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21 10:52:26瀏覽2568|回應18|推薦7 | |
今天看了政論部落格的壹篇文章後感觸頗深,這讓我想起了兩岸在拍攝電影上的壹些類同和差異,相比於大陸,臺灣在拍攝戰爭電影中受條件限制不可能拍攝出宏大的場面,往往是以感情制勝,比如早年所拍攝的《八百壯士》《筧橋英雄傳》等等,拍的十分入情讓人感動,即便是在今天在大陸依然有許多人追捧,大陸人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觀賞到這些電影,之所以會有怎麽高的評價是因為電影中的反面對象是日本人,是中華民族當時共同的敵人,所以那種同仇敵愾的精神為後世人所傳承。 然而我們無法回避歷史,也不能回避歷史,在抗戰結束後所進行的內戰是歷史事實。而對於內戰的描寫兩岸或者和國共雙方自然就會有壹些差異,中國人或者東亞人拍攝的電影和歐美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壹個彰顯集體壹個彰顯個人,壹個體現黨性壹個體現人性。而且往往誰拍攝的電影誰就是“正義或正確”。比如韓國拍攝的《太極旗飄揚》中將朝鮮人民軍描繪成盲流壹般的土匪軍,韓國軍人怒殺朝鮮軍是那麽的猙獰可怕,而最後整部電影的結局卻是為了尋找當年的韓國軍人遺骸,孰不知在戰爭死去的數十萬朝鮮人不也是自己的同胞,他們的生命又如何體現呢? 在日本同樣如此,《男人們的大和》中對於日本軍隊的歌頌,認同軍人為軍國主義賣命。絲毫不提及日本參戰的原因和大和最後走向滅亡的原因。再比如《東京大空襲》中,全片描寫了劇中人物在美軍的轟炸下所進行的愛情故事,和躲避轟炸所造成的人員死傷,不懂歷史的人還以為日本是戰爭的受害國。這和日本目前軍國主義死灰復燃的狀態形成鮮明對比。 說完日韓,不免要談談兩岸,在所有描寫內戰的電影中如何確定所謂“正義與邪惡”是最困難的事情,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大陸受到意識形態的控制拍攝的國共內戰電影黨性十分明顯,敵我矛盾清晰,那主要是因為冷戰時期兩岸關系緊張,更何況蔣介石和毛澤東這對宿敵都健在,如果不是因為條件限制,假如當年蔣介石要拍打共匪的電影,其電影屬性也可想而知。改革開放後新的壹批中國電影人掘起,然而在拍攝戰爭電影方面依然有不可打開的死結,很少有大牌導演去拍攝戰爭電影,尤其是描寫國共內戰的電影。誰都不願意觸碰到那個禁忌,出於對宣傳的需要,大陸在90年代後的所有描寫國共內戰的電影幾乎都是由八壹電影制片廠拍攝。相比與六七十年代的戰爭電影中共軍刀槍不入幾乎看不到什麽共軍士兵被擊倒的鏡頭,除非特寫。到了九十年代後這種不切實際的描寫已經有了改觀,比如在《大戰寧滬杭》中描寫戰役之慘烈,尤其是共軍在攻打上海時,壹波又壹波的共軍士兵倒在了國軍的機槍碉堡下,而到了市區更加殘酷的肉搏戰國共士兵無壹幸免。其實客觀點講這就是壹個進步,從過去的壹邊倒變成尊重歷史實際,只是在角色判定上依然以黨性為主做了導向。 而在臺灣在我印象裏唯壹壹部描寫國共內戰的電影就是1986年中央電影公司拍攝的《八二三炮戰》,這部描寫1958年歷史的電影有太多當代的影子。比如電影中福佬籍士兵凸仔聽聞要打仗了後壹口標準的閩南腔說“這是妳家事情,我不管這麽多”後面又有壹人說到“老兄,這裏是部隊,凸仔立即回嗆到“部隊又怎樣,也要講民主啊。” 這個不是關鍵,關鍵的是在這不電影中同樣有許多和大陸壹樣凸顯黨性的地方,最突出的就是電影中的小喇叭唱的兩段歌仔戲,裏面充滿了國軍對於蔣總統的愛戴和擁護,這也是符合當時蔣介石造神運動的事實,同樣對於國軍海陸空三軍的無盡歌頌與贊美,國軍士兵死了便是壯烈成仁,為國盡忠。共軍士兵死了便是海底見龍王,米格17變烤雞。其中還有壹句唱到“部隊上峰有令號召大家抓水鬼,幹掉壹個1500塊,活捉水鬼3000塊新臺幣。”這種明碼標價的內戰宣傳攻勢恐怕也是當年蔣介石在大陸與共產黨鬥爭時流行出來的。同樣當電影中蔣總統來到前線視察時,正在訓練的士兵興奮的跑到總統面前致敬。這部電影中有共軍的鏡頭不是很多,只有在國軍的蛙人部隊登陸執行“雷神”計劃也就是炸共軍的炮兵陣地中有,而我怎麽看感覺鏡頭中的共軍士兵的言行舉止和抗戰時的偽軍差不多。這恐怕也是導演有意為之。而電影最後居然是以國軍大獲全勝,共軍大敗而結束的,稍微有點軍事知識的人都知道“金門炮戰”背後到底是怎麽回事,也清楚戰爭後面的政治意圖,總之金門炮戰絕對不會是以國軍大勝,共軍大敗這樣的結局收場。這部電影和大陸的電影犯了同樣的毛病。 其實內戰電影並非是什麽毒藥和不能觸碰禁忌,恰恰相反壹部好的“內戰電影”反而能促進民族的融合,因為內戰本身就是民族的另壹種融合。在美國所拍攝所有有關南北戰爭的電影中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比如在《眾神與將軍》中電影就沒有所謂的正義與邪惡,電影甚至壹開頭以南方軍為主角,描寫了南方軍司令羅伯特• 李如何義正嚴詞的拒絕林肯的任命,依然決然的加入南方軍,並且同北方軍殊死作戰。而到了影片的中後期又以壹名普通北方軍的軍官為視角描寫戰爭中南北雙方的嚴酷戰鬥。在電影中即有對南方軍將軍英雄般的刻畫,也有對北方軍士兵頑強的描寫。影片中的三場戰役以南北各勝壹場,壹場打平。最終這部電影在美國取得成功。 如果有壹天在中國也能拍攝出這樣的電影,不再以黨派和利益為驅使,能夠真真正正的拍攝出壹部只描寫戰爭對民族所帶來的慘痛記憶,對國家和人民所帶來的傷害,那這樣的電影才是真正成功的。但還是要說美國人今天已經沒有了“南北戰爭”時期的包袱,所以他們可以拍攝出這樣優秀的電影,或許也要等到兩岸再也沒有利益糾葛的時候才能期待這壹天的到來。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