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11/23 10:59:31瀏覽397|回應0|推薦0 | |
由於骨鬆骨折的病患常會發生重大併發症,甚至於死亡,骨鬆及相關骨折是目前醫療的重大挑戰,尤其是髖部骨折會使死亡率增高;研究預估至2050年,全世界有超過半數的骨鬆髖部骨折會發生於亞洲,且根據最近的趨勢研究發現,可能在2040年即可能出現此情形,值得重視。 臨床上已開發出許多骨鬆藥物,應用於治療骨鬆病患,其藥效良好,加上醫護人專業人員的悉心照顧,因而減少骨鬆病患的骨折率約達20~60%,且藥物也具有增高骨密度的效果(約5~15%),二、三十年來骨鬆的治療成效為人津津樂道。但是仍有一些病患,雖然全力配合藥物治療,但未能提高骨密度,或更降低,嚴重者更且發生骨折,這些情形造成治療上的挫折,對於病患和醫師都是很大的挑戰,也是一項重大臨床任務。 綜觀檢討這些案例的研究,探討治療無效可能的原因,包括病患對藥物的反應不良,治療順從性低,藥物本身效果不強,維生素D和鈣補充量,跌倒引起相關傷害,許多病患罹患其他合併症,且骨鬆原因和骨折致因都是多重的,跌倒也具有其特定風險因子,在檢討所謂治療失敗案例時,必須見統一排除爭議項目,才能改善。 可是這些研究的結論並不一致,主要因為對治療無效的定義不一致,導致收案的差異性高,因而很難比較;國際骨鬆基金會工作小組曾就此議題進行探討,並建議定義上須先排除藥物依從性低和次發性骨鬆的病因後,若治療中發生二次骨折;或發生一次骨折,再加上骨吸收代謝指標未下降,骨合成指標未升高,或骨密度下降等,才可定義為未達治療效果。這項定義仍未得到學者的一致認同,因此新近的研究仍然收案不同的案例,更有不少未能符合的案例,例如骨密度增高卻因跌倒而發生骨折者。 在臨床實務作業上,須先確定病患的藥物使用配合情形,排除其他潛在的合併症,風險因子包括先前骨折、功能評分低、跌倒、吸煙、基本值骨代謝指標增高、使用類固醇、肢體固定未能活動等,先前使用過雙磷酸鹽者,後來使用副甲狀素的結果也不如預期,這些都是在治療本群病患時必須注意的項目。 針對這些在治療中仍未改善骨密度或發生骨折的病患,專家建議檢討用藥順從性,維生素D和鈣補充量,更換藥效較強的藥物,使用注射型藥物或將抗骨吸收藥物改為骨合成藥物,同時應注意避免跌倒,才能改善治療成果,降低骨折,減小失敗率,未來若能開發出效果更強的藥物,或針對一些病患選擇幹細胞治療,也許是另一條可行之道。 引用自:https://health.gvm.com.tw/webonly_content_17144.html (作者為臺大醫學院骨科部主任) 延伸閱讀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