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吹動大麥的風〕談起
2006/11/24 17:47:09瀏覽328|回應0|推薦4

不知是電影看多了,還是年歲日增,愛情電影固然令人心折,但政治電影卻往往更為之心神撼動,久久無法釋懷。

週三才看完〔光榮歲月〕,談的是二戰期間,阿爾及利亞北非軍團對「祖國」法蘭西的犠牲,那到終了,因北非諸國各自獨立,原宗主卻不願償付非裔軍人的撫卹金。那般推三阻四地,對照出戰火漫天時,那群離家,茫然前程的非裔年輕人,也讓我不禁想起年初巴黎郊區暴動和席丹的那一記搥功…

剎時間,這部電影讓我明瞭許多。

而後,就在這兩日,看著朋友相贈的光碟,讓我有幸提前目睹導演Ken Loach的新作-〔吹動大麥的風〕。雖然早知劇情一二,也預作心理準備,當一路觀來,心情愈來愈糟,直至完畢,都讓我有欲哭無淚的愴惶。

整齣電影像篇冷靜的記敘文,演員卻演得情緒澎湃,一如Ken Loach由來的風格。人物是近景特寫,臉上盡是愛恨情仇、悲欣交集,但放眼國族,卻往往是一場場的大遠景,是風吹草長、雲霓低微。且終於了解為什麼愛爾蘭的代表色是綠色!

太多的片段是值得您駐足哀痛的,但導演就是不給你時間,因為殘酷的現實是一個急追一個,在革命的年代、在尋求國族尊嚴的年代,個人生命的悲歡豈可值於一顧?

可是,一個人的生命終該如此輕易賤踏嗎?所謂的國族,會不會只是一場虛妄?猶如那部〔光榮歲月〕所闡明的,在犠牲了所有伙伴,獨存的非裔軍人終於守住要塞小城後,他依舊邀不了功、升了官,依舊被隨意塞在另一小隊裡,繼續征戰,臨行時,也只有三四小城居民拍拍他的肩以示感謝,別的,啥都沒了?

這就是「犠牲小我,完成大我」?我不懂,也愈來愈不想懂!

冷靜一點,說回電影本身吧!記得看Ken Loach的第一部電影叫〔底層生活〕,講的是打零工的建築工人面對地主、社會不公的對待,最後聯合抵制,放了一把火把工地給燒了,典型的左派電影,哈!但也讓我留下印象。日後,再一部〔致命檔案〕,講的是柴契爾政府的栽贓醜聞,劇末那一段片尾註腳:探究政治如同剥洋蔥一般,剥到最後愈教人流淚。那段文字讓我當時低迴不已,好半天無法起身離座。也因此,我開始起念,往後Ken Loach的電影都得追著看。

於是,接下來看了〔折翼母親〕、〔祖國戰爭〕和〔卡拉之歌〕,每部談的都是個人和大環境的扞格,有時荒謬,更多的是令人悲傷!至今,我仍愛那部〔卡拉之歌〕,記得在衛視電影台觀看時,我簡直哭到難以自抑…

一句話,看看這部十二月初將公開上映的〔吹動大麥的風〕吧!看這部片,想想自身台灣,當有另一番想法,正如當看完後,咱能輕鬆開口跟朋友說的感懷是:我再也不恨阿扁了,雖然他貪財亂政,但該由制度來裁決。

他,真的不是我的仇人,只是一個犯罪的人,如此而已。


官方網站:
http://www.thewindthatshakesthebarley.co.uk
中文網站:
http://barley.swtwn.com
「吹動大麥的風」部落格:
http://blog.sina.com.tw/barley

中文版預告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ICYQtrV--4c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llowho198964&aid=55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