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兩則新聞,分別道出了台灣人善良和野蠻的一面
2010/04/20 00:26:54瀏覽605|回應0|推薦14

今天聯合新聞網上兩則新聞:

一樁拾金不昧 港人讚全台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5545517.shtml

星媒:開車禮讓行人 台灣有待教育  http://udn.com/NEWS/NATIONAL/BREAKINGNEWS1/5546262.shtml

第一則新聞是說一位香港在台工作的人,不小心把證件、手機、卡片還有現金等遺失在湖口休息區,被休息區的清潔人員拾獲,短短兩小時失而復得。這位港仔老兄感激感動得盛讚台灣人的善良和仁厚,直說這是在其他國家所不可能發生的事。

這樣拾金不昧的新聞是時有所聞,台灣人熱情熱心以及上文所述的善良和仁厚,經常讓來台的外國人士稱頌不已。看到這類的新聞,我們可以非常驕傲的認為,在我們台灣的社會裡,其實是充滿愛與關懷,大多數人都能夠感同身受。這裡的人民是淳樸的、誠懇的和純真的,並不是如媒體傳播的國會打架、藍綠爭鬥、暴力對抗和貪污A錢等不堪的印象。或許,台灣的政經條件和政府形象不是排名在國際間名列前矛的位子,但是台灣人民的友善和真情,絕對是讓國際友人印深刻的表現。

然而第二則新聞就讓人徹底洩氣了,事由就是從前駐南非大使陸以正在人行道上被撞傷而起。文中提及台灣的服務雖然很好、有禮貌,民眾搭捷運也會排隊,但車輛在馬路上禮讓行人方面卻還有待教育。

我一直認為台灣的斑馬線是馬路上最野蠻的地方,車輛在行人面前呼嘯而過卻習以為常,駕駛人或機車騎士完全視若無睹,全然沒有禮讓行人的概念。就算是政府單位宣導禮讓行人,或者向台北市政府重點取締不讓行人的車輛,還是有駕駛人嫌行人在斑馬線上走得慢,「妨礙」車輛通行,這是何等野蠻的觀念呀!

到過國外的人應該都感慨過,凡是我們認為「文明」的國家,馬路上都是車讓人,轉彎車輛就在人行道前方靜靜的等候行人穿越過去,甚至你只要在行人穿越道的路口一站,車子遠遠的就減速等待,深怕行人受到驚嚇一般,行人是有尊嚴且安心的通過馬路。而在台灣,這種福利是沒有的,我甚至於還曾經在行人穿越道上被按喇叭,真是氣得想撿一塊石頭丟那輛車子。

台灣想要建立馬路文明,應該對駕駛人重新再教育,政府也責無旁貸,若不認真執行,不嚴格取締的話,再過五十年恐怕也不會改善,而這等野蠻的道路文化,真是不文明的表徵。我自己開車,幾年來我奉行的原則是,絕不使斑馬線上的行人停下來讓我,車子絕對不從行進中的行人跟前通過。有開車的朋友,大家一起來實踐禮讓行人運動,好嗎?

這兩則新聞看了心中有所矛盾,究竟台灣的庶民社會是個怎樣的文化?一方面可以由內心發散出友善和仁厚,另依方面卻也可以在外在上表現出野蠻和跋扈?

-----------------------------------------------------------------------------------------------------

新聞引用:

一樁拾金不昧 港人讚全台

「我寫這封信不只要表揚這兩個人,而是要表揚整個台灣!」

來自香港派駐在台工作的陳光、吳惠珍夫婦上周日前往國道湖口服務區用餐,不慎將裝有香港身分證、護照、台灣駕照、帳戶內卅多萬新台幣的提款卡及近萬元現金包包忘了帶走,幸好遇到拾金不昧的湖口服務區工作人員楊玲玲及曾怡瑄鍥而不捨找到失主。

吳惠珍寫了封長信致謝,讚揚台灣人的善良與仁厚。夫婦前天還特別再度南下當面向楊玲玲與曾怡瑄致謝,吳惠珍一見到楊玲玲就張開雙臂,感動與感謝都在深深的擁抱裡。

陳光夫婦一周前到苗栗參加鐵人三項比賽,回程經湖口服務區,回到桃園後,才發現把包包遺忘在服務區的餐廳椅子上。他們不知道掉了證件及卡片該怎麼辦,原已抱定找不回來,只是想詢問要如何報失與重辦證件。

回到服務區,服務台值班人員曾怡瑄就告訴陳光,他的包包被清潔人員楊玲玲撿到,楊發現包包裡面有手機,從手機最後一通撥出的電話,找到了陳光的同事。

陳光確認過包包已被同事領走後,吳惠珍當場掏出皮包裡近萬元向曾致謝,但她堅持不收,曾怡瑄只給了她一張「意見表」,她寫下滿滿的謝意。

吳惠珍表示,他們去過很多國家,包包不見兩個小時還找得回來,「這種事在國外不可能發生!」

曾怡瑄說,這本來就是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她的義務,看到失主失而復得的開心,「讓我覺得做這分工作很值得」。

與曾怡瑄都是服務區外包廠商聘用人員,待遇不高,三年前喪偶的楊玲玲獨立扶養三個小孩,薪水只有一萬七千多元,生活並不寬裕,她撿到的包包裡財物遠超過她一年所得,但當她發現包包除了想趕快找到失主外,沒有動過第二個念頭,因為「那是別人的」,再苦、再窮,「我都沒想到那方面去」。楊玲玲不起貪念,展現了台灣人的善良仁厚,也給了她的孩子做了最好榜樣。

----------------------------------------------------------------------------------------------

新加坡「海峽時報」今天刊登專文表示,台灣的服務雖然很好、有禮貌,民眾搭捷運也會排隊,但車輛在馬路上禮讓行人方面卻還有待教育,台北市政府正在努力中。

專文中指出,踏入台灣的商店,可能會獲得有禮貌和知識豐富的店員提供很好的服務;在搭手扶梯時,人們會讓路給趕時間的人,而不是狠狠地瞪你一眼;在捷運站,更沒有必要推擠,因為大家都排隊上車。

但是,文章也說,在馬路上,卻得不到類似上述的禮貌和禮遇,當行人在過斑馬線時,車輛不會為了行人而停下來,轉彎時也同樣不會遲疑。這個問題在前駐南非大使陸以正日前在台北東區過馬路遭轉彎計程車撞倒骨折後,才開始受到大家的關注。

文章引述台北市警察局的統計數字顯示,去年1到11月,駕駛人不優先禮讓行人的案件達到984起,比前年同期增加30%。

觀察家認為,台灣對駕駛人的基本道路守則教育不足。雖然駕駛人需要通過考試才能取得駕照,但考試不夠嚴格,對安全不夠強調。

文章認為,更主要的是在亞洲地區,台灣的機車密度最高。2300萬的台灣人民,擁有超過1450萬輛摩托車。

在台北工作、開車的新加坡駐台北商務辦事處助理代表主任黃慧勤(Ng Hwee Koon)告訴海峽時報,「你以為這些在路上的小傢伙(摩托車騎士)應該會更小心,但他們沒有,騎車像是在開碰碰車」。

報導說,台北市長郝龍斌在陸以正遭撞事件發生後,已經承諾將有更多的交通警察在馬路上執法,並強調台北是個友善的城市,應該尊重行人,必須正視這個問題。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w571&aid=3957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