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7/27 10:57:35瀏覽661|回應2|推薦11 | |
在巴黎奧運的喜悅與藍白「有罪」的激爽中,沒有甚麼人關注歐亞大陸另一端的,「已經沒甚麼新聞價值」的烏克蘭。
今天《聯合新聞網》刊出張競的評論《解讀北京基輔外交對話玄機》,他指出:7/26,烏克蘭外長訪問中國;蝴蝶已經振翅,透過混沌效應,影響世界的風暴即將成形。 張競說:「儘管北京多次澄清立場,但在西方輿論攻勢下,仍被描繪成暗中支持俄羅斯,以便勾勒出歐美各國所希望建構出全球善惡對立簡單圖像。而基輔畏於西方壓力必須配合演出,因此從俄烏全面衝突戰事升級後,就自我限縮不再與北京進行高層對話。」 這種容易了解的無腦「好人壞人」戲碼,最近開始有角色不按劇本演出了: 「烏克蘭直至最近,透過觀察美國總統大選選情變化,再加上歐洲多國對未來政策立場曖昧,讓其高層察覺苗頭不對,必須改弦易轍調整政策,因此轉向重啟與北京溝通往來,所以才會安排外長庫列巴出訪,並與王毅進行外交對話。」(引文終) 而在中烏會談後,中國外長隨即前往寮國首都永珍,應邀參加東南亞國家協會外長會議,並與俄羅斯外長會晤對話。 布里辛斯基 (按:著名國際關係學者、地緣政治學家、外交活動家,並曾擔任卡特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 在他的《大棋局》書裡,描述美國全球戰略的基本原則時說: 「美國的首要利益是幫助確保沒有任何一個大國單獨控制亞大陸這一地緣政治空間,保證全世界都能不受阻攔地在財政上和經濟上進入中亞」。(引文終) (按:「大國」當時指的就是俄國或前蘇聯;「全世界」其實就是美國或其西方盟友。) 像布氏這樣的國際現實主義者,腦海中不斷浮現的,是「均衡」與「牽制」。就像老謀深算的大英帝國,她的利益在於一個分裂的歐洲一樣,美國必須設法分裂歐亞陸島,讓「西北」與「東南」處於敵對狀態,彼此內耗牽制,美國才能以平衡者的姿態,操縱取利。 如果站在美國戰略策士們的角度,必須想辦法從裂解削弱任何「歐亞聯盟」的可能。可以設法製造中亞的不穩定狀態,挑動既有的種族宗教衝突,在歐亞陸島的正中──中亞地帶,創造出多個「內部前線」。 但中、俄的交惡仍是首選。 我在一年以前,《西安峰會後的美國對策》一文中提到:或早或晚,當支持烏克蘭的利益開始小於讓歐亞大陸裂解,和讓中、俄對立的利益的時候,美國會: 以顏色革命及伊斯蘭基本教義運動的名目,削弱參加西安峰會的中亞五國─這五國都是世俗政體,所以等於是複製北非「茉莉花革命」的沃土;或是 強化庫德族勢力,在土耳其、敘利亞、伊朗的背後卡進這根刺;或是 與俄國達成默契,強迫烏克蘭妥協──就像當時拋棄台灣與中國建交一樣。 無論民主共和哪一黨勝選,「濟弱扶傾」都始終只會是美國國家利益的包裝而非實質。 烏克蘭看到了大風將起,於是搶在狂飆之前,開始尋覓可以暫棲的枝頭──雖然可能只是殘枝。 讀《左傳‧僖公七年》,中間有一段提到小國鄭國的無奈: 西元前653年春天,齊國進攻鄭國。大臣孔叔對鄭文公說:「俗話說:『心志倘若不夠堅強,又何必害怕遭受屈辱呢?』我們不能強硬,又不能軟弱,所以難怪死路一條 (「既不能強,又不能弱,所以斃也」)。國家危險了!請您向齊國屈服以挽救國家吧!」 鄭文公還是猶豫不決:「我知道齊國是為什麼而來的了,姑且讓我再等我一下。」 孔叔忍不住了:「情況危急,朝不保夕,等不了您了呀!」 看到「既不能強,又不能弱,所以斃也」,心下惻然小國烏克蘭的痛苦。 至於我們的島……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