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洪耀仁(書田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改善腸躁症要從改善生活型態的習慣做起。這些習慣包括飲食、生活兩大類。它們都是經年累月造成,所以要有毅力和耐心,徹底改變自己,如此一定能有效治癒腸躁症。
改善腸躁症的飲食習慣
- 記得吃飯就是吃飯。不要談公事。
- 細嚼慢嚥。每餐吃飯時間,保持二十分鐘以上。
- 三餐營養均衡,定時定量,吃七分飽就好。
- 不吃高油脂、刺激性食物。以低脂、少鹽。少糖為準則。
- 多攝取低碳水化合物。
- 增加高蛋白食物。挑選鹼性食物。
- 避免容易過敏的食物,如牛奶或奶製品。
- 多食用堅果類。
- 多選用高纖蔬菜、水果。
- 少飲用碳酸飲料,含酒精、咖啡因的飲料及可樂汽水都不能喝。
- 儘量少用調味料。
- 排除含化學添加物或防腐劑的食物。
- 每天多喝水,可濕潤糞便,有利於腸道排出老舊廢物與毒素。且可增強腸道消化與排泄功能。
- 不要抽菸和喝酒。菸酒含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及毒素,容易刺激消化器官,降低人體的新陳代謝,同時會使身體的器官提早老化。
改善腸躁症的生活習慣
- 力求完美的人,無形中會給自己太多壓力,容易出現焦慮、憂鬱的傾向。記得轉個彎,改變看法及態度。態度樂觀,得失心就不會那麼重。
- 適當紓解壓力。
- 維持正常規律的生活作息。
- 保證充分的睡眠,當然更不要熬夜。
- 培養持續性良好運動習慣,可提高體力和自癒力。運動可以刺激腸道,進行規律性蠕動。建議可從每天清晨持續進行少量的散步或伸展操等輕度運動開始。每週三次健走或慢跑,每次三十分鐘以上。
-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千萬不可以忍住便意。
哪些是
腸躁症的警訊
?憂鬱症、焦慮症病患也容易罹患腸躁症嗎?
因為腸躁症是一系列的症狀的結合,腸道並沒有器質上的病變,壓力過大和情緒不佳都可能是原因之一,也是一種警訊。
紓解壓力、放空自己、永遠保持樂觀正向的態度面對事情,加上經常運動、營養均衡、適當補充水分,就是最好的解決處方。
正因為腸躁症的發生和生活上各種壓力及情緒有密切關係,因此與身心疾病,如憂鬱症、焦慮症自然也脫離不了關係。根據門診觀察,其中壓力因素占十分重要的角色。不管家庭、工作或財務上等各種壓力都可能引發自律神經失調,造成腸道疾病及種種慢性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心臟病、關節炎等。
腸躁症患者往往一緊張或要做重要的事情之前,腹部就感覺不舒服、想上廁所,這便是壓力破壞消化系統的正常運作,腸蠕動不正常,引起腸胃功能障礙──胃灼熱感、噁心、腹脹、腹痛、便祕、腹瀉等症狀。
還有憂鬱症、焦慮症患者或凡事要求完美主義者,以女性居多,尤其女性患者大多比較內向、情感收斂,有時有心事也不善於向外表達、鬱積於心內,而不形諸於外。
心理壓抑久了,就會引起各種生理疾病,尤其腸道疾病往往隨之而至。一旦患者求診時,表現出憂鬱或焦慮的精神狀態,這時候醫生就要特別留意。病人的主訴,可能只有胃腸方面的症狀,而沒有說出他(她)們背後潛在的真正原因,若醫師只針對胃腸症狀治療,可能就會事半功倍。
因此,最重要就是要先排除病患的壓力,才能改善胃腸疾病。有必要時,也須請精神科醫師協助,改善病患的精神壓力或情緒問題,再加上生活、飲食的調整及胃腸藥物的治療,這樣三管齊下,絕對有助改善腸躁症症狀,也能提升生活品質。
引用自: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2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