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死亡率可達90% 伊波拉病毒到底是什麼?
2014/08/04 16:22:38瀏覽4592|回應0|推薦0

令全世界聞之色變的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源於非洲的剛果,其名字是起源於剛果境內的一條河流,屬於絲狀病毒(Filo virus),由一患RNA成辮狀編結的七個蛋白質組成,病毒粒子的直徑為80奈米,長度為970奈米,在生物安全管制標準(BSL)上和天花病毒同為最危險的第四級,1976年首度爆發伊波拉疫情的時候就奪走了270條性命,不過當時沒有人知道這究竟是何種病原體,此後這種神秘的病毒先後出現在蘇丹、象牙海岸、加蓬,第二次爆發是在1995年,那次爆發中約有245人死亡,伊波拉病毒發現至今已有24年,這種病毒多出現在非洲偏僻地區,蘇聯在快解體前差點擁有武器化的伊波拉病毒,不過俄國人也在末期開發出伊波拉的姐妹病毒-馬爾堡病毒武器,日本奧姆真理教曾深入薩伊尋找伊波拉病毒,打算用來進行恐怖活動,幸好他們是空手而回,否則將會是一場人類浩劫,以伊波拉的性質而言,它較適合用在恐怖手段,不適合用在軍事行動中,除非是毀滅性的攻擊。

伊波拉病毒的發病症狀令人畏懼,它會使患者發高燒,肌肉疼痛無比,體內的心、肝臟內部器官開始糜爛成半液態的塊狀,最後患者的眼睛、嘴、鼻子和肛門大量出血,全身皮膚毛孔浸滿汙血而死,研究證實,伊波拉病毒主要是通過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徑傳播,一般潛伏期為三周,感染者的死亡率高達90%!發病的初期症狀容易被醫生誤認為是普通的發燒或麻疹,伊波拉病毒的出現當然更引起了醫學界的高度關注,然而,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尚不知道這種病毒的自然宿主,目前也沒有有效的治療辦法和疫苗。

伊波拉病毒有下列四種亞種:

薩伊伊波拉(Ebola Zaire):可使人和靈長類動物發病,致死率88.8%

蘇丹伊波拉(Ebola Sudan):可使人和靈長類動物發病,致死率53.2%

象牙海岸伊波拉(Ebola Tai):可使人和靈長類動物發病,致死率無從估計

瑞斯頓伊波拉(Ebola Reston):只會使靈長類動物發病
 
伊波拉是薩伊(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北部的一條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種不知名的病毒光顧這裡,瘋狂地殘殺伊波拉河沿岸55個村莊的百姓,致使數百人死亡,有的家庭甚至無一倖免,伊波拉病毒也因此得名,事隔3年(1979年)之後,伊波拉病毒肆虐蘇丹,一時橫屍遍野,經過兩次攻擊後,伊波拉病毒隨之神秘地銷聲匿跡15年,消失得無影無蹤,1994年12月又出現在加蓬,1995年1月起在薩伊及1996年2月起在加蓬暴發流行:在薩伊Kikwit市發病316例,死亡245例;在加蓬Ogooue Ivindo發病46例,死亡31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最新數位顯示,目前全世界已有1100人感染這一病毒,其中793人喪生。
 
伊波拉病毒在細胞表面繁殖
 
人們有理由恐懼伊波拉,伊波拉病毒與愛滋病毒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它的殺人速度卻比愛滋病毒快多了,一開始伊波拉病毒患者表現出來的症狀和一般的感冒患者沒什麼兩樣,病人只感到發燒、頭痛、喉嚨痛、胸悶,但是過了幾小時後,病人就會出現全身出汗,胸痛、產生皮疹、出血、腹瀉、嘔吐、肌肉和關節酸痛等症狀,半數病人於發病後的第5天出皮疹,大多數則在第5至7天後七孔流血不止,最嚴重的是皮膚黏膜、鼻子、齒齦、內臟均會出血,糞便呈現黑色,出血往往是導致病人死亡的原因,再過一天,病人將感到難以承受的痛苦,就連睜開眼睛都會感到疼痛,腦袋像是要爆炸一樣,即使在這個時候,醫生仍無法確定患者得了什麼病,直到幾天後,病人開始體內外大出血,連眼睛和耳朵也流血不止,醫生才敢確定病人感染了伊波拉病毒,不過到這個時候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記者鄭孝祺/綜合報導】 伊波拉病毒(Ebola,又稱埃博拉病毒)出血熱今年2月在幾內亞爆發,肆虐西非。7月以來,「伊波拉」這個詞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媒體上。7月29日,領導獅子山對抗有史以來最嚴重一次伊波拉疫情的醫生捨克‧汗(Sheik Umar Khan)感染伊波拉毒離世,令世界哀傷。這種來自非洲的死亡病毒,開始令地球人擔憂。

目前,伊波拉疫情集中在幾內亞、獅子山和賴比瑞亞。據CNN7月31日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遏制伊波拉病毒進一步的行動是必要的。WHO警告,該病毒在未被發現之前已經開始傳播,使實際患病人數高於已發現的病例,也增加了病從非洲傳播的機會。

無國界醫生組織主任巴特‧詹森(Bart Janssens) 說:「這個疫情是史無前例的,絕對還沒有得到控制,而且情況不斷惡化....很多地方的人被感染,但我們並不知道。」

目前使防疫工作變得困難的一個問題是,伊波拉病毒還感染了許多處理病症的醫生、護士和其他衛生工作者。WHO表示:「到目前為止,已經有60名衛生工作者死於伊波拉病毒的感染,一些國際衛生人員也受到感染,這一情況大大降低了控制該病擴散的能力。」

美國《自然新聞》(Natural News)創辦人麥克‧亞當斯(Mike Adams)撰文表示,現在個人可以做的,就是積極增強自己的免疫系統。

伊波拉病毒是甚麼?

伊波拉病毒是迄今發現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死亡率可達50%到90%。(CDC/維基百科)伊波拉病毒是迄今發現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死亡率可達50%-90%。該病會影響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至今尚無特異性治療療法,也沒有疫苗。

伊波拉病毒通常由血液和其他體液傳播,速度很快,患者初期症狀和感冒類似,發燒、頭痛、腹瀉、嘔吐、胃痛和虛弱,潛伏期是2-21天。

伊波拉病毒的起源

1976年8月的一天,扎伊爾(現剛果民主共和國)小城楊布庫的醫院裡來了一位發著高燒的病人,名叫馬巴洛(Mabalo),他在發病前去過一次扎伊爾北部地區。非洲當地醫療條件很差,護士一天內要用僅有的幾支注射器給上百個病人注射藥品,針頭用鈍才會更換。

隨後,一種可怕的傳染病在短時間內就傳染了周邊50多個村莊。大部份病人症狀和馬巴洛一樣。扎伊爾北部國家蘇丹在兩個月後也暴發了同樣的疫情。

這一疫情震驚整個世界。病原體很快就被確定,這是一種新型病毒。研究者們用當地一條小河的名字將這種病毒命名為伊波拉。後來科學家發現,扎伊爾和蘇丹兩地的伊波拉病毒其實不甚相同,致病力不一樣,分別命名為扎伊爾型和蘇丹型。

但即使知道了這些,研究者和醫生們仍束手無策。1976年疫情中,扎伊爾地區一共有318人感染,死了280個人,死亡率高達約88%;蘇丹地區有284人感染, 151人死亡,死亡率約53%。

5種伊波拉病毒 扎伊爾型最兇殘

截至目前,一共有5種伊波拉病毒被發現,除上述2種,其他3種為分別為:塔伊森林型、本迪布焦型和雷斯頓型,其中雷斯頓型對人類不致病。

在發現伊波拉病毒的30多年裡,這種病毒一共感染了2,387人,1,590人被奪去生命,綜合死亡率約為67%, 但這只是官方記錄在冊的資料,非洲地區醫療衛生系統不完善,有相當一部份案例沒有被記錄下來,以上資料不包括今年西非疫情。

30多年來,官方一共記錄了24次伊波拉疫情:塔伊森林型1次,只感染1人,最終幸運地活了下來;本迪布焦型暴發過2次,感染了206人,66人死亡;剩下的21次都是由扎伊爾型和蘇丹型造成的,這兩種類型的病毒導致的死亡人數佔了伊波拉死亡總數的96%左右。

今年西非空前規模伊波拉疫情暴發的是扎伊爾型,是最凶殘的一種伊波拉,致死率可達60%-90%。

感染伊波拉後的症狀

初期症狀為突然出現高燒、嚴重倦怠、肌肉痛、頭痛與咽喉痛等,接著出現嘔吐、腹瀉。之後會出現:吐血,全身出血,關節和肌肉劇痛,繼而眼睛、鼻子、牙齦、耳朵、肛門及隱私部位出血;少尿等。

重症者常伴有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實驗室檢驗發現,患者白血球、血小板降低,同時肝功能指標上升。

WHO表示,伊波拉病毒早期症狀可被誤認為瘧疾,傷寒,腦膜炎,甚至瘟疫。

伊波拉病毒的傳染途徑

伊波拉病毒被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列為第四級生物危害(一到四級,四級最高),喜歡活動在潮溼、陰暗的環境,不會造成典型的空氣傳染,但會停留在空氣中的懸浮粒子上。

和感染者的血液、其它體液或分泌物(糞便、尿液、唾液和精液)的直接接觸,便有可能被感染。病情已經康復的男性在痊癒後長達七週時仍可能通過其精液傳播病毒。

健康人的破損皮膚或粘膜與受到伊波拉病人的感染性液體(如髒衣物、床單或者用過的針頭)污染的環境接觸時,也可發生感染。

伊波拉病毒感染者的屍體也是一個傳染源,故也有人稱其為「死屍病毒」或「殭屍病毒」,對其需進行保護性處理並立刻埋葬。

病人一旦開始顯現症狀,就具有傳染性。在潛伏期內不具傳染性。

預防和治療

目前尚無疫苗經有關部門批准用於預防伊波拉病毒,也沒有伊波拉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但美國將於9月中旬對一種伊波拉疫苗開展人體試驗。

在出現伊波拉疫情的地區,主要的預防方法還是避免與伊波拉感染者直接接觸,醫務工作者應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一定要減少與黑猩猩、猩猩、蝙蝠、野豬等高危動物的接觸,特別是不要撿起死亡動物的屍體或對它們的生肉進行烹飪。

如果身邊有人感染了伊波拉病毒,請焚燒其用過的衣服或者床單、被單等物。如果還想繼續使用,請經高溫、高壓消毒後再行使用。

照顧伊波拉病患需穿戴不透水的衣服、手套和防毒面罩,如護目鏡和外科口罩,以防止病患體液飛濺到鼻子、嘴巴和眼睛。

此外,儘量減少參加大型集會,在交際場合應儘量避免握手和擁抱,最好揮手招呼即可。如握手後應儘快用肥皂、流動水徹底清洗雙手。

消毒是所有防疫措施的重點。無疆界醫生表示,已知漂白劑的成分次氯酸鈉(sodium hypochlorite)、甲醇(methyl alcohol)、紫外線、肥皂、清潔液都能殺死伊波拉病毒。

雖然伊波拉病毒致死率高,但仍有10%-50%的人感染後痊癒,這可能跟他們的免疫系統功能較好有關,麥克‧亞當斯呼籲,不要再做讓自己免疫能力下降的事情,如隨意熬夜、吃垃圾食物、吸菸、久坐不動、不曬太陽、接觸化學致癌物質(殺蟲劑、除草劑、草甘磷)等等。

伊波拉病毒出血熱致病原

伊波拉病毒是線狀病毒科(Filoviridae)的成員,直徑約80 nm,970 nm長。呈長條形,構造奇特,有時呈分叉狀,有時捲曲,長度可達10 μm。伊波拉病毒屬(Genus Ebolavirus)目前有五種病毒: Bundibugyo、Zaire、Sudan、Reston,與Tai Forest,其抗原與生物特性會有所區隔。其中Bundibugyo、Zaire和Sudan伊波拉病毒與非洲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疫情有關;Reston伊波拉病毒曾在菲律賓與中國大陸被發現,可造成人類以外靈長類的致死出血性疾病,雖曾有零星的人類感染個案,但臨床上皆無症狀。

流行病學

(一)非洲伊波拉病毒出血熱

於1976年首次在鄰近赤道的蘇丹西部省份與離其約800公里遠之剛果民主共和國同時出現,有600多個個案發生於鄉村之醫院與村落內。死亡率各為55%及70%。第二次爆發流行是在1979年發生於蘇丹的同一地區。1994年在象牙海岸的居民與黑猩猩發現另一型別之病毒株。1994之後在加彭、烏干達、剛果等地,陸續有大小不等的疫情爆發。其中以1995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之Kitwit的流行規模較大。在撒哈拉沙漠附近的居民,以螢光法檢查抗體,發現有陽性反應。但是是否與高致病力之伊波拉病毒有所關聯,則並非十分清楚。此外,2004年蘇丹南部省份爆發疫情,同年在俄羅斯及美國亦曾分別發生實驗室感染事件。2005年到2012年間剛果及剛果民主共和國數度發生疫情;2007與2012年烏干達發生疫情。2013年12月起幾內亞出現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疫情,,後擴及鄰國賴比瑞亞及獅子山,病例及死亡人數快速增加,此為西非首度發生疫情,且規模為歷年之最。

(二)Reston 伊波拉病毒疫情

美國於1989年與1990年,義大利於1992年從菲律賓進口Cynomolgus猴子,皆發現與Reston伊波拉病毒有關。許多受感染之猴子皆死亡,5位動物工作者幾乎每天皆須與這些猴子接觸,其中有4位出現特異性之抗體,但並無發燒或其他病徵出現。2008年起,在菲律賓與中國大陸曾發現數個豬隻感染Reston 伊波拉病毒死亡的疫情。

(三)臺灣病例概況

臺灣流行概況詳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二、Reston 伊波拉病毒疫情

美國於1989年與1990年,義大利於1992年從菲律賓進口Cynomolgus猴子,皆發現與Reston伊波拉病毒。許多受感染之猴子皆死亡,5位動物工作者幾乎每天皆須與這些猴子接觸,其中有4位出現特異性之抗體,但並無發燒或其他病徵出現。2008年起,在菲律賓與中國大陸曾發現數個豬隻感染Reston 伊波拉病毒死亡的疫情。

三、臺灣病例概況

臺灣地區迄2013年止,無任何確定病例報告,為本病之非疫區。

傳染窩

在非洲,果蝠(尤其是錘頭果蝠(Hypsignathus monstrosus)、富氏前肩頭果蝠(Epomops franqueti)與小項圈果蝠(Myonycteris torquata))被認為是可能的天然宿主;因此伊波拉病毒的地理分佈範圍與果蝠的分佈範圍重疊。在非洲曾被報告的其他感染動物包括黑猩猩、大猩猩、猴、森林羚羊與豪豬等。
 
傳染方式

透過接觸受感染果蝠,此病毒可直接傳染給人,或是透過中間宿主之野生動物,例如受感染的猴、猿、豬等再傳染給人。

人與人之傳染是因透過其受傷的皮膚或黏膜而直接接觸到被感染者或其屍體之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是間接接觸被感染者體液污染的環境而感染。至今尚未有藉由空氣微粒(aerosols)傳播的案例報告。醫護人員被感染之情況頗為常見,主因為醫護人員照顧病患時未遵守適當的防護措施(如洗手、配戴標準防護裝備等)。

預防方法

伊波拉病毒目前尚無有效疫苗可供預防接種。其他預防方式包括

1.在流行地區,避免接觸或食用果蝠、猿猴等野生動物。如需接觸動物則應戴手套及穿著合適衣物。食用動物製品(血液或肉)前應煮熟。

2.避免直接接觸被感染者之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如需照顧病患則應配戴手套及合適個人防護裝備。病患禁止性行為,直到確定精液無病毒為止。病患屍體應妥為火化。

3.因疾病初期症狀較不具專一性,醫護人員照護所有病患需提高警覺並配戴標準防護配備,實施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洗手、呼吸道衛生、避免體液噴濺等。如近距離(一公尺內)照顧疑似或確定個案時,則應配戴口罩、護目鏡、隔離衣與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觸病患之血液及體液。

臨床症狀

初期症狀為突然出現高燒、嚴重倦怠、肌肉痛、頭痛與咽喉痛等,接著出現嘔吐、腹瀉、皮膚斑點狀丘疹與出血現象。重症者常伴有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實驗室檢驗則發現白血球、血小板降低與肝功能上升。個案死亡率可高達9成。

伊波拉病毒Q&A

Q1:什麼是伊波拉病毒出血熱?

A:人及靈長類的一種嚴重致命疾病。

首度出現於1976年,爆發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及蘇丹偏遠地區。

起源未知,但據研究,病毒天然宿主可能是果蝠。

Q2:人類如何感染?

A:透過接觸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而感染。只要病人血液或分泌物有伊波拉病毒,病人就仍具有傳染力。

Q3:哪些族群有風險?

A:醫護人員、家人或其他親密接觸者、葬禮儀式中直接接觸屍體者、雨林中直接接觸死亡動物的獵人等。

Q4:疾病的症狀?

A:初期出現高燒、嚴重倦怠、肌肉痛、頭痛與咽喉痛等;接著出現嘔吐、腹瀉、皮膚斑點狀丘疹與出血現象;重症者常伴有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

實驗室檢驗則發現白血球、血小板降低與肝功能上升。潛伏期為2~21天,出現症狀即具傳染力。

Q5:何時應該就醫?

A:曾去過伊波拉病毒出血熱流行地區,或是曾經接觸疑似或確定病例,並且已經開始出現症狀者,就應立即就醫。

醫療人員發現疑似病例應立即通報,並採取適當感染控制措施。

Q6:相關資訊查詢管道

疾病管制署網址:www.cdc.gov.tw

防疫專線:1922(通報、查詢)

Q7:如何治療?

A:病患應接受支援性治療,包括:保持病患的體液和電解質平衡、監測含氧狀態及血壓、輸血以補充其流失之血液及凝血因子,以及治療其他併發性之感染。目前尚無特定抗病毒治療方法。

 Q8:如何預防?

A:目前尚無有效疫苗可供預防接種。

一、在流行地區,避免接觸或食用果蝠、猿猴等野生動物。如需接觸動物則應戴手套及穿著合適衣物。食用動物製品(血液或肉)前應煮熟。
二、避免直接接觸被感染者之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可能被汙染的環境。
三、醫護人員需提高警覺並配戴標準防護配備,實施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洗手、呼吸道衛生、避免體液噴濺等,避免直接接觸病患之血液及體液。

Q9:實驗室如何診斷?

包括病原體分離與鑑定、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抗體檢測等。

可以臨床檢體、臨床檢體分子生物學核酸、血清學抗體IgG 及(或)IgM以及組織切片免疫化學染色(IHC)檢測是否陽性。

Q10:若計畫前往疫情發生國家?

A:應提高警覺並注意個人衛生及手部清潔,避免接觸野生動物、屍體或食用生肉,也應避免接觸疑似感染者或其屍體。返國若有不適應主動告知並配合接受檢疫措施,同時迅速就醫診治。

資料來源:疾管署      記者許蒔/整理

結論

即使在現今醫學昌明的時代,對於伊波拉病毒就只有唯一的治療方式----支援治療(處理體液及電解質的平衡),在目前也沒有任何的治療藥品及疫苗先前的伊波拉病毒爆發流行,只要持續有人與受感染者的體液接觸,流行就會持續,但教導當地人群如何避免傳染疾病及改善流行地區的醫院環境後(1976年 在薩伊的爆發流行,未消毒的針頭及注射筒即是一主要的因子),就可結束流行。伊波拉病毒的毒力亦可能限制其傳播:因為病人快速死亡使得病毒並沒有機會傳播很遠。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rjobik&aid=15758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