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05 03:45:36瀏覽299|回應0|推薦3 | |
文化的中國人與政治的中國人
分類:和風 2007/05/10 16:28 文化與海外中國人 張學銘 文化的中國人與政治的中國人──中國文化與海外中國人 中國自鴉片戰爭戰敗之後,接下來的就是一連串受辱於列強入侵的歷史,直到今日,不同列強的勢力仍然影響著中國,把中國人分成了四種不同的意識形態,中國大陸受俄國的影響,形成了共產主義的意識型態、港澳受英葡殖民地統治的影響,形成了殖民地的意識行態,台灣受日本統治五十年,受大陸來台的國民黨統治五十年,有著兩股不同的意識型態,也就是受日本殖民地教育而形成的日本化的殖民地意識型態,和親美的國民黨所形成的唯美國馬首是瞻的美式化的意識型態,中國人在這四種不同的意識型態下,各自有了自己的發展,也都發展出來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這樣的成績是經濟上的,是科技上的,卻不是文化上的。兩岸三地的中國人,不自覺的受到這些個不同意識型態的分割,在彼此的心底產生疏離的鴻溝,難以團結。 這對中國人造成了災難,卻是列強國際勢力意圖把中國阿拉伯式分裂化的,有意為之的戰略手段所造出的「成績」。 這種「成績」對中國人所造成的影響中最糟糕的是,中國人在遭受了近兩百年的浩劫之後,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求「基本的生存」上。 戰爭使得中國的優良傳統文化支離破碎,求生的努力加上經濟、文化受列強強勢的影響,使得中國文化快速的離開了中國人的生活之中,變成為今天中國人「不新、不舊、不中、不西」的特色。 在中國人的經濟情況好轉之後,中國文化在中國人的生活中並沒有復活,而是越來越凋零了。這樣的趨勢使得中國人對於西方文化的弊害不能夠免疫,而開始嚐到西方文明所帶來的苦果。而在所有的中國人中,移民歐美的中國人首當其衝,遭受衝擊的幅度最烈,受害的程度最大,刺激也最深。 今天的中國還沒有統一,所以所有的中國人並不都具備政治上「中國人」的定義,我在這裡稱「政治中國人」。然而兩岸三地所有的華裔,除了極少數「別有用心」者之外,鮮有不以自己是中國人自居的,我們稱之為「文化的中國人」。 然而,我們這些個自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中國人的一群,也經不起稍微深入的推敲,因為在衣、食、住、行、教育、髮式與娛樂上,除了吃以外,其他的屬於中國的成分就太少了,要想從中西文化對思想與生活的混亂影響中脫困而出,找出一條有自己文化特色和底蘊的生活之道,就必須先要瞭解自己所處的環境,認識自己面對的問題,然後才能找出解決的方法來。 中國人到美國成為華裔,在美國生活,有其一定的時代背景。來自兩岸三地以及中南半島等地的華裔,姑且不論當初來美的理由如何,在美國定居下來之後,大致不出三種因應的方式: 第一是抗拒美國文化,採取身在美國,生活仍然中國化的模式。 第二是一半一半,在事業上努力融入美國主流慣例,採取入境隨俗的方式,凡事小心謹慎,在生活上凡不是非必要的場合仍然保持中國化。 第三是身心都努力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價值觀,以美國主流社會價值觀為依歸,儘量的完全美國化。 然而身為華裔,不論採取哪一種生活的模式,在美國最終都會碰到一定的瓶頸,成為內心深處揮之不去的煩惱,大凡第一代移民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事業成功的,還在努力的,事業不如意的,都不能夠逃出這些個問題。 這個問題的根本在於主從,是人家為主自己為從的大環境,是一個自己必須要被迫放棄自己的文化價值觀、生活習慣、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語言與宗教、法律都是跟自己格格不入的這樣一種狀態。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裡,自己少有機會站在主位上,讓非第一代移民的美國人成為「主」的角色。新移民站在主位上說話,在專業的領域裡可能還有些許機會,在生活及文化的場合這樣的機會幾乎沒有,這樣的事實久而久之就變成一種精神虐待,成為心頭的一種彆扭。 然而這還不是最糟的,更糟的問題在於自己在美出生的下一代。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這一代人,不論來自於哪裡,都是一群戰爭之後,自己的家園與文化遭受了嚴重創傷的人,上一代的家破人亡,使得許多文化上的、生活上的、人生經驗上的傳承難以延續。 我們這代人很少是成長於自己的祖宅,很少是生長於自己的家鄉,很少是生長於三代健在的家庭。我們之中的大部份都是沒有見過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因此中國文化的奶水本來就喝得不多,但是被教育成背負中國文化印記的中國人。 像我們這樣背景的人,年輕時就受到了相當程度的洋化,自己的心理也多少有些個崇洋的,只是當時自己的心裡面不覺得,也因為忙於學業、事業、生活而無暇細察。但是這種種的因素,加之於美國的大環境,在不知不覺中間對我們的于女起了一種誤導,就是讓他們也認為:「只要是美國主流認同的,就是對的、好的。」 這種誤導在一開始不覺得有什麼問題,我們還會為子女的語言能力良好,能夠適應美式社會而高興,但是做為出生在美國、或是很小就到美國來的子女們,基本上沒有如同我們一代人那樣在文化價值觀上有辨別比較的機會。如果他們不能自小從家庭中、從父母的生活方式中、從父母的思想、歷史觀、文化觀中培養出一套鮮明的文化、思想、生活、價值的體系,基本上他們只有從他們生長的學校、同學、社會中照單全收他們所被灌輸、被養成的文化價值觀,也就是除了長相之外,是一個澈底的美國人。這不是區區的一點中文教育、幾頓中國飯、一點點民族舞蹈、或是去幾趟港台大陸蜻蜒點水式的旅行可以抗衡的,因此造成了「一家兩國」的局面。 這種局面一旦形成,父母的價值觀及人生經驗就很難傳遞給下一代,多半的父母要到這個時候才刻骨銘心的感受到「做美國人的父母」的痛,這種痛在兒女找對象的時候到達頂峰。 運氣好的,兒女找的意中人是華裔,自己也能中意,但大多數的情況是異族通婚,年輕人在美式文化的洗禮下「愛」字當頭,是看不到許多異族通婚的後遺症的,特別是自己的父母本來母國的文化涵養不很充足,自己又是美國生長,若再娶或是嫁給美國人,就註定了永遠是人主我從的地位,站在中國人或是華裔的立場上看就是澈底玩完了,自己辛苦了一輩于,到頭來有這樣的結局,真是當初「為何而來?為誰而來?」自己又「為何而奮鬥?為誰而奮鬥?」 這種心理上的失落,非到了自己親身經歷過了,否則很難體會個中的滋味,這就是美國厲害的地方。最後做父母的為了不與子女鬧翻,只好接受現實,日後處親家、處親友、處理兒女的家務問題,也都一概只好認命的站在「從」的地位。 這樣的結局,不但做父母的賠錢買賣做到底,對子女的婚姻來說也是很吃虧的,中國人與中國人的婚姻都有一大堆問題,洋媳婦洋女婿的婚後問題還能夠少?但是站在從位的父母,能夠插手的地方很有限。 一般講到文化問題,大多數的人會嗤之以鼻,認為這與切身的現實問題相距遙遠,不如與謀生的實際知識來得切身,但是文化終究會成為自己最切身的爭議,而且是發生在自己最親愛人的生上,決定自己的後代是形象上的華裔,還是有骨有髓的、在海外生長的「中國人」,這就需要大家好好想想,好好的早做準備。 離開了生活的文化是虛的,只有從生活方式演化出來的文化才是實的。 一般人講文化,多半是引幾句經,用幾個典,在儒、道、墨、法、釋中間做個介紹,彼此吹噓一番,充其量辯論一番,然後就詩詞歌賦一番,歷史典故一番,小說、歌舞一番,最後談談吃就結束了,這裡面的東西除了吃以外,其他的離開中國人的生活有很長的時日了。 現在中國人的生活裡面,衣、住、行、髮式、審美觀都是西式的,連聚會慶典、應對進退也多半是西式的。沒辦法,兩百年來中國在列強的衝擊下差點亡國,兩百年來的中國人就只有一個目標:「活命」,其他的都顧不上了。 我們這一代的中國人運氣好,有毛澤東讓中國從戰爭的廢墟中站了起來,有蔣介石讓台灣緊跟列強的腳步把經濟搞活,讓台灣的中國人先富了起來,使我們有機會在朝向「活命」的目標奮鬥之餘,還有力氣兼顧一些個其他的東西。「文化」也必需是自己的母國在政經實力達到一定的水平之後才能發揮其影響力,兩百年來我們是第一代的中國人有機會、有力量觸摸文化的領域,重建自己的文化。 當然在中國仍然分裂,兩岸人民意識形態有巨大差距,兩岸的政治體制截然不同的情況下,建立一個適合兩岸三地中國人的文化生活方式有一定的難度,但不是不可能,因為今天的中國人接觸西方文化,不再是因為兵臨城下的慌亂之中瞎碰亂抓的,也不是身處在政治經濟環境不能自主的大氣候之下必須身不由己的。美國表面上比較寬鬆的環境,更給了華裔得天獨厚的,培養自已富有中國文化內涵的生活方式的好機會。在這樣的機會下我們不爭論誰是體誰是用的問題,當然中國文化是體,但也不是好壞都不加以篩選;西學為用,也不意味著中學裡的實用部份就一定要揚棄,我們同樣的可以選擇。而我們身處的環境與背景,使我們更具備了做這些選擇的條件,在這方面我們是可以遵循「拿來主義」的原則。 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是舶來品,馬列思想、共產制度一樣是舶來品,二者各有優劣。(佛教、基督教亦然)。然而適合中國人的才是我們要的,不適合中國人的我們就要丟棄。現在強加於中國的馬列共產外國勢力已經不存在了,而希望強加於中國的資本主義、美式民主的外國勢力,正一波強過一波的衝擊著兩岸三地的中國政府。但是中國早已不是已往的弱國,中國終於可以走自已的道路,我們這一代的中國人也可以走自己的道路。 我們必須認清楚我們自己四周的大環境,認清時勢,在滾滾波濤中清理出自己的康莊大道。找出最適合現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特別是適合現代在美華裔的生活方式,唯有達成了這樣的目標才能造就有「中國特色」生活內涵的中國人,才能擺脫目前在美華裔普遍「經濟有成、心靈空虛、精神苦悶」的困局。 要想成功的脫困而出,首先我們必須有一個我們做為準繩的中心思想,圍繞在這個思想的四周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必須在表面上與美國主流文化看起來不至於格格不入,但內涵上是自成一格的,這樣才能讓我們具備「和光同塵而不流於其俗」的本錢。 第二,這種生活方式的內涵必須是健康的、易行的、優於西方主流文化的、有益於自身、家庭、事業、身心的,能夠提供個人及家庭快樂、和諧。活力、健康、正面泉源的。它必須是能夠預先看到問題並預防問題發生於無形的,而不是花大力氣到處為解決問題而奔波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它必須是我們容易接受的,合於中國生活習俗、合於中國倫理觀念的、能夠同中國傳統文化和諧、又有足夠的動力從傳統文化中孕育中華新文明的生活方式,那就是以「氣的原則」為主軸核心,雜以其他古今中外各種觀念為附屬的生活方式,講穿了也就是讓中國之所以為中國的特有的生活方式,是其真真正正的有「中國特色」的生活方式。 中國的「道」文化不是道教文化,也不是一般人心目中認定的「哲學」而是一個自成體系的「超」科學。之所以名之為「超」科學,是因為道文化裡做為根本的物質「氣」──生命能量,至今還不能為科學界認定、複製、再生與利用。但在道家的體系裡,氣有其完整的來龍去脈,有它的體系和作用,所有道家的學說都出自於對於這個氣的體系與作用的實踐,而不是來自於憑空的冥想。 學習上乘的道家先天氣法門,並且在生活中實踐,花費的力氣小、收效快、方法簡單。小可能保證個人的健康、家庭的和樂,讓精神愉快身心順暢;大可以達成最好的自然環境的保護,讓人的生活方式與其他走獸、山川植物都能和平共存,一切從天地宇宙的宏觀為出發,順從自然界本有的脈動,而不從狹窄的「以人為本位」的角度做為生活方式的依歸,因此根本無從有環境污染、動植物滅絕的問題。 愛惜自己的生命,尊重其他動物的生命權,因此不用剝奪其他動物生命的手段來延續自已的生命。把飲食消耗定位在維持自己生命的必須上,不過份的暴飲暴食,吃超過自己身體需要的食物。不盲目的生產,然後不擇手段的到處強銷,而是依最適合人類需要的額度來生產,因此不會過剩與浪費。不在商業利益的前提下決定人類居住的方式,因此不蓋高樓,在一定的土地及空間裡擠滿了人,使自然界的能量與人類的互動失調,讓大地生病人也生病。在平時就按人的體能來使用自己的身心,因此不會過分的耗損,不會像西洋人一樣年紀輕輕的就把自己的元氣消耗光了。 產業革命以後的幾百年內,幾乎破壞耗盡了地球幾億年留傳下來的資源,現在主要工業國內終於滑向道家的觀念來對待自然資源與我們四周的環境,這是中華文化從任人踐踏的破落戶,轉變成為世界文化主流的重要時機。但是西方人不會主動的把credit歸於道家,他們慣於把別人的文化剪貼拼湊後放在自己的文化下炫耀,如果中國人提不出比他們更完整的體系論據,而且完全完美的擺在自己生活中實踐,那麼將來仍然是西方文化站在主位的局面。 在這裡我要提一提西洋人訓練子女「凡事站在主位思考」的教育方式,這與我們中國人教育子女凡事謙和的方式很不一樣,因此造成了中國人只要一碰到洋人就成了被教育、被指使、被批判的一方,這使得中國人在管理的領域很難發展,在相處上吃虧,在談判上處於弱勢,在生活與文化上一直在接受、在被人告訴應該這樣那樣,很少有機會站起來去告訴別人應該怎麼樣怎麼樣。 舉個淺顯的例子,中國人在學外語的時候,如果外語老師是個洋人,那麼十有九的中國人對這位老師是言聽計從奉為聖旨,但是如果外國人跟著中國老師學中文,情況往往倒過來,變成洋學生指揮中國老師應該怎麼教,應該怎麼適應洋學生的生活及文化習慣。這種「洋人習慣於從主位發號施令,中國人習慣於在從位接受洋人的指指點點」的情況必須要改變。 一個不能被人家尊重的人的謙和就是懦弱,在西方社會充滿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中,謙和必須是你的地位完全被肯定以後才拿來用的手段,否則就是一種任人宰割、任人指揮的綠燈,予人以懦弱的印象。這種講法不一定合於道家原意,但在中國積弱百年以後,在我們的祖祖輩輩被人宰殺欺壓之後,我們這幾代人必須在這方面要有自覺,要有意識的站在主位上與洋人交往。 當然要想成功的站穩主位,不能沒有一套屬於中國人自己的中心思想,並且能夠在生活中落實、能夠優於洋文化的生活方式。 那麼什麼是可以在生活上實踐,富有中國特色,又保證能夠優於西洋文化的生活方式呢?那就是認識「氣的本質與功能」,瞭解「源自於氣、環繞於氣的文化主軸」,以及「以練氣為基礎的生活方式」,「從氣的體系來決定自己的衣、食、住、行、思想與事業」,中國文化本來就是這樣的一個文化。 美國以清教徒生活方式(安息日、主日)為主軸,以基督教文化為政治主導,以法治為用的政治體系,十分類似於中國本來以存神養氣為生活方式的主軸,以道家文化為政治主導,以儒術為用的政治體系,所以只有弄通了中國文化之後,才能站在主位上與老美找到共同的精神語言。 中國人的家庭只有在實踐了以中國文化做主軸的生活力式之後,才能夠教育子女在美式文化的洪流中有為有守,能夠有自己的文化主見與美式文化分庭抗禮,才能堅強的塑造子女既不反美也不崇美的文化自信心,真正的培養出有中國特色的獨立自主的人格來。 我們中國人在美國只能是暫時的,不能與母國文化的奶水斷了臍帶,然而現今中國大陸在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文化是支離破碎的,文革以後大陸人的人格有許多是被嚴重扭曲的,現今的共產中國不能夠代表真正的中國文化;台灣、香港也不能夠。 因此只有美國的華裔,綜合兩岸三地的文化內涵去蕪存菁,以道家為主軸,加上美式文化的實踐力、創造力、實事求是的做事態度,再妥善的利用三地民眾的崇洋性,才能逐漸的把中華文化輸入現代中國人的生活中去,否則要不了多久,中國人都要成為黃皮白心的文化洋奴了。 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洋人,如果你不希望花你的金錢與努力替美國養一個認定美國文化為依歸的子女,你如果不希望你的子女嫁或娶洋人,把一家人弄成聯合國一樣,三代人講話要翻譯,如果你希望父母的經驗、文化的傳承、家庭的統一性能夠落實到子女的身上,那麼請重視以中國文化做為自己生活力式的呼籲,並早日身體力行。 如何落實 「以道家文化做主軸 。以練習先天氣為核心」的生活方式? 我們相信人應該看起來很精神,感覺很舒暢,生活得很健康並且充實愉快。要想獲致這樣的身心狀態必須賴於道家的修養法門與生活方式,也就是以「以道家文化做主軸,以練習先天氣為核心」的生活力式。 這樣的生活方式,只要你願意,任何人都可以採用。任何時間加入這種生活方式的行列都不會太早,也不會太遲。你什麼時開始融入這樣的生活,就什麼時候開始獲益。這種生活方式不是「一個要嘛就收獲很多,要嘛就一點收獲也沒有」的生活計劃,它是一個你參與越多、越努力實踐就獲益越多的生活訓練,我們相信在專家們一定程度的從旁協助下,每一個人都可以從原來不甚完善的生活中走出來,轉化到新的、健康的、和諧的、愉悅的生活方式來。 這種以練習先天氣、以健康為導向的生活習慣,會幫助你打開心靈的窗戶,帶你走進一個全新的人生,經驗一個和諧的、沒有焦慮、沒有煩噪、沒有不安、沒有傷痛、沒有煩惱、沒有掛慮的境界。這種生活方式與訓練的方式不是宗教,但是可以幫助任何宗教上的修持。離開宗教,這種生活及訓練的方式仍然有效,但是宗教如果離開了這樣的訓練及生活方式,宗教就剩下了外表與軀殼。 這種訓練及生活方式不會讓你遠離現實,你仍然可能做你目前所做的事,你不需要脫離你的家庭去出家,也不用放棄你的職業與現實責任,一切都是給予你機會去做新的體驗。然後你自己做抉擇,看你願意選擇新的經驗做為你的生活方式,還是願意回到老的生活習慣裡去,一切都由你自己決定,沒有人會強迫你。 這種訓練不是宗教性的,你不需要特別信一種宗教來完成這個訓練,你也不需要放棄原有的信仰來學習這一種訓練,一切都是在自自然然的氣氛中完成。你絕不會浪費錢財及時間在學習許多宗教性的事務上,所有的學習都是立即反映在改善你自己生活的成效上。 再好的方法,如果要花很多的時間練習而且收效很小,沒有什麼人會去做它;如果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比如要個二、三十年才能見效,也沒有什麼人會去做它;如果它的難度很高,要花很多力氣才能練出一點點成績來,更沒有什麼人會去練它。現代人的特色就是忙、時間少、耐心少、體力較差,因此只有動作簡單、不花什麼腦筋去記憶,不要花費很多的體力,不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不要等待很久的時間的練習方法才會被接受,也唯有這樣才能落實在每一個現代人的生活中。 現代人大多都是專業知識很強,但是心靈上普遍欠缺明確的方向,健康也不是特別好,不大懂得照顧自己,在事業家庭稍有成就之後總覺得還欠缺點什麼,總覺得想尋找些什麼。在這個時候,很多人往往會求助於宗教,然而大部份的宗教多半欠缺有效的方法來幫助你解決問題,甚至於宗教界有宗教界的需要,不會如你期望的幫助你解決你的問題。他們往往不動聲色的把你朝符合他們需要的路上帶,對你的問題給予一些似是而非的解答,然後丟給你更多的宗教知識與宗教儀軌,要你替他們做更多的事,要你捐錢給他們。通常一般人在宗教圈子裡打滾了五至十年才會發覺自已想找的與宗教界能給你的根本是兩回事,然後再從宗教中走出來,知道宗教界這條路已經到了頭,但是也知道這裡面有點東西,但卻沒有方法能夠讓自已更進一步的探索,像這樣耗費時間,結果進退兩難的人很多。 另外,現代人的許多問題是圍繞在婚姻、事業、家庭、子女方面的,宗教方面的人士在這方面比較脫節,不同文化背景的宗教就更為隔靴搔癢。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宗教還要注意,許多非常有駁自已文化、倫理、禮俗的行為可能在他們的宗教文化裡根本不算一回事,如果事先不弄清楚,可能自己會受到傷害,也可能傷害到婚姻、家庭及子女。然而要弄清楚某一個宗教,絕不可能只從這個宗教的成員及神職人員的口中做探討,這會跟從共產黨的宣傳部去理解共產黨一樣可笑,必須從多角度的,尋找該宗教以外的可靠來源來認識這個宗教,並特別注意有爭議的部份,如果這個宗教的爭議部份太嚴重就最好放棄這門宗教,如果被攻擊得太多太厲害,而指責的一方又是很有道理,那麼建議他放棄這門宗教,請緊記一個原則,「宗教是因服務人而存在的,宗教是因解決人的問題而存在的」,而不是相反。 然後我們要注意選擇訓練的方法,先要確認從事訓練的人有能力從事這種訓練。我舉兩個例子說明。其一,有一位有名的居士講法,到了發問的時間有人問他一段經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指為何,他就把文字解釋了一下,講到一半,發問的人打斷他,並且說:「我沒請你用文字解釋文字,我只想請問你這段經文該怎麼修?」名居士張口結舌的當場愣住。其二,有兩個人在飛機的座艙裡,其中一個不斷的介紹飛機的各種部份與性能,好像很在行的樣子,聽的人也聽得津津有味,態度很認真,結果東弄西弄,把飛機給發動了,一下子無線電訊號傳來塔台的指揮要求報出指令,飛機也朝前移動,這下子原本講解得頭頭是道的人慌了手腳,連忙要另外一個人把飛機關掉,但另外一個人說,我聽你講的目的就是要把飛機飛上天,現在飛機發動了怎麼又要把它關掉?這時候那個講解的人說他不會開飛機,只是說明書看得熟,他從未開過飛機也不會開飛機,結果只終於在危急的關頭關掉了發動機,但飛機終究沒有起飛,沒有達成當初學開飛機是為上天的目的。 這兩個人算是幸運的,因為以前還有人上了天之後才知道技術不行,結果不會降落,雙雙摔得半死,還嚇成了神經病。學習一種訓練以前要慎重,要搞清楚從事訓練及領導你學習的人究竟是自己真懂他所要教給你的,還是只是一個說明書讀得很熟但自己從沒有切身實踐經驗和技術的人,這個原則在生活、修行、宗教的領域同樣適用。 我們言歸正傳。練習先天氣是確定我們身體的氣機運轉正常,然後一切的飲食、室內格局、庭園佈局、起居作息、人生目標、生活思想,都為配合身體氣機的正常運轉而存在,唯有從這裡入門,才能找出人生的真諦。人的氣機有一定的脈動頻率,人的生活步調與思想必須隨順著這個頻率的步調進行,太快與太慢都會導致人的生病;其他的運氣不好、人際關係差、婚姻、子女的問題都從這裡延伸出來。因此只有從練習先天氣來認識氣,瞭解我們身體氣機的走向、步調與體系,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穩,這是道家體系高明的地方,也是堯、舜被培養出來的模式和他們自己所順應的生活原則。中國人自古就有「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的共同志向,但到了孔夢時代,就成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了,表示在那個時代「人人得以成堯舜」的目標就達不成了,也就是中國的教育在那個時候就出了問題! 今天如果有人說:「你不是君子,你不是大人。」你一定會不高興,但是仔細想想,自己確實沒有受過成為君子與大人的訓練,確實不具備君子與大人的條件。中國古代對君子的訓練是透過對六藝來完成的,也就詩、禮、書、樂、易、春秋,詩是指詩經,記載著人類原始情感的表達;禮是指禮記,是對人類原始情感的規範,讓他們有節制;書指尚書,是指治國的原則,也就是領袖的養成教育;樂不是單指能夠悅耳的音樂,而且還要是透過樂器奏出的音符來能與自己的「氣」起共鳴,因而收到調整身、心、性、功效的科技;易是對天地關係的記載和法則的歸納,天指太陽系星球運動的規則,地指地球因為星球運動的規則而引起的反應,從而人類從二者的規則與徵兆中尋求最佳的生存之道;易原來有三本,兩本講天地運行與二者相互關係的,叫連山與歸藏,都毀於戰火而失傳,剩下的一本叫文王易,講天地原則與人的關係,現在還在,但多半用作預言或算命等玄學。春秋是指當代領導人的行為以及這些個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好比在沙灘上行走必留下足跡一樣,是供給後人參考用的,以便不犯同樣的錯誤,叫春秋是因為春分、秋分這兩個節令白天夜晚的時間相等,引以為作者以持平的態度修書之意。 透過這六藝的學習與訓練,一個人才知道如何的順應自然法則以自處、應對、治事,在這樣的管理與行事原則之下個人才能有為有守,社會才能不亂。由此可知,中國之所以戰爭不斷,近兩百年來受盡屈辱,是我們自己背離了祖先的教導,失了安身、立命、齊家、治國的基本原則,因而有如此慘痛的教訓與果報。因此今天中國人的出路,要避免做文化上的洋奴,要有安身立命的方向,就必須知天、知命、識已、知人,在易經、樂經被毀、古文難懂、受過完整六藝訓練的中國人幾乎不存在的今日,只有另尋他途來認識天、地、人。從認識及練習先天氣中,再做引伸的認識天、地、人之道,就是今日訓練中國人成為君子、大人的便捷之道。 中國傳統文化也不都是好的,其中糟糕的也很多,就連孔孟之(術)道在經過了多年的附庸於帝制之後,也不必然的一定都對,特別是一些別有政治用心的解釋,也有重新審度的必要,其他的學說也要研討。漢武的廢百家獨尊儒術是把中國文化弄得積弱不堪的最大主因,因此重新的研究百家學說也有必要,還有被儒家一向看輕的玄學,比如山海經、道藏裡的方術、丹道、符籙,中國的曆法與天文、數術都有必要再做研究,而且這些個研究還要拿出來放在世界文化的天平上秤份量、做比較,不能關起門來妄自稱尊。 還有,文化是演進的,中國文化則一直在衰退、在散失,所以中國文化是生活,而不是讓學究們拿來研究用的文物,因此要讓我們當代人,下代人,不但承先啟後,而且要振衰起蔽,要讓中國文明在我們的手上再顯光輝來,「我家以前很富貴」的心態一定要丟掉,振興文化不能只提當年勇。 中國文化是屬於中國的,如果中國文化在中國都失去了根,那麼這個文化就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任何一個社會的文化的實踐力量與認同力量,農民是最主要的群體,因為農業社會是最安定的社會,最能夠保持傳統,最能夠維持整個國家的穩定與文化的延續。中國文化也是從農發展出來的文化,相對於西洋裘毛飲血的游牧文化穩定得多,所以才能孕育出領先世界幾千年的文化,曾經有著最優異的科技,上古傳說的伏羲氏畫八卦,因而中國有了可以依據耕作的曆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黃曆,雖然老,但至今還很準確;神農嚐百草,因而讓我們知曉種什麼樣的植物當食物,用什麼樣的植物做醫藥,種桑養蠶織布為衣;有巢氏架木為巢,讓先民有屋可住,這些個記載都是中國先民的農業技術領先當代的明證。 然而因為各種原因,今日的農民的科技落後,知識水平差,成為無知落後愚昧的代名詞,這是不對的觀念,也非農民之罪。中國的農民還是世界上最勤奮的農民,中國的農業科技,還是有許多珍貴的寶藏,中國傳統上利用土地的觀念,現在是歐美最先進的農業指導,甚至於所謂的綠色食品的觀念,也就是脫胎於我們傳統的農民飲食觀念,出自於道家的文化。因此如何引導農民在農藥、化肥、現代農耕機具、水資源污染、與工廠爭地等等的現實衝擊下,走出自己的道路,在中國自己的國家內部就很重要,照搬美國的一套要亡國,如果不具備與美式耕作法相抗衡的農產品成本與質量,那麼中國農民將會死路一條,這本來是入世貿組織以前至少十年就應該有安排的事,但是到今天都沒有什麼有效的措施解決問題,也沒有什麼好的政策來針對這樣重大的問題,我們海外華人在努力自我覺醒的同時,也要把這樣的看法與聲音傳遞給兩岸的中國政府。 因此我門要從科技、國情、文化三個方面來看待這樣的問題。農民是中國文化的基層實踐群眾,中國政府只有妥善解決了農民的問題,才能停止中國文化凋零的問題。當海外的華人普遍覺醒了做「文化中國人」的重要性,而開始從生活中切實實踐、從價值觀中認同中華文化,並且把它變成一種風氣、一股潮流,在自己實踐的同時並且傳播推廣回兩岸三地去,這樣才能引起國人的重視,從而從中國的內部產生自覺的風氣,開始從生活上實踐在價值觀上認同中華文化,如此中華文化這塊瑰寶才能重新回到中國人的生活中、心靈中,如此才能夠扭轉中華文化凋零的趨勢,中華民族才有真正振興的一天,不如此,我們下一代變成洋人(奴)的危機就消除不了,不如此我們「身體不健康、心裡面不痛快」的陰影就永遠存在,所以在政治的中國還沒有統一之前,讓我們先把文化的中國人做好,兩岸三地的中國社會可以來競爭互助,看看誰的文化中國人落實得最普遍、做得最好,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睛並不一定就是龍的傳人,只有在思想上認同中華文化價值、在生活上實踐了中華文化價值的,不論其省籍、膚色與種族,才是真真正正的正港中國人,才是真正的龍的傳人,才能讓我們真正自豪、自信、快樂健康的在世界文化領域中昂首闊步,在世界舞台上有發言權,在經濟、軍事力量獨立自主之後才能真正的在文化上獨立自主,當兩岸三地的中國人在實踐文化上的中國人上面透過競爭互助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達成了一定的共識之時,中國政治上的統一才會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中國人之間才能免去一場刀兵浩劫,中華文化才能免除一場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的戰爭毀滅。 讓我們都來努力做文化上的中國人吧,就從今天開始!就從海外中國人開始! 今天就談到這裡,謝謝大家。 (學銘 2003)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