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鄉土藝術與執著--螺溪石硯的故事
2008/11/25 19:09:27瀏覽1069|回應1|推薦117

《藝術品的價值,果真都在作者身故之後,才被會被凸
  顯出來的嗎?》

有人說,生命只是上天不經意所賜予的偶然;有也人認為,
生命本來就是充滿喜悅與尊嚴,任何人都無法規劃他人之生
涯。

當然也有人終其一生,只為抱持著自己所信奉的想法而活,
至於別人所給予的任何批判,根本不會因此而受到絲毫影響。

媒體曾經報導,有一位薪傳獎得主,一生致力於「螺溪石硯」
雕刻創作,其作品蘊藏著真實生命的樸拙意境,可說是足以
讓人在愛不釋手之餘,又會覺得特別感動的老工藝家。

然而他卻過著清貧的生活,有人不忍看到他的生活亟其拮据,
乃善意的提議:何不出售一些雕刻品來改善生活呢?

老先生對於這樣的建議並不認同,因為他覺得每一件作品都
是嘔心泣血之作,不但與血汗融為一體,而且也都是無價之
寶,怎可市儈的予以稱斤論兩、待價而沽呢?

因此他和許多藝術家風格一樣,不喜歡人們對於他的精心創
作加以標價。

「我的作品不但是非賣品,而且也不歡迎大家一窩蜂的爭相
觀賞。」他堅定而執意保護其作品,甚至拒絕記者拍照,因
為他認為照相以後,雕刻品的靈氣會被相機吸走!

為了更進一步寶貝這些藝術珍品,他特別用石頭精心打造保
險箱,甚至以石材自製鎖頭與鎖匙,而鑰匙更是藏在亟其隱
秘之處所,因此樑上君子,如果要竊取雕刻品並不容易。

唉!用石頭打造的鑰匙珍藏寶貝,應該可以算是古今中外的
奇人了吧?

老先生獨自居住,在那一處不到四坪大的簡陋房子中,過著
平淡而知足的生活。

有一天,他突然表示,願意將其部分作品割愛,以便籌錢治
病,「真是沒想到,活了這麼一大把年紀,終究還得向現實
生活屈服。」他幽幽的對媒體披露心中的不忍與無奈,不過
當然終其一生,還是沒有賣出任何一件作品。

看到這樣的報導,心中感到亟其沉重,倏地想起廿年前也有
一位素人畫家,在短短期間成為家喻戶曉的聞人,其作品甚
至與畢卡索相提並論,國內外媒體大幅報導其創作之原鄉風
格,直指童稚般的畫風,就是人們內心的真實寫照。

而此一素人畫家生活情況,與上述藝術工作者雷同,都是過
著亟其清苦的日子,並且不願意藉由出售其作品,來改善經
濟生活,以致於實際生活,與作品之名氣成反比。

對於此種藝術工作者的情形,思索之餘不禁令人感到遺憾,
果真走上藝術之路,便要與窮困潦倒劃上等號?難道古今中
外的藝術家,若要被懷念非得在辭世以後?藝術工作者對於
物質生活的要求,是否蘊藏著不同與一般人之需求本質?或
是尚有另一層次之觀點與看法?而這樣的執著,莫非是他們
的共同性格?

如果這些推論是正確的話,那麼世俗的眼光,當然不能體會
其用心良苦了,因此《執著》或許是藝術工作者,最平凡的
基本精神,也就是創作的重要動機與根源。

當然藝術家的堅持,通常會超脫人們的價值評斷,而動輒以
《金錢物化》的現實生活法則,對於藝術家當然最不能釋然
了,遑論期望他們隨著大家之好惡,進而改變其心志呢!

基本上,對於這樣的堅持與執著,人們應該給予高度之肯定;
可是看到老藝師面臨生活窘困,因而想到要割愛作品之心情,
的確讓人感到沉重與鼻酸,到底這是整個社會結構之問題呢?
還是藝術家不可遁逃之宿命?

有人覺得在芸芸眾生之中,生活在象牙塔內的滋味是孤寂的,
因為其間摻雜著現實生活的殘酷與無常。

因此藝術家可以在作品中,盡情揮灑著自己之意念,進而將
作品與自己心念合一;但是在執著與堅持之餘,是否需要有
無窮的毅力來支撐?每當打開雙眼洞悉生命本質之後,是否
還會毫無愧疚的向自己負責呢?

後記:老藝師不幸於95年間去世。(青溪雜誌478期/94.03)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ngrolin&aid=2416666

 回應文章

豹老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看到美
2008/12/06 01:34
追求藝術時連痛苦中也看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