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08 12:26:46瀏覽315|回應0|推薦2 | |
【推薦序】 小說家高普的腦袋 文/冬陽(文字工作者) 一九五五年四月十八日凌晨時分,在美國紐澤西州著名的普林斯頓醫院某間病房裡,一名七十六歲的年邁男子撒手人寰,死因尚待確定。 當天早上八點,醫院病理科主任湯馬斯.哈維醫生接手進行遺體解剖,在亡者好友暨遺囑執行人奧圖.內森的見證下,證實其死因為腹腔主動脈瘤破裂。家屬在六、七年前便知亡者有此痼疾,於是遵其遺命,當天下午就快快將遺體火化下葬了。 這原本只是樁簡單且平常的檢驗手續,然而哈維醫生卻在解剖結束後,操刀取出了亡者的腦袋──一團重一千三百克的灰軟組織,與一般人毫無二致,重量甚至略低於男性平均值。 此時,你一定會想問:哈維醫生為什麼要這麼做?這個腦袋的主人又是何方神聖? 哈維醫生在接下來整整三個月當中,將這塊腦組織切分成上百份(一說一百七十份,一說兩百四十份),部分交付給他信任的學者進行研究。三十年後的一九八五年四月,關於這個腦袋的第一份研究報告由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神經學家瑪麗安.戴蒙發表,那時世人才終於知曉,哈維醫生當年竊取了(他聲稱有經家屬同意)可以算是全人類最聰明的腦袋瓜──來自於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科學家、創立相對論的現代物理學之父亞伯特.愛因斯坦。 往後數十年當中,多位科學家企圖藉此找出這位天才的腦袋究竟存有什麼與眾不同的構造,並試著進一步挖掘人體中這個神祕小宇宙的奧祕。「愛因斯坦的腦袋」(Albert Einstein’s Brain)遂成了近代腦科學研究中一則極富戲劇性的故事。 我雖然不是哈維醫生,沒他那個機會能剖開某個聰明的腦袋來研究研究,但每當我閱讀完一本精采無比的好小說,心底總會感嘆碎唸著:「這作家的腦袋裡到底裝了什麼啊?」 你是否也曾這麼喃喃嘀咕過? 打開腦殼、取出腦袋,放在各式各樣的科學儀器下觀察檢驗,那得等人死了才辦得到。所幸我們可以不用這麼對待小說家(高普你可以放心了),只要細心閱讀,就能多少理解作者究竟在想些什麼、想表達什麼。 在此簡單來談我所看到的「小說家高普的腦袋」。 先講講高普前一部長篇作品《魔霧》吧。該書開頭的推薦序中,寵物先生用了「混搭新星的誕生」來描述、介紹他所觀察到的高普。或許可以這麼說,寵物先生透過高普的作品,看到了他的腦袋裡裝了各種小說類型的混搭結合。 當時我也看了《魔霧》,並寫下一段短文推薦,頗認同寵物先生的看法。可是當我看完《新企業神話》後,倒覺得自己所看到的,或許跟寵物先生只是相似,不過方向角度略有不同。 因此,我想回到小說書寫更早的、更傳統的時間點,來描繪高普的腦袋──那就是充滿了「奇情」(sensational)。 「奇情」這個說法並非新創,早在已發展成熟的諸多小說類型之前,約莫是一八六○到一八七○年代的英國,奇情小說就已經存在,而且頗為風行。現在被尊為經典的名家名作,如查爾斯.狄更斯的《孤雛淚》、威爾基.柯林斯的《白衣女郎》等,在當時可是紅遍大街小巷的「暢銷書」,其構成的神祕、懸疑、驚悚、恐怖、幻想、愛情等元素日後被逐一抽離、強化,奇情二字逐漸消失,才有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各個小說分類。 我與寵物先生都觀察到,高普的作品裡充滿了上述元素(還加上西方小說中欠缺的武俠),但我的理解是,這些元素並非公式化地被逐一置入、搭配,而是在故事一開始的構成中便融合在一塊了。如果拿料理來比喻,其豐富性並不來自於「滿漢全席」百種佳餚端上桌的陣仗,而只是呈上一道菜,但其中的食材、調味、火侯等不僅搭配巧妙,彼此間亦有微微的呼應。 以本書書名「新企業神話」來看,「新」意何來?是企業之新,還是神話之新?企業與神話之間又是如何對照與結合?神話從考古切入,正邪立場的詮釋令人眼睛一亮;企業著眼於經營管理,與當下現實多有所指。全書自一則都市傳說拉開序幕,緊接著場景轉移到大企業的會議室,再切換到瑪雅遺址的考古冒險──三者乍看毫不相干,卻在故事的推演中逐步交會,緊密糾結,一路往驚險的高潮結局走去…… 小說家高普的腦袋,值得你透過他的作品好好地、用力地、爽快地看一看。我願意持續期待這有意思的腦袋,下次能想出什麼更驚人的故事出來。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