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11 22:09:24瀏覽4531|回應0|推薦0 | |
體腔是人體重要器官主要繫聚之所,它保護著臟器免於受傷害,並給予一定空間位置來完成各臟腑的功能。因此不同的體型架構,會對體腔內的器官作某程度的影響,如駝背、漏斗胸會減低胸腔心肺功能的耐力。 人體的軀幹,其內的體腔藉著橫膈膜,腹膜分隔成胸、腹與骨盆腔。其中則數橢圓形的腹腔空間最大,且容納身體大部分的臟器。這些器官大多藉著腹膜、韌帶、腸繫膜附著之,並且支撐性組織,如腹壁肌及顯著的脊椎前凸來依託。當某些情況下,使得支持力發生變化時,則因重力因素使得這些移動性大器官產生位移,功能因而紊亂。鐘卓型的胸腔,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因其四周是胸骨、肋骨、脊椎作架構,改變性不大。底層由橫膜支撐著,除非先天性有異常,否則很少出問題,其內的器官單純,且吻合地充塞整個胸腔,故少有臟器下垂的現象。 骨盆腔四周也由骨性架構所圍護如骨盆骨、恥骨、薦骨。底層由提肛肌等所構成骨盆膈,上邊則承受腹腔壓力。整體來說仍屬穩固。但女性的骨盆腔內所含的配備就比男人多,如子宮卵巢等,再加上女子生產時,骨盆底的肌肉受韌帶易受損造成陰道、膀胱、直腸、子宮等內臟往此處下墜脫垂。 因此就體腔而言,仍以腹腔的變化為其重心,對上、下均具相當影響力,尤對骨盆腔、更是不可忽視。今就對腹腔作一番淺述。首先談腹腔內臟器主要的支持力。第一就是要有寬廣的體腔中代,即廣闊的上腹部。若把人體的體腔分為上、中、下三區時,體腔中帶約是乳房以下,肚臍以上的部位,這區域包括肝、胆、胰、胃、十二指腸、橫結腸、以及大部分的腎。自律神經、血流輸佈關卡,也多分佈在此。佔人體重要的樞紐地位。因此在有限的膈下空間,若不能充分提供位置以容納腹上的臟器的話,就會往下擁擠。如胃的位置由二處來支撐、一點賁門與食道交接與脊椎(T11)的左側,另外一點是幽門與十二指腸交接在脊椎L1的右側。若上腹部寬廣,會比其狹窄所受拉力來得小,且橫向空間大,相對地受擠壓的程度就減少了。 因此狹窄的胸部,以及胸骨與左右兩肋骨之交腳愈小則表示體腔中帶狹窄。有人提出利用體腔的長度與周線的固定性關係來評估。即胸骨頸切迹至恥骨聯合為體腔長度,而以腹面兩第十肋下緣(約第三腰椎等高處)取為身體週線長度。體腔長度除以肋骨下平面之身體週線,等於身體指數,若指數低於75,內臟下垂情況不常見。反之,身體指數高於77,常有內臟下垂。因此病人體型來看,可以估計有無上腹部臟器脫位或脫位之趨向。 第二良好的腹壁彈性與緊張力;膈下腹腔內的臟器之所以能保持在正常位置,主要是腸在腹腔內有膨脹性填充的作用,向上壓迫。此種壓力主要是靠具有彈性的圍帶─腹壁來支持。所以當腹壁失去彈性與緊張力時,上腹部器官失去其原有的支撐而下降。常見於多次妊娠的婦女及消耗性疾病,腹直肌分離。其實只要任何增加下腹腔容量之原因者,都會有此傾向,如開刀拿掉腹腔器官,都會因結構的改變而波及其它。 第三是顯著的腰椎前凸;脊椎本有一定的曲度,作為支撐身體及消除各種壓力而設計。腹腔的腰椎是前凸,對膈下臟器而言,是其附著處也可作支撐用。若缺少腰椎前凸,除了使腹下部容量↑以外、更使腹面臟器對之的拉力增加,造成形狀的改變,及增加腰肌負荷,而易腰酸背痛。這種體型常見於身材瘦長的女性。 除上面所談外因性的支撐力外,還需靠本身臟器附著力,如纖維屬性的韌帶之強弱,血管性聯屬包括動、靜脈、淋巴管的拉力,以及本身平滑肌的張力。管狀腸胃系的緊張度,主要是由平滑肌內的環形肌及縱行肌之張力來表現,受腸肌間神經叢(mysenteric plexus)來調節,而自主神經來控制。這種情況在胃、十二指腸處更為明顯,因此區代謝率遠大於下段的腸道,這可由氧的消耗量,消化液的分泌量,分節運動的頻率,蠕動波發放的數目來看,均以愈近胃之小腸愈高。因此當自主神經受到抑制時,最易使腸胃道的緊張力(Tone)下降而遲鍰。故憂鬱者加上腸胃積滯物的重量,易使腸胃道擴張,長期之下使彈力下降而下垂。有人統計正常活人腸道約3公尺長,但測量一些死刑犯的小腸長度,却高達7公尺。可見肌張力的影響。男女的結締組織也有差異,主要是纖維的細胞間質、女性的膠原纖維比男性弱、且女性荷爾蒙會壓抑動量,故其支撐力就不足男人,所以女性發生臟器下垂。 由上面所談,我們可以了解這類型體徵的特殊性,即多為女性,身材細長瘦削,胸廓扁長,背彎,上腹角窄,相形之下骨盆較寬,病人站立或半坐臥時臍上部凹陷,臍下部因有下垂臟器(如胃、結腸、小腸)而顯的澎隆凸出,腹壁鬆弛、有的因多次妊娠腹白明顯。因此臨診時心裡就有打算。 結構位置或形狀的改變、對相關環境具有很大影響。就婦科而言,女性內生殖器和腹腔內臟僅一層薄的腹膜相隔。當臟器下垂或腹壓↑時,均會對骨盆造成壓迫,影響骨盆的血液與神經反射。這在平時可能沒有症狀,但若條件改變如月經來臨時,就會產生經痛、月經過多、淋漓不止或膀胱激政。再加上腸胃道動量改變、使其內生態環境發生異變,對婦科感染率就大為提高。此時處理不但要局部要照顧到,根本原因的腹腔問題、仍須解決、才是根本之計。 內臟神經反射方面、因臟器下垂相對地使腹膜等結締組織受到牽扯,刺激到周遭的自主神經如脊椎兩側的交感神經鏈、腹神經節(celiac ganglia),而產生心胃反射症(cardio-gastric reflex),姿勢性低血壓等,造成心律不整血壓調節反射的問題。胆囊附近神經叢被刺激,產生症狀更為複雜,如源於T1-T12脊隨背根部為大多內臟傳入的徑路、大多聚於胆囊處、尤以T5到T9處、常和胸腔處的神經有關聯、當此處有問題時、表現是胸部症狀referpain如胸痛、胸悶等常為人疑為心臟病。且右半側肢體障礙也當做中風來治療。膈神經亦常被波及造成頸部肌肉酸疼、而影響腦部的血流。藉用Histamine Serotonin Neurokinin等體液神經反射也常見如十二指腸部分梗阻、導致擴張、刺激神經分泌Neurokinin使顱部血管收縮擴張調節不全,造成偏頭痛。有時表現鼻腔區,因此區含有大量組織胺類造成額部的不舒服,意識著中醫額部不適疼痛的陽明症。 引起十二指腸梗塞的原因,常為鄰近器官壓迫所致,而一半以上是出在動脈腸繫膜(mesentary artery)的壓迫。此問題的癥結乃是十二指腸較固定,而鄰近器官的活動度較大所造成。腸系膜支持小腸與近側端的結腸活動度異常,或腸系膜較長,足以容小腸墜入骨盆內,但其長度尚不足以被骨盆底支持時,則全不小腸的重量必須繫於腸系膜上,並延骨盆軸向下牽引時,足以將十二指腸的橫部(第三部)壓閉。平常腸子重量皆大於此數。因此橫部區被夾在腸系膜動脈與脊椎之間。這類病人從機轉來看,常見於中年女性,因妊娠多而使腹壁鬆弛及體腔狹長性的腸下垂致之。腹腔血流方面也因下垂而作某程度拉扯,使局部微循環產生變化。有的病人因腎下垂、壓迫髂靜脈而發生下腿浮腫、或壓到腰薦神經叢,使大腿內側麻痛。 腹腔內的臟器多具活動性,常見的臟器下垂有胃下垂、腸下垂、腎下垂、橫結腸下垂等,今則引述來說明之:胃下垂乃指胃小彎與大彎異常低,而在胃擴張時胃小彎之位置正常,大彎則低至臍或以下,兩者是有點差別的。胃下垂主要造成因素乃胃膈與胃肝、韌帶無力鬆弛,以及腹壁機能不全所致。多見於女性,而甚少於青春期之前出現,這類的體型常見有兩種;一種是前面所談及的特殊體型─體腔中帶收窄,上腹角窄、葫蘆要,大多未曾生育致腹肌產生變化故稱為處女型。另一型則為母體型,主要是多次妊娠造成腹肌鬆弛,使下腹腔容量增大、而使胃失去原有支撐力量而漸下降,其胸廓,上腹角却是正常。有的處女型常因懷孕而減輕症狀,但多次妊娠後、可雜夾母體型特徵,而使問題更為複雜。 當病人站立或半坐臥時,因胃的位置下降、空出此空間、却使的下面的構造易於觸診、可出脊椎和主動脈的搏動、異常清楚,而左側上腹部常見壓痛。若用鎖劑顯影腸胃道,因胃的下垂愈嚴重則與十二指腸接連處的角度就愈為銳角,影響到此區的動量,造成更多問題。 胃下垂的表現、主要是腸胃道系統方面和其它內臟反射性的神經症。上腹部的不適或疼痛,乃由於胃下垂牽扯食道、肝、膈之胃腹膜附著處引起,一般飯後即刻發生或加重,站立或運動時加劇,與食物數量較性質更關重要,故非酸性中和劑所能奏效,除非伴發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因胃下垂之人常常神經質、情緒不穩定,肺活量也差、再加上局部的改變使胃酸分泌不正常,黏膜保護系統下降。較一般人易有消化性潰瘍。因此不能只對潰瘍,仍須對下垂的問題作處理,才能得到好效果。這種不適幾乎所有患者,飯後即刻躬並墊高骮部,可使之減輕。但一般來說處女型比母體型較難處理,因為處女型患者腹壁較緊張,其他腹腔器官不可能為下垂的未留空隙,以便使胃能退回正常位置,有時可能因連帶的結腸下垂粘連固定於骨盆。因此處女型躬臥時不能使疼痛完全緩解。而母體型因有鬆弛腹壁、相對地容納能量↑、故可使胃減低拉力、而使症狀因躬臥即感舒服。 便秘的問題在胃下垂常半橫結腸下垂、致使兩側肝、皮曲部分成為銳角,結果造成部分腸梗阻、波及結腸的功能。另一原因即有的病人因為下垂,而使十二指腸第一部分成銳角,此處因潰瘍性收窄,使胃積滯且擴張。腹內交感神經興奮,腸系膜動脈對十二指腸的壓迫,亦為便秘原因之一,這在辯證論治上認為氣虛,常用人參利膈散、補氣升提藥物來治療。 內臟神經反射症狀,在胃下垂患者極為廣泛而變化不一,此乃胃交感神經叢與腸,骨盆腔器官以及腹內臟器有密切關係。故產生排尿困難、經痛、或類似胆囊病、闌尾病等。自律神經不穩定現象,表現有神經胃腸官能神經症、失眠、感覺異常,這都和自律神經大本營的腹腔有關密切關係。若能調結腹腔臟器尤其以腸胃道系,則自律神經的問題、就能得到好的解決。 面對錯綜複雜的病症,須訓練自己有化繁為簡、提綱挈領的能力。病機剖析愈詳細,問題的思索就愈容易。因此治療腹腔臟器下垂之道,主要守住大原則在考慮各種狀況,有時改善日常生活習慣、再配合各種復健運動、也可得到好效果,非依定要用那種藥來治那種病。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