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战争电影
2009/06/21 10:52:26瀏覽2568|回應18|推薦7

今天看了政論部落格的壹篇文章後感觸頗深,這讓我想起了兩岸在拍攝電影上的壹些類同和差異,相比於大陸,臺灣在拍攝戰爭電影中受條件限制不可能拍攝出宏大的場面,往往是以感情制勝,比如早年所拍攝的《八百壯士》《筧橋英雄傳》等等,拍的十分入情讓人感動,即便是在今天在大陸依然有許多人追捧,大陸人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觀賞到這些電影,之所以會有怎麽高的評價是因為電影中的反面對象是日本人,是中華民族當時共同的敵人,所以那種同仇敵愾的精神為後世人所傳承。

然而我們無法回避歷史,也不能回避歷史,在抗戰結束後所進行的內戰是歷史事實。而對於內戰的描寫兩岸或者和國共雙方自然就會有壹些差異,中國人或者東亞人拍攝的電影和歐美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壹個彰顯集體壹個彰顯個人,壹個體現黨性壹個體現人性。而且往往誰拍攝的電影誰就是“正義或正確”。比如韓國拍攝的《太極旗飄揚》中將朝鮮人民軍描繪成盲流壹般的土匪軍,韓國軍人怒殺朝鮮軍是那麽的猙獰可怕,而最後整部電影的結局卻是為了尋找當年的韓國軍人遺骸,孰不知在戰爭死去的數十萬朝鮮人不也是自己的同胞,他們的生命又如何體現呢?

在日本同樣如此,《男人們的大和》中對於日本軍隊的歌頌,認同軍人為軍國主義賣命。絲毫不提及日本參戰的原因和大和最後走向滅亡的原因。再比如《東京大空襲》中,全片描寫了劇中人物在美軍的轟炸下所進行的愛情故事,和躲避轟炸所造成的人員死傷,不懂歷史的人還以為日本是戰爭的受害國。這和日本目前軍國主義死灰復燃的狀態形成鮮明對比。

說完日韓,不免要談談兩岸,在所有描寫內戰的電影中如何確定所謂“正義與邪惡”是最困難的事情,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大陸受到意識形態的控制拍攝的國共內戰電影黨性十分明顯,敵我矛盾清晰,那主要是因為冷戰時期兩岸關系緊張,更何況蔣介石和毛澤東這對宿敵都健在,如果不是因為條件限制,假如當年蔣介石要拍打共匪的電影,其電影屬性也可想而知。改革開放後新的壹批中國電影人掘起,然而在拍攝戰爭電影方面依然有不可打開的死結,很少有大牌導演去拍攝戰爭電影,尤其是描寫國共內戰的電影。誰都不願意觸碰到那個禁忌,出於對宣傳的需要,大陸在90年代後的所有描寫國共內戰的電影幾乎都是由八壹電影制片廠拍攝。相比與六七十年代的戰爭電影中共軍刀槍不入幾乎看不到什麽共軍士兵被擊倒的鏡頭,除非特寫。到了九十年代後這種不切實際的描寫已經有了改觀,比如在《大戰寧滬杭》中描寫戰役之慘烈,尤其是共軍在攻打上海時,壹波又壹波的共軍士兵倒在了國軍的機槍碉堡下,而到了市區更加殘酷的肉搏戰國共士兵無壹幸免。其實客觀點講這就是壹個進步,從過去的壹邊倒變成尊重歷史實際,只是在角色判定上依然以黨性為主做了導向。

而在臺灣在我印象裏唯壹壹部描寫國共內戰的電影就是1986年中央電影公司拍攝的《八二三炮戰》,這部描寫1958年歷史的電影有太多當代的影子。比如電影中福佬籍士兵凸仔聽聞要打仗了後壹口標準的閩南腔說“這是妳家事情,我不管這麽多”後面又有壹人說到“老兄,這裏是部隊,凸仔立即回嗆到“部隊又怎樣,也要講民主啊。”

這個不是關鍵,關鍵的是在這不電影中同樣有許多和大陸壹樣凸顯黨性的地方,最突出的就是電影中的小喇叭唱的兩段歌仔戲,裏面充滿了國軍對於蔣總統的愛戴和擁護,這也是符合當時蔣介石造神運動的事實,同樣對於國軍海陸空三軍的無盡歌頌與贊美,國軍士兵死了便是壯烈成仁,為國盡忠。共軍士兵死了便是海底見龍王,米格17變烤雞。其中還有壹句唱到“部隊上峰有令號召大家抓水鬼,幹掉壹個1500塊,活捉水鬼3000塊新臺幣。”這種明碼標價的內戰宣傳攻勢恐怕也是當年蔣介石在大陸與共產黨鬥爭時流行出來的。同樣當電影中蔣總統來到前線視察時,正在訓練的士兵興奮的跑到總統面前致敬。這部電影中有共軍的鏡頭不是很多,只有在國軍的蛙人部隊登陸執行“雷神”計劃也就是炸共軍的炮兵陣地中有,而我怎麽看感覺鏡頭中的共軍士兵的言行舉止和抗戰時的偽軍差不多。這恐怕也是導演有意為之。而電影最後居然是以國軍大獲全勝,共軍大敗而結束的,稍微有點軍事知識的人都知道“金門炮戰”背後到底是怎麽回事,也清楚戰爭後面的政治意圖,總之金門炮戰絕對不會是以國軍大勝,共軍大敗這樣的結局收場。這部電影和大陸的電影犯了同樣的毛病。

其實內戰電影並非是什麽毒藥和不能觸碰禁忌,恰恰相反壹部好的“內戰電影”反而能促進民族的融合,因為內戰本身就是民族的另壹種融合。在美國所拍攝所有有關南北戰爭的電影中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比如在《眾神與將軍》中電影就沒有所謂的正義與邪惡,電影甚至壹開頭以南方軍為主角,描寫了南方軍司令羅伯特• 李如何義正嚴詞的拒絕林肯的任命,依然決然的加入南方軍,並且同北方軍殊死作戰。而到了影片的中後期又以壹名普通北方軍的軍官為視角描寫戰爭中南北雙方的嚴酷戰鬥。在電影中即有對南方軍將軍英雄般的刻畫,也有對北方軍士兵頑強的描寫。影片中的三場戰役以南北各勝壹場,壹場打平。最終這部電影在美國取得成功。

如果有壹天在中國也能拍攝出這樣的電影,不再以黨派和利益為驅使,能夠真真正正的拍攝出壹部只描寫戰爭對民族所帶來的慘痛記憶,對國家和人民所帶來的傷害,那這樣的電影才是真正成功的。但還是要說美國人今天已經沒有了“南北戰爭”時期的包袱,所以他們可以拍攝出這樣優秀的電影,或許也要等到兩岸再也沒有利益糾葛的時候才能期待這壹天的到來。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oaiyuefang&aid=3062317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青衣紫蘿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6/25 21:16

   建川博物館裏面有一段話,記不全了,就是說這些人(博物館裏面的英烈們)不管後來各自是什麽立場,不管他們後來變成什麽樣,但是在國仇面前,攜手抗敵,這些人,都是我們的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壯士··········那段話寫的很好。

   至少近年來,關於內戰的看法,越來越多,去書店看看,有關國民黨軍隊和蔣介石的書很多,卻不是若干年前的一面倒,而是更柔性的探討。很多地方的博物館都掛著國民黨的黨旗,有黨徽,忘記是哪個博物館前有一塊石碑,碑上就是國民黨的黨徽,寫著遊人到此,脫帽致敬。胡錦濤親筆簽授勳章給當年的赴緬遠征軍,這個勳章不是他所代表的黨派,而是代表全部中國人對他們的感恩。那場衛國戰爭,不管正面戰場還是後方戰場,誰的犧牲都不能抹殺,每個人都是為國家而戰的,政府越自信,就越應該正視那段歷史。

   歷史,永遠沒有百分百的客觀和正確,哪怕是活在局中的人物,也各自有立場。歷史就是鏡子,什麽面目,在於看的人長什麽樣。 國共一起北伐的時候,多親密啊,很多都是同窗密友,可是就因為政治分歧,最後你死我活,我們現在也許可以輕鬆說,何必呢,內戰啊················可是當時誰放的下呢?

    希望有朝一日,我們能有一座墓碑,是建給那些在內戰中犧牲的雙方將士,銘記內戰帶給整個民族的傷痛,不要再討論誰對誰錯了,一笑泯恩仇吧。我祖父和外祖父一個共產黨,一個國民黨,也結成了親家,哎,有什麽不行的呢?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UDN 的㊣綠鋼管又出來屠殺鴨湯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把妹還不簡單?
2009/06/22 08:40
你騷擾漂亮的妹妹。

我把你痛毆一頓。

然後就贏得漂亮妹妹的芳心。

我先揍你一頓,下次你要把「綠正妹」的時候我再讓你打回來就是。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樓下的不是來把妹的阿
2009/06/22 00:09

我還以為妳是來把妹的
那我還可以傳授你幾招



UDN 的㊣綠鋼管又出來屠殺鴨湯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樓下的
2009/06/21 23:53
你怎麼忘記台灣歷史上最有名的巧克力軍隊啊?

據說當年的巧克力總司令用全家搬運建國基金。

但是現在淪落到在土城被人檢查屁眼。

台南的文化果然不是普通的高。

昏君重申不干涉司法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國民黨部隊自己內鬥得厲害
2009/06/21 22:26

蔣介石基本上只掌握了自己嫡系的部隊

對日本軍當然不一樣

因為不打敗日本軍就玩完了

但是對付解放軍麻

就讓別人的部隊先去消耗

自己保存實力以便成為最大的軍系

等到發現解放軍已經坐大到不可收拾

為時已晚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因為沒有歷史正確,所以兩岸拍不出好電影
2009/06/21 22:00

因為沒有歷史正確,所以兩岸拍不出好電影.....

怎麼說呢?中共打從心底不承認對日戰爭帽子上的國民黨黨徽....

怎麼拍也拍不出對日戰爭的氣魄,為什麼呢?

因為大陸的導演從心裏就不瞧不起國民黨的軍人。

可惜的是,那時國民黨的著名抗日將軍,可不是為國民黨而戰,而是為中國而戰。

所以中共的抗日戰爭片拍不出精神。

接著來說,之後國共內戰...

任何一方也不會認為對方是好人...

可惜的是,抗日名將後來又打不過解放軍....

當然解放軍是最神勇的。

特別是,國民黨的抗日英雄,又打敗,下場又慘...台灣這邊恨....決不會拍。

大陸那邊,神化了解放軍,也拍不出什麼有內涵的電影。

台灣拍的823砲戰,已經加了一段金門人在廈門老家的情感戲,但就沒有親人在解放軍的情可能出現(如太極旗)。

所以,「沒有歷史正確,兩岸都拍不出好電影」!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人真是有被虐狂 當初施暴的政黨還高高在上
2009/06/21 21:31
一堆人給共黨毛澤東歌功頌德
然後鄧小平出來把做錯的事糾正過來
但是又做錯了一堆事
還是有一堆人給共黨鄧小平歌功頌德

共黨毛澤東和鄧小平的思想餘毒
至今還殘留在中國人的身上
一方面走資
一方面仇富



戴金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your article is pretty good
2009/06/21 21:22

I like this article. Dont' know why it is bothered by some people. Indeed, there are too many taboos in handling the movie about war or battles.


UDN 的㊣綠鋼管又出來屠殺鴨湯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集結號講的不是邪惡
2009/06/21 21:15
為什麼谷子地一開始會槍斃國軍戰俘?因為他的指導員被炸爛了。電影裡面並沒有任何可以歸咎國軍邪惡的東西。如果電影裡說國軍打家劫舍、強姦民女,這就是很標準的邪惡。但是電影裡面國軍跟共軍都只是在打仗,可以說是公事公辦。如果不是谷子地的指導員被炸爛了,

我的隊跟你的隊打籃球,我們當然想打贏。但是我們想打贏,不代表你的隊就邪惡。所以結束以後大家還可以一起去吃東西。但是谷子地在指導員被炸爛以後生氣了,所以不顧別人反對,把國軍的戰俘殺光。這點在電影裡也不受長官諒解,所以谷子地被派去參加送死的任務。

集結號從頭到尾都不太講國軍。國軍不過就是對著共軍開槍的人罷了。電影裡面參加共軍的人認為國民黨跟資本主義站在一起,這也是一種生活的選擇。有錢的人並不一定邪惡,但是他們吃飽了,我們還餓肚子,這就要打仗。

在國共內戰的時候,當然很多人會混淆非我族類跟邪惡。但是這部電影大致上並未混淆。國民黨並未真的犯罪,甚至犯罪的是共軍的谷子地。整個故事的目的也不是在講戰爭,而是在講遺忘戰爭。沒人記得谷子地,沒人記得那個小學老師,也沒人記得他們的部隊番號。全都忘記了。集結號的重點就是忘記。

沒人知道是不是吹了集結號。

也沒人記得當年山上是那個部隊。

谷子地的軍籍也沒了。

後來他的工作就是要把一切證據都挖出來。

與其說這是譴責國民黨的敵對電影,還不如說這是戰爭過後抒發委屈的傷痕文學。

過去共產黨做錯過很多事。以至於很多電影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拍才不會觸及自己的可悲、可恥之處。像是很賣座的「高考 1977」,我看過以後就覺得非常可笑。1977 年高考的重要性是恢復考試、恢復教育。有些學生已經在墾荒中浪費十年了,他們想找回書本,回去讀書。對個別的學生而言,1977 年的高考比什麼都重要,不但改變他們的人生,還改變中國的命運。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部電影抓錯重點,也不敢抓真的重點。

導演把故事說錯了。重點是高考,不是參加高考的路途艱辛。就算電影描述的都是別的地方養尊處優的學生,1977 年的高考一樣重要。所以整個電影講的都是不相關的廢話。

再把眼界放大一點。中國發明考試已經兩千年了。只有文革的短短十年完全荒廢考試與高等教育。這就像是過去兩千年大家都知道要去茅房解放,很不幸的,某個十年之間政府要所有人拉在自己的餐桌上。鄧小平所做的不過就是重新恢復上廁所這回事罷了。如果不是毛澤東搞太差,鄧小平根本不需要恢復高考。

所以恢復高考根本是個荒謬而且難堪的歷史。高考不是被日本人廢止的,也不是被俄國人廢止的,是毛澤東跟他的狐群狗黨搞出來的。鄧小平恢復高考值得感激。但這個事情終歸是很難堪的。

導演該描寫的是當時鄧小平如何對抗文革餘孽。而不是浪費時間去講考生應考趕火車多艱難。但是如果一定要講下去,就必然碰觸到某些人的神經。所以電影只能講言不及義的廢話。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集結號好看啊
2009/06/21 19:45

我也看了你說的那個人的文章。

老實說,《集結號》我看了,感覺並沒有在強調己方的正義,更加沒有強調對方的邪惡。

只能說,有的人心裡自己帶了一種仇恨的心,那他去看,就敏感到什麼都是不對的,當然,這種人也有言論自由,也可以上來大放厥詞,但凡是真正看過《集結號》的,應該不會認同他的觀點吧。所以,沒看過的我建議也去看看。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