圍太小的話題會被認為是選舉文宣,絕不是本市的宗旨。

 

前天看到 Xuser市長的「連戰替郝龍斌站台助選?」開頭兩句立刻引起我的興趣(其實是不同的意見),便打算順著這個方向發表一點自己的感想。Xuser市長是我最佩服的時事評論者,【第三波】與【天下】更是「網路城邦」政治城市中和而不同的最佳典範。【第三波】的論述常常引發【天下】和而不同的回應。YST 這篇文章是隨興討論當今台灣的四位政治人物(主要是重量級的前兩位),與各位網友切磋,並就教於Xuser市長。

 

開宗明義,首先表明本文的主旨:YST從來不太肯定連戰;YST對「連宋體制」並不熱衷,只不過勉強接受而已,用老美的話就是溫溫熱(luke warm)。

 

YST是堅定不移的統一派,所以我不能肯定連戰最重要的原因是他骨子裏的台獨思想。是的,連戰是個台獨份子,你們不要被他在「和平之旅」的表現迷惑了,那只是表面的假象。如果你仔細聽他說的話,連戰只要和平,不要統一。換句話說,連戰追求的是「和平獨立」。

 

我們常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觀察一個人,尤其是一個政治人物,不能只看他目前是什麼,那是最靠不住的,我們還要檢驗他的過去。

 

連戰是台南望族,生於西安(1936),1946跟隨父親回台(其父為國民政府接收日本投降之大員),年少時是台灣四大公子之一,畢業於台大政治系(1957),芝加哥大學政治博士(1965),威斯康辛大學與康乃狄克大學教授政治(1965-1968),1968回台教授的還是政治。所以在政界,連戰是真正的、道地的科班出身。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連戰在美留學的時候是個領導階層的大台獨。連戰是「台獨宣言」的起草人,早年的美國留學生很少有不知道的。連戰在台獨人物中輩分之高屬於元老級,和彭明敏是同輩分的,「台灣之父」李登輝差遠了。大家要想清楚,連戰起草「台獨宣言」的時候,李登輝是農復會不起眼的小不點,做夢都在想日後如何可以吻到蔣經國的屁股。談論連戰的政治生涯,我們絕不能故意抹殺連戰醉心台獨的這段歷史。

 

政治科班出身,青年時就投身「台獨運動」,連戰作為「台獨宣言」的起草人,這段歷史非同小可,連戰是骨子裏的台獨。連戰的台獨思想只可能被外在因素壓抑(譬如大陸的「反國家分裂法」),骨子裏是不可能改變的。

 

連戰在美國的台獨運動是名符其實的不孝,不但有違祖父連橫對中國不能割捨的民族感情和祖宗遺訓,也有違父親連震東的諄諄教誨,更使父親連震東在朝為官產生重大挫折。連震東若是不出這個「逆子」早就當上行政院長了。當然,從這個角度我們更可以看出連戰論述台獨思想那種發自內心的真誠與熱情,祇有初生之犢才具有這種反叛家庭的勇氣,這是真情流露。

 

連戰在美國從事台獨運動實在搞得太不像話了,這在戒嚴時期的蔣介石政權是不得了的事情,屬於叛國大罪。蔣介石下令連震東趕快把兒子召回來嚴加管教。要知道,普通人若是出了連戰這種兒子肯定早就完蛋了,但是連震東不是普通人,連震東在朝為官是蔣介石政權安撫台灣人的樣板。連震東的背景如果是外省人肯定丟官,兒子也會做牢。結果連震東的部長照樣做,兒子在台大不但一帆風順而且迅速地扶搖直上,從政治系客座教授(1968),第二年就躍升為政治系主任(1969-1974)兼研究所所長。蔣經國時代,連戰在三十九歲就做駐外大使(1975),第二年進入國民黨的核心組織,至此官運亨通,從交通部長(1981)到國民黨中常委(1984),在此就不多說了。

 

現在讓我們檢驗一下宋楚瑜走過的歷史痕跡。

 

宋楚瑜出身軍人家庭,1942年生,1949年隨父來台,政大外交系畢業(1964),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政治碩士(1967),喬治城大學政治博士(1974)。在台灣的政壇,宋楚瑜和連戰一樣也是真正的、道地的科班出身。

 

與連戰不一樣的是,宋楚瑜的家庭背景遠沒有連戰來的厚實。連戰是台灣望族,祖父連橫與父親連震東都是追隨國民政府的抗日人士,尤其連震東毫無疑問是蔣介石政府重點培養的台籍人士。宋楚瑜的父親宋達雖然做到國軍中將,官拜聯勤副總司令,但是主要得力於後來蔣經國的提拔,而非蔣介石,原因是宋達乃湖南湘潭人,與毛澤東同鄉。軍中曾有傳言,台灣早年有一個憲兵團團長的位置出缺,司令部推薦第二處處長盛先熙上校出任。蔣介石重面相,重要職務照例要召見面試,盛先熙相貌堂堂,蔣介石見了十分滿意,問到籍貫,盛先熙回答湖南湘潭人,蔣介石聽後默然不語,後來盛先熙的團長也未見發表。這是個有趣故事,宋達因籍貫未獲蔣介石重用想來不是空穴來風。

 

大家應該注意到宋楚瑜1971年在華府的天主教大學拿了一個圖書管理學的碩士學位。這個學位跟宋楚瑜一貫追求的經世濟國的理想是不相稱的。七0年代文科學生在美求職不易,圖書管理學是六0年代的新興學科(大量資料處理與電腦緊密連結),畢業生在美國找工作容易,是很多文科學生轉讀的科系。所以我個人認為宋楚瑜一度也認為自己與老毛同鄉,仕途並不看好,曾經萌生不如留在美國過普通日子的念頭。但是宋楚瑜不甘心如此過日子,最後仍然努力繼續在喬治城大學完成了政治學的博士學位。

 

真正在仕途上為宋楚瑜鋪路的不是他的父親,而是連戰之外的另一個「四大公子」,錢復。錢家在台灣屬於朱門紫貴的家庭。錢復的父親是前台大校長錢思亮,哥哥錢純是財政部長,錢復先做陳誠的祕書,再做蔣介石的祕書,深得蔣家父子的信任。是錢復推薦宋楚瑜做蔣經國的英文祕書,使宋楚瑜一回國就進入台灣政治的核心。

 

宋楚瑜能夠進入政治核心固然是日後仕途的關鍵,但是到底還是幕僚,本身並非核心。宋楚瑜後來成為核心人物主要的憑藉有二:一是頭腦靈活,二是忠心耿耿。宋楚瑜在這兩點的表現遠非蔣經國身邊其他人能及。

尤其是前者,政治狀況千變萬化,靈活的頭腦是一個政治家最大的資產,宋楚瑜在這方面有天生過人的稟賦。

至於後者,宋楚瑜對蔣經國的忠心耿耿從兩件事就可以看出:一是為了江南在美國發表「蔣經國傳」宋楚瑜在1983年親赴加州與連載這本著作的【論壇報】交涉;另一件則是多年後宋楚瑜出面正式警告張學良不得找唐德剛教授口述回憶錄。

說老實話,上面這兩件事都是有損宋楚瑜個人清譽的。但是宋楚瑜為了蔣經國毫不猶豫地都做了,真可以說是搏命跟隨。YST對第二件事尤其不能諒解。

「1931年東北的不抵抗政策到底是蔣介石下的命令?還是少帥一時糊塗鑄成的大錯?」。這個問題一直是億萬中國人心中的疑惑。東北軍沒有放一槍一炮就拱手讓日本佔領了富饒的東北,這是改變中國現代史、影響中國今天地理版圖的重大歷史事件。如果因張學良不能找唐德剛教授口述回憶錄歷史真相就石沈大海,宋楚瑜要為這段歷史大事無法清楚交代而負責。

 

宋楚瑜這種「為親者隱」、「為尊者隱」的行為,YST深深表示不能認同。但是從另一方面看,蔣經國能得到宋楚瑜這樣忠心的跟隨者也算是不虛此生了。我們也因此對宋楚瑜的為人有了深刻認識。當宋楚瑜決定跟隨某人,就會赤膽忠心、搏命追隨,這是個性。

 

經常瀏覽聯網政治欄的讀者都知道YST是衷心支持宋楚瑜的,但是衷心並不等於盲目,宋楚瑜是有缺點的,YST並不是「宋迷」。政治人物不可能沒有缺點,宋楚瑜豈能例外?但是YST是看大處的人,上一段所述是我真心認為老宋做錯的事,應該提出來討論。但是國民黨與民進黨廣為宣傳的什麼「大內高手」、「打壓台灣人說台語」、「打壓陳文成事件」、「打壓美麗島民運」、「要五毛給一塊的散財童子」....等等滔天大罪,其實都是些無足輕重的小事,而且絕大部分是政敵對宋楚瑜刻意的扭曲和惡意的栽贓。宣傳上面這些小事的人本身見識淺薄,無品無德,YST不屑評論。至於什麼「沒有錢為媽媽修廁所的門板」等等更是選舉時下三濫的口語謠傳,不值一提。

 

觀察政治人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YST從不苛求政治人物的私生活,也不挑剔政治上的小過失。不苛求政治人物的私生活,因為我們不是他的親人;不挑剔政治人物的小過失,因為政治上凡事都有取捨,小事取捨的標準很難有公論,不值得深究。連戰有沒有私生子就像陳水扁有沒有在澳門嫖妓我並不關心,即使張俊雄真真實實娶了兩個老婆我也不關心,這是他們的家庭成員才有資格關心的事。但是,連戰在美國起草「台獨宣言」、陳水扁宣揚「一邊一國」、張俊雄的「台灣 Double」無疾而終,這些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YST就絕不能放過。

 

那麼,到底是甚麼使得 YST衷心支持宋楚瑜呢?

我的回答是:宋楚瑜有堅定不移的民族大義。

「民族大義」是國家走上統一和富強最堅實的基礎,也是政治人物必須具備的首要素質。

 

是的,就憑宋楚瑜這份堅定不移的民族大義,他犯的小過小錯我都可以不計較。一個有民族大義的人絕不可能出賣國家利益,也絕不會做對不起人民的事。我多年的觀察,宋楚瑜最可貴的地方就是把民族大義作為行為處事的第一前提,這才是驅使他全省走透透的最大動力。全台灣只有宋楚瑜得到蔣經國的真傳,把人民的福祉擺在第一位,把個人榮辱擺在後面。放眼台灣政壇,「民族大義」是區別宋楚瑜與檯面上所有政治人物李登輝、連戰、王金平、馬英九、郝龍斌等國民黨大員最大的單一因素,民進黨和台聯那些爛人我就不提了。

 

現在讓我們來談談泛藍人士討伐宋楚瑜的最大罪狀,那就是把李登輝拱上國民黨主席的寶座。

很多人指責宋楚瑜此舉的動機是為了換取李登輝日後的政治回報。這個說法看似有理,其實缺乏論述基礎。蔣經國在1985年就公開明言蔣家後人不會問鼎大位,並且有分散權力的設想。根據一些黨國大老的回憶,蔣經國晚年有意把自己的權力分成三份,由李登輝接任總統,由連戰接任行政院長,由宋楚瑜掌握國民黨黨務的實權。

所以在1988127日(蔣經國去世14天)召開的國民黨中常會宋楚瑜力挺李登輝兼任黨主席是把自己的權力拱手讓人,不但大出宋美齡的意外,所有的中常委也都大驚失色。我也常想,逼退宋美齡並不需要這麼大的動作和犧牲。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宋楚瑜認為國民黨徹底擺脫宮廷派的糾纏是對台灣人民最好的決定,因此下了這一劑猛藥。    

 

事後看來,宋楚瑜這個決定的確是錯了,錯不在「總統兼任黨主席」這件事上,錯在李登輝根本不是個東西。是的,宋楚瑜看走了眼。

 

這個錯誤蔣經國要負較大的責任,因為在三個省主席當中林洋港的官聲最好,李登輝次之,邱創煥殿後,如果真要選個本省籍的接班人,林洋港應該是首選。可是蔣經國當時認為林洋港黨羽眾多,加之李登輝沒有兒子,因此李登輝最沒有私心。後來証明蔣經國這些理由都是錯的。

YST做個事後的諸葛亮。如果由我來選,肯定是選林洋港。林洋港不但官聲最好,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文與國學基礎在三人中也是最好,充分証明他最有認同中華民族的情懷,這才是一國之君最重要的衡量標準。

 

宋楚瑜第二次大力挺住李登輝是在1990年國民黨推選副總統的人選。當時副總統人選除了李元簇,還有李煥、林洋港、蔣緯國、與宋楚瑜。李元簇在黨裏面沒有力量,容易操縱,其他的人來頭都很大,招惹不起,一定會尾大不掉。李登輝當然看中李元簇,但是李煥等人都反對。那時候的李登輝黨內力量薄弱,不但不能一言九鼎,而且是處於不利的弱勢地位,這時候宋楚瑜又挺身而出,以犧牲自己提名為代價轉提李元簇。

 

唉,宋楚瑜顯然是以當年對蔣經國的效忠態度來衛護李登輝。可惜李登輝不是第二個蔣經國。李登輝的心胸、氣度、道德、與政治格局都比蔣經國差遠了,正是「我將此心對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為了衛護李登輝,宋楚瑜得罪了幾乎所有的國民黨大老。宋楚瑜為自己的個性與識人不明付出沈重的代價。

 

1992年李登輝當選第八屆總統後立刻組建了一個體制外的機構叫做「七人小組」,成員包括李登輝、李元簇、郝柏村、蔣彥士、宋楚瑜、林洋港、與邱創煥。這個「七人小組」被確定為最高決策機構,被台灣政壇稱作超級中常會太上行政院。其實這七人之中,李登輝、蔣彥士、和宋楚瑜是靈魂人物,而蔣彥士乃一味甘草,實際權力都在李登輝與宋楚瑜二人手中。此時宋楚瑜的權力達到最高峰,只在一人之下。  

 

宋楚瑜發覺李登輝有台獨思想應該是1993年左右出任台灣省主席的時候,但是為時已晚,大錯已經鑄成。

 

李登輝從1988年登上大位,到1995年中華民國國慶,他發表的國家綱領都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但是在1994年的4月,日本著名作家司馬遼太郎來台訪問時,李登輝開始透露他的台獨思想。李登輝不但對司馬遼太郎強調台灣歷來的統治者全都是外來政權,並且他清楚明白地說出即使國民黨也是外來政權。

這個時候宋楚瑜是省主席外放在台中,李登輝已經全盤掌握國民黨的黨務。李登輝羽翼已豐,權力也已鞏固,等著出手的是「削藩」。宋楚瑜就是最大的一個「藩」。

 

現在我們回頭看連戰。

 

連戰在台灣靠炒作股票與房地產成為鉅富。連戰如何賺進如此巨大的財富,我不想多說,但是其中一定有詐。美國有幾句相關的諺語很傳神:

If you are poor, it's all right.

If you are very poor, it's government's fault.

If you are rich, it's all right.

If you are very rich, you crook it.

世界上的道理都差不多的,所以如果一個人非常有錢,他的錢肯定不太乾淨。

好了,不論如何,連戰已經成了鉅富。這份巨大的財富為他日後的仕途作出了重大貢獻,因為李登輝是個貪財之人。

 

李登輝貪財最有趣的話就是曾經向人表示,將來不想做嚴家淦(就是做到總統退休還是兩袖清風)。可憐哪,瞧瞧台灣人吹噓的「台灣民主之父」也就只有這點抱負和德行。李登輝收受賄賂是眾人皆知的,連方瑀送鑽石給李曾文惠和張榮發送金馬的故事傳遍政壇和民間。

 

李登輝沒見過什麼世面,胃口並不太大,連戰的財富足以令李登輝得到滿足,也在李登輝與宋楚瑜之間打下了分離的樁子。不過單是花錢賄賂是不夠的,連戰之所以能夠取代宋楚瑜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台獨思想,連戰與李登輝在這方面一拍即合。

 

「金錢」與「台獨」雙管齊下,連戰於是順理成章成為一九九六年李登輝的總統競選伙伴,也就當然成了未來權力的接班人。連戰可不是李元簇,宋楚瑜兩千年獲得總統提名的機率到這時候已經是0。接下來,修憲、廢省、自行參選、開除黨籍、興票案的抹黑、馬英九的假民調和棄保操作、民進黨的做票、台灣變天...等等,我就不多說了。

 

錯看了李登輝造成台獨思想的氾濫,是宋楚瑜心中對不起人民最大的負擔。兩千年的大選是宋楚瑜為自己1988年犯下的錯誤進行最後補救的努力,也是台灣人民最後的希望。如果宋楚瑜在2000年當選總統,「三通」早已付諸實施,台灣不但能夠維持四小龍之首的繁榮經濟,統一的過程早已啟動。可惜老宋功敗垂成,謝謝李登輝背後的一刀和宋楚瑜奮力掙扎時馬英九最後補上的一腳。

 

2004年的「連宋體制」意義不大,因為國親之間沒有團結的基礎。宋楚瑜以較高的支持率和戰鬥力遠比國民黨優秀的省府團隊屈居連戰的副手,但是國民黨一味托大,把這一切都視為當然,並沒有一點點的回報,反而有一大堆的猜忌。這兩個團隊關係緊張,合作的基礎非常薄弱。連宋即使勝選,「連宋體制」運作起來也是問題重重,一推就倒。

 

2005年宋楚瑜不顧個人毀譽進行「扁宋會」逼使陳水扁公開承認台獨絕不可能,再用陳水扁的承諾做門票展開「搭橋之旅」進行「胡宋會」,化解了美國估計5月可能爆發的台海戰爭。這是宋楚瑜為台灣人民的搏命演出。我認為宋楚瑜已經盡其所能用行動彌補了1988年他犯下的錯誤,對得起台灣人民了。

 

讓我們回到原始話題。

 

我從來不太肯定連戰,因為他骨子裏面是台獨;我一向肯定宋楚瑜,因為他始終保有堅定不移的民族大義。

 

我對「連宋體制」並不熱衷,只不過勉強接受而已。

 

YST對「連宋體制」不熱衷的原因,一是連宋的理念不合,二是連戰沒有能力領導宋楚瑜。

把理念不合說白了,宋楚瑜是堅定傾向統一的;連戰表面是獨台,內心是台獨。這兩種理念是不可能調和的,即使表面風平浪靜,水面下也是暗潮洶湧。

 

連戰作為領導者唯一的好處是他不大管事。我們必須記得徐立德是中華民國有史以來權力最大的行政院副院長,因為行政院長是連戰。所以「連宋體制」在連戰放手的情形下,宋楚瑜就能夠有所作為。但是我對這一點並不看好,為什麼呢?因為連戰身邊小人多,連戰不爭,下面的眾多小人也會爭。為了爭權奪利將來一定鬧得不可開交,連戰沒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最後必然是不歡而散,吃虧的當然是親民黨,倒霉的自然是台灣百姓。

 

2004年的競選,連戰身邊人就非常害怕宋楚瑜的光環會蓋過連戰,明白告訴宋團隊希望宋楚瑜自我檢點、有所收斂。所以宋楚瑜被迫取消很多競選活動,應了老美一句話:「火雞不可能跟老鷹一起飛翔」。

319當天,宋楚瑜主張取消第二天的選舉,靜待槍擊事件明朗後再進行。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但是連戰反對。連戰為正,所以他說了算。連戰缺乏敏銳的政治嗅覺。宋楚瑜做事的積極性完全被連戰的遲頓拖垮了。 

 

一年後,連戰還在不依不饒的抗爭,宋楚瑜已經在思考如何重新出發,這就是孩子脾氣與成熟男人的區別。

國民黨不承認陳水扁是總統,這是在既成事實下無謂的掙扎。在還能夠挽救的時候國民黨不全力以赴,謝謝馬英九市長驅散327的群眾。等到時間過了一年,情勢已經完全不可為的時候,國民黨還在不依不饒就是小孩子的幼稚舉動了,就像女孩在打翻的牛奶桶邊哭泣。

高呼「橘子變綠」就是國民黨自己不能有所作為,看到親民黨在不可能的情形下居然能夠有所作為時,發出嫉妒的、毫無理性的哭鬧。瞧瞧國民黨這份出息!

 

YST 對「連宋體制」勉強接受的原因是宋楚瑜沒有更好的選擇。

國民黨有龐大的組織和經費,但是沒有理想,也沒有戰鬥力;

親民黨有理想、有戰鬥力,但是組織小、缺經費。

「宋連體制」可以有所作為,但國民黨不肯以大事小; 「連宋體制」則不可能有所作為,因為國民黨無能、親民黨又使不上力,但無論如何「連宋體制」有很大勝選的希望。

 

最後簡單地談談馬英九與郝龍斌。我不看好他們,因為我認為他們能力不足。

 

馬英九與郝龍斌是泛藍新的一代,看樣子他們會換掉舊一代的連戰與宋楚瑜。中國人說:「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YST並不反對新一代的人換掉舊人,但是我怎麼看這新的一代還不如舊的一代。

新的一代施政的表現一點也不傑出,甚至可以說錯誤不斷,根本不及格。

只想三通,不想統一,新的一代他們的民族大義在哪裏?

新的一代漠視大陸的崛起,隱瞞事實,吹噓台灣,他們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

除了選票,新的一代什麼都不顧,只知道討好選民,卻沒有能力帶領選民。這種貨色能成什麼大事?

 

如果有一天大陸的領導人說:「所有台商必須拿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才能入境」,馬英九和國民黨保証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應對。

如果有一天大陸把台灣禁止大陸輸入的兩千多種商品告到WTO,台灣幾乎面臨全部敗訴,馬英九和國民黨保証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應對。

YST早已看穿馬英九平庸的才智和領導能力,也看扁了馬英九低效率的市府團隊。治國不是剪綵、走秀、和英哇啦哇啦。馬英九和他的團隊距離我們的要求差太遠了。

 

2006年的選舉是可笑的,因為國民黨與民進黨雙方都缺乏理想,都要求選民含淚投票給他們,目的都是不能讓對方當選。沒有比這個更可笑的選舉了。民進黨的口號是挽救本土政權;國民黨的口號是不能讓民進黨政府繼續爛下去。不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選舉勝利,人民都高興不起來。真正有理想、能實幹的宋楚瑜被「害怕民進黨會當選」的心理犧牲掉了。

 

泛藍群眾正在呼應國民黨的號召消滅親民黨。看看國會的重大議題,我們就知道親民黨在裏面擔當平衡和監督的角色有多重要。親民黨的消逝必定導致國民兩黨的輪流分贓,這才是台灣人民的大災難。

 

YST已經失去對台灣民主選舉的熱情。「含淚投票」算什麼玩意兒?這種耗費巨大但是毫無理想的民主選舉不要也罷,它只會把我們的社會帶入更深的沈淪。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nzhen&aid=579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