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縱谷西拉雅」紀錄片開拍花絮
2010/07/04 22:09:19瀏覽592|回應0|推薦1


「縱谷西拉雅」紀錄片開拍花絮

‧開鏡時間:99年7月4日(星期日)上午09:00~

‧場景地點:花蓮縣富里鄉東里(大庄)磚造公廨、舊有芧草公廨
      《註:花東縱谷唯一公廨所在地--東里(大庄)》

‧紀錄團隊:台東縣客家社區影音紀錄中心工作團隊(導演:范遠海)

根據史料顯示,於清朝道光八、九年間,原居住於台南地區某部落的西拉雅平埔族,因耕地逐年被漢人占領,逼得他們遷往山區落腳,後因山區耕作困難,部落全體即再謀遷村動作,所以在台南地區,於清朝時期開始,西拉雅部落之間即流傳著「消失的三千人」,意指這個往東部遷移的整個部落,突然之間,在他們的族裡消失。

遷移縱谷生活百來年的平埔族,歷經三個朝代的洗禮,已經變成少數民族之列,雖然西部平原的西拉雅族群的平埔族群,尚為數不少,但居住在花東縱谷地區的平埔族群,人口已逐漸凋零不說,他們祖靈信仰的文化更形消聲匿跡,在僅存一鱗半爪的傳統儀式裡,尋找失落的原貎,再度呈現先祖們的虔誠,保存留給後世子民,才是對「種族文化」的尊重與珍惜,如果僅作外觀上葉公好龍、妝點粉飾方式的秀展,如此,無非又是對平埔族群們傳統信仰文化的迤逗傷感,再度殘害?

在沒有文字記載的年代裡,所有文化典儀、習俗風格的傳承,僅能依賴著各族群中耆老腦子裡前景的記憶,以口述的方式教導後世子民遵循,在早期農業社會的環境下,口述傳承會是最能發揮功效的技術,在近四百年的漢化過程裡,其信仰典儀,更融合了漢民族「道教」風格,諒現存的耆老們,再也無法道出其所以然,出現傳承工作斷層,近代更因西化及追逐電的科技快速變幻,族群耆老們的逐漸凋敝等種種因素,再不記錄保存下來,也許在歷史的足跡裡,或許僅僅留著「平埔族」一個名詞罷了。(文:摘錄自「緃谷平埔遺珠紀錄片拍攝企畫書」╱范遠海)

( 在地生活花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holesun&aid=419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