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30 11:53:50瀏覽582|回應0|推薦1 | |
我是丁丁迷 文/冬陽(文字工作者) 與丁丁結緣,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猶記得還沒上小學的我,與母親一塊坐在父親任職公司約莫二十來坪大的員工閱覽室中,一邊看書,一邊等待父親下班。閱覽室隔壁是福利社的烘焙坊,每到下午三四點便飄來濃郁誘人的麵包香,於是掏十塊錢去買剛出爐的蔥花肉鬆麵包喫,再回來享受書香閱讀,是我兒時美好回憶之一。 員工閱覽室,顧名思義是供員工使用,其中的藏書自然跨越不同書種與適讀層,因此養成我雜食又超齡的閱讀口味。舉例來說,和我同年齡層的孩子那時多半在看童話故事、兒童版世界名著和偉人傳記、漢聲小百科與十萬個為什麼之類的書,我卻已經開始翻閱推理科幻武俠之流的類型小說。漫畫讀物也是如此,小叮噹、老夫子、七龍珠等劇情可以拿來跟玩伴們閒聊,白朗黛、娃娃看天下、朱德庸的雙響砲與CoCo的二馬系列乃至於葉宏甲的諸葛四郎這類作品,大多只能獨自欣賞了── 就在這個時候,我邂逅了《丁丁歷險記》。 這似乎是一套很不一樣的漫畫:全彩,大開本,對話框中的文字還是用手寫的(民國69年現代關係版,譯者是曾任駐日公使的汪公紀先生)。主人公是個鵝蛋臉、額前翹起一撮黃髮、長得很像小孩的年輕記者丁丁,有隻可愛的小白狗米魯與脾氣暴躁滿口粗話(但極富韻律)的酒鬼船長哈多克陪伴他一同四處遊歷。他們曾遠赴神祕的西藏、阿拉伯地區與南美印加國度,潛入深海尋找傳說中的海盜祕寶,甚至還搭乘火箭飛上月球! 如此以現實世界為藍本的冒險故事,在危機四伏的行動中穿插幽默逗趣的對話,深深攫獲了我的心,並時時在腦海中重複播放,彷彿自己也參與了這些偉大的歷險。回想起來,這種閱讀滿足感等於是透過想像力擴充了有限的生活體驗,尤其在那資訊不甚發達、國際視野仍嫌狹隘的年代裡,求知若渴、對世間萬物感到無窮好奇的我來說,《丁丁歷險記》是部相當重要的閱讀啟蒙書籍。 多年後,即便不曾再回去那間充滿兒時回憶的閱覽室(父親業已退休,那套丁丁應該也已經不堪閱覽而報廢了吧),我仍反覆閱讀幾年前託朋友從大陸購回的二十二本簡體版《丁丁歷險記》,並漸漸讀出作者愛紀的幾點著作主張:《丁丁歷險記》奠基於濃厚的童子軍精神(其前身為作者在1926年於《比利時童子軍》(Le Boy-Scout Belge)雜誌上連載的《冒失的巡邏隊長托托爾》(Totor, CP des Hannetons)),樂於助人、行俠仗義、善用環境解決困難、對所有事情充滿好奇,是丁丁這個角色的最佳寫照。對於道德與正義的判準,則透過故事中不時出現的反派角色以及主要配角哈多克船長,以詼諧逗趣的筆法予以詮釋,幽默中帶有潛移默化的教育意義。遊歷各國各地的題材並非來自作者杜撰空想,如《丁丁在西藏》與《藍蓮花》兩部和中國相關的故事,便是取材自作者與藝術家好友張充仁的交往;而在《丁丁在剛果》裡一口氣射中十五頭羚羊、看似過於誇張的打獵奇聞,則是改寫法國作家安德烈.莫洛亞(André Maurois)於《布朗勃爾上校的沉默》(Les Silences du colonel Bramble)書中描寫獵殺獅子的場景。 二十多年來,我始終是個默默支持《丁丁歷險記》的丁丁迷,從兒時莫名地喜愛,到長大後反覆咀嚼其中趣味,益發珍愛這套歷久不衰的傳奇漫畫。此次欣聞親子天下終於要譯介《丁丁歷險記》二十二部作品、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與彼得傑克森聯手打造的3D動畫丁丁歷險記首部曲「獨角獸號的祕密」也將於2011年底上映,由衷希望能藉台灣出版界與好萊塢電影界的兩大盛事,讓更多人認識丁丁、喜歡上丁丁,大家一起來當丁丁迷!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