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得:學命理的心路歷程
2021/11/26 08:36:47瀏覽680|回應0|推薦1

這篇文章是2012年在BBS上寫的,
稍微把它整理過,讓大家回味一下。

===

甲網友:建議命理自修一二年,有初步認識後,再去拜師。

我認同這看法,稍微有點命理基礎,才不容易被人唬弄。

不過,我曾經看過B老師寫的文章,以為蠻厲害的,
本來想掏錢算自己的命,
但是,沒想到,對方竟然開價近二萬元台幣,暈倒,不敢算。

後來,B老師有開初中級班,才一萬多元台幣,
所以,我就報名參加。

結果,學的內容很粗淺,
三不五時,強調「腥者」的重要性,
例如:要讓客戶聽得爽,才好收錢等等。

上完一節課,
下一節課開始,又複習上一節教什麼。

講課的時候,又叫學生Post網路的資料,
B老師再講解,「本門」跟網路的資料哪裡不同。

學生提出八字詢問的時候,語多保留,
反而問學生的看法如何。

唉!只能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學命理,如同人生一樣,一波三折。

乙網友:連你都會被騙,那要如何找到好老師?

我也是凡人啦,
學命理也曾一路顛簸,
我就大略講一講學習過程吧。

一開始,花了一萬多,向某個命理補習班學習,
沒想到,這個補習班卻是「假教學之名,行推銷之實。」

我上完課後,快速閃人。(不到十小時的課,夠慘吧。)
所學的內容,也不外乎市面上書籍所寫的,甚至更貧乏。

之後,就是自學,購買書籍、函授,花一花也好幾萬元去了。
此時的命理階段,連幼稚園還不如,我就只是個會喊爸媽的嬰兒。

直到第七年,也就是2010年,
那時,才接觸到紫微楊的書籍。

之所以會那麼慢才看到紫微楊的書,是因為我本來主攻的是八字,
只是為了擴展自己的命理視野,才會去看紫微的書。

有看過紫微楊的書就知道,
退休前的本業是報紙編輯,興趣是斗數、玄空、鐵板神數。
一個能影響香港命理界至少二十年的人,必然有過人之處。

後來,看到他寫的「拜師學藝須知」,雖然四項標準看起來很誇張,
但是,他既然能通曉鐵板神數,也就不覺得意外,並且把這內容放在心裡面。

儘管當時我提出此看法時,受到眾人嘲諷、群起攻訐。
但我還是相信有這種老師,只是我目前無緣遇到罷了。
之後,尋尋覓覓,不到半年就遇到了,緣份就是這麼奇妙^_^
這位是A老師。

那麼我既然跟A老師學的好好的,為什麼還向B老師學呢?

原因無他,兼容並蓄!
每一派都有其厲害之處,廣納他人之優點,才能邁向康莊大道。

當時的看法是:
A老師的理論很強又有彈性,
但就是很費腦子,需要反覆辯證。
B老師理論少,重口訣,快又準!
我想結合B老師的口訣,擴張自己的思路。

當然,向B老師學的結果並不如理想,
再加上,惦惦自己的荷包,沒什麼錢了,
就算B老師後來有開高階班,也不想花時間在B老師身上了。

題外話:
後來,我找B老師的徒弟學,
雖然只是讀書會,但只要花一次數千元,內容還蠻划算的。

曾有位B老師的學生問我:你覺得哪一派最好呢?

我是這麼回答的:
一個好的老師是「不怕考」的,
也就是學生拿八字來問,就能侃侃而談此命造的富貴貧賤。

還要看你自己的心態了。
如果你的心態是趨吉避凶,那就是坊間常見的門派。
如果你的心態是宿命論,你就能接觸到鐵口直斷的門派。
趨吉避凶的心態,會很自然排斥一些「自以為不可能發生的斷語」。

學命理,其實是痛苦的,
因為你的心態是要「面對現實」,而不是逃避事實。

我曾說過一句話:算命 ≠ 心理諮詢(心理輔導)。
我這句話的含意是,我們要了解的是命運的吉凶禍福,而不是一堆五四三。

紫微楊曾說過這段話:
「算命千萬別說道理,說道理或根據什麼邏輯,就不是算命,
  能把一些無法解釋之事算出來才是算命。」
(出自《術數述異》,第70頁)

我補充一下,
紫微楊講的道理,指的是「問命者當下認為的事理」,
而不是指算命的推理。

乙網友:有沒有緣份找到明師,是有沒有心的問題嗎?

我認同你的看法,就是先要談有心、無心。

儘管事情難成,但有心就會去追求,
如果無心,就算好機會在眼前,往往也視而不見。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謀事在人(心),成事在天(緣)。」

共勉之^_^

 

( 興趣嗜好星座命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dccudn&aid=17063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