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筆者和家人每天早餐都會吃一根香蕉,因此三不五時就會到水果攤買半把存放。每一年當中,一斤六十元以上的香蕉買過好幾次,一斤低於八元也碰過好幾次。筆者知道價格和生產季節、產量等有關,因此從未對冬季一斤六十五元的香蕉有怨言,也不會對目前不敷成本的八元售價感到奇怪。
蕉農有賺有賠,天經地義。但很奇怪,香蕉價差時,就有立委出面向政府嚷嚷要補助蕉農,說是為選民服務。那麼香蕉天價時,立委為什麼不要求政府補助消費者呢?
近年來台灣氣候變化大,常會影響香蕉產期和產量,但仍有某種程度的規律性,政府或可依循此建立產銷機制。如果年年蕉賤傷農,年年要補助,只能嘆負責農業產銷的機構是幹什麼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