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愛的處方
2009/10/20 21:10:19瀏覽244|回應0|推薦1
【撰文/游乾桂】

頑皮的我,小時候常常誤觸家規,惹來一堆麻煩,爸爸寶棍出鞘,準備開打,媽媽帶着笑,引我進入一扇任意門,躲了起來,免除皮肉之痛。爸爸找不着,過一陣子氣便消了,我從容返回飯桌吃飯。

有幾次玩瘋了,七、 八點鐘才從釣場回家,爸爸氣急敗壞,追着我跑,媽媽在後面叫嚷阻止。老爸追不上野孩子的我,大聲恐嚇:「不要給我回來。」

當天釣況不錯,通常不會有事,爸爸瞧見滿簍的魚蝦,很快便怒氣全消,小聲告訴媽媽:「叫他回來。」即使釣況不佳,毫無收穫,媽媽也有辦法,不知從哪裏弄來了一些溪魚充數,爸爸看了又是心花怒放,原諒我了。

她的愛從無上限,一直濃得很,私下我與弟弟稱媽媽為衞兵班長。幾乎每晚她都會在半夜起身(查房),看看兩個小孩兒有無踢被,順手蓋上,摸摸小臉。我的睡眠習慣不佳,常常會來個三百六十度大旋轉,往往得勞駕她把我「喬回」(編按:台語,「調整回來」之意);有時滾下床,還得用盡全力把我抱回床上。

大學是我第一次離鄉背井,她提心吊膽,以前吃家裏的,不必煩錢,北上之後得吃自己,她便掛念了。

「錢夠嗎?」

「有錢嗎?」

沒等我回答,她便從口袋中取出一疊想必存了很久的私房錢,塞進我的手中:「拿去,別讓你爸爸看見。」

的確不可以讓老爸看見,這些全是老爸一簍簍金棗、一根根竹筍、一箱箱橘子,負重載到市場販售掙回來的,寶貝得不得了,他希望我們個個能省。我的確很省了,但他希望再省一點,於是我們常上演有趣的「金錢大戰」,爸爸拚命把錢放進存錢筒,媽媽偷偷搬了一些出來,讓我添得安穩的學問之旅。這個恩情,及至年長,自己當了爸爸之後才有所感受,真的難忘。

媽媽還是個沒有證照,拿不出許可證的藥劑師,負責替我們調製成長處方。我根本不明白這些抄得密密麻麻的處方箋從哪裏來?有何根據?看來字體是如假包換、純正的媽媽女書體。她不識字,要抄下這些似懂非懂的藥名可不算容易,她居然為了我的頭疼、很累、胃痛、長不高……手抄無數方子。燉雞算是最好吃的,有些莫名其妙的食材就嘔了,什麼土龍子(鰻魚)、豬肚、蛇……怎麼吃呀,這下她可會拿出一截長棍伺候,逼迫我喝完才肯罷休。

遇上丹毒,她也有偏方,比方說,生蟹扣開,取汁敷患部,食蟹肉,或者活蚯蚓六條、白糖一両半,兩者搗成糊狀,調敷患處。天啊,這是誰教的!我猜,當年的病全是嚇好的,不是醫好的。

現在想來,媽媽還真嘔「心」,但這個「心」可是「用心」的心,讓小六畢業只有一百二十八公分的我,長至近一百七十公分,也算功德一件。

媽媽的愛早在我心中盤據成一棵大樹,遮蔭避雨。當她罹患重度失智症,醫生建議我們把她送進安養中心由專人照顧時,我一度有所抗拒,六神無主,慌了起來。即使這間養護所離家不到五分鐘,我依舊一夜難眠,輾轉反側。

夜裏,記憶的鎖開了,回憶滑了出來,真是不捨,我怕這個決定之後,與她當母子的時間便不長了。驀地,鼻頭一酸,眼淚不由自主滑了下來,這個煎熬與心理掙扎,的確花了我不少時間沉澱。原本信誓旦旦要媽媽留在身旁的我,因為缺乏專業的設施,天天疲於奔命,早早豎起白旗。兒女見我心亂如麻,提點我讓奶奶得到更專業的照顧,也許更好。事實上證明這個決定是對的,不僅我鬆了一口氣,媽媽也因而變得硬朗、活潑、有趣,甚至愛笑;偶爾一些小小狀況,拎着包包想找她的媽媽,或者耍點小賴之外,一切正常。

媽媽明顯退回童年了,我幻化成了「弟弟」,常要我帶她去找「我們的」媽媽。這樣也好,她活回自己的世界,反而開心。

兒女問我,奶奶的事,為何讓我這麼操心,我經常這麼說:「哎,她是我媽媽呀,你們懂嗎?」他們不是我媽媽的兒女,不可能感受得到我曾經領受的愛,它濃得像一杯鮮甜香郁的牛奶,香氣溢流,怎麼可能或忘?

五分鐘,不遠,我可以常常去探視她,這跟住在家中沒有兩樣。只是,每每從安養中心離開,心中仍會一陣酸楚;媽媽陪我走到門口,握住我的手說:「真謝謝你呀,這麼忙還來看我。」臉上滿是笑意,向我揮手說再見。

這一刻,我在她心目中,不知是誰?

探視媽媽,我喜歡帶着兒女同行,其實我是有一點點、小小的私心,希望有一天,孩子理解我與媽媽之情,學到「持吾之手,與吾偕老」。

寫完稿,關上電腦,深呼吸一口,我決定再去看媽媽。今天,我想開車載她去貓空喝喝茶,順便聊聊「我們的」媽媽。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yzxyz77254&aid=342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