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充分釋放博士能量,縮短產學協作落差
2020/12/26 12:27:30瀏覽412|回應0|推薦3

常聽到唸完博士去賣雞排的,輿論就會批評國家花這麼多資源培養一個博士,怎麼最後變成去賣雞排?殊不知,大學裡面也有一堆博士,其生產力說不定還不如去賣雞排的,產業裡也有一堆博士,這些博士做著跟大學工讀生沒兩樣的工作,真的不如去養雞。

博士在產業界難以學以致用這不是台灣單獨面對的問題,全世界皆然,所以要從博士養成的目的的手段上去探究。博士的養成,一般來說是要在知識前沿做出創新貢獻,才配得上博士學位,不是把既有知識做個應用就結束了,那是大學專題或是碩士班的範疇。因此博士要能先定義出知識前沿在哪裡(這就是博士之所以博的原因,因為要讀很多資料才能掌握所謂最新的研究邊界在哪裡),然後找出有意義的創新突破點,一方面要有實際意義(這裡有區分實際意義或學術意義),一方面要有別於以往的作法提出創新觀點,再著手進行研究,提出研究成果,然後經過發表論文、導師考核、委員口試等層層檢驗,才能拿到學位;從以上的過程可知從成果來看,博士真正專精的點其實非常窄,要不然很難在四五年之內做出成果,這個與產業的需求落差是非常非常的大。

一般產業面臨的問題是千奇百怪,以管理來說,今天可能是生產管理的準交問題,明天可能是匯率波動的避險問題,後天可能是成本降低的研發問題等等,這種多樣化且快速需要答案的挑戰,並非博士這樣經過嚴謹研究訓練所能應對的,前面說過,除非企業問題剛剛好是這個博士研究的那個點,但是這樣的機率實在是太小了,而且博士的薪水一般又比較高,企業總會思考如何讓博士這類人做出更大貢獻呢?大學又如何讓培養出的博士生能有發揮的空間讓產業好用愛用呢?

這還是要從需求端分析起,既然企業的需求是多樣快速變化的,靠幾個博士就想解這些題目是不現實的,所以這些進入產業的博士的功能就不該是解題,而是扮演兩個角色,第一是內部研究團隊的領導者,這些博士應該具備問題分析及專案管理的能力,從定義問題、解析問題著手,規範出問題的範疇,區分出是否有既有解決方案或是還需要研發,然後帶領指導一些大學或碩士生運用既有解決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至於還需要研發的,這就是博士的第二個角色,連結研究單位資源,要知道學術研究領域並非所有人都可輕易獲取其資源,很多教授及學術研究者是不跟博士以外的人交流的,這些產業內的博士,正好可以扮演這樣的橋樑角色,把產業問題與學術資源結合起來協作,並帶領產業團隊進行銜接。所以這個產業內的博士就不是自己動手解題的人,而是定義問題、帶領團隊及資源連結者,這也應該是未來大學培養要進入產業界的博士生,應該提供的訓練,而非僅是學術能力培養,這是無用的。至於現在大學的教授可能不會教這些技能也沒關係,只要願意放下身段,多找一些產業的人或培訓公司來教,這是可以改變的。

至於大學的產學合作也應該從上述的需求端思考,因為學校教授的研究也都是很專精的,要不然無法發表論文,可是產業的需求卻是非常多樣多變的,因此成立領域別的產學協作群就非常重要,例如針對金融業的資訊管理,就要把熟悉金融領域的學者結合熟悉資訊管理的教授組織起來,才有可能對產業的問題進行比較全面完整的解析研究,製造業的人資管理也是一樣,甚至製造業有不同產業別,高科技與傳統製造業的挑戰及限制又不同,所以學校可以提供的研究能力組成也應該不一樣,然後前述這些產業內的博士做為橋樑,把大學這些不同組合的研究群能力運用起來,進行產學合作才可能成為真正落實的結構。

台灣天天想組產學研國家隊,打亞洲盃或世界盃,可是真正成功的有幾隊?大部分都是分錢了事,船過水無痕,不如紮實的建立新的產學結構,釋放這些博士能量,或許才是台灣產業及教育翻轉的關鍵。*喜歡請用力分享,不喜歡請用力吐槽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hk2017&aid=154883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