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04 00:40:39瀏覽39973|回應12|推薦3 | |
屢有媒體及骨科同仁要我談談骨震波治療的心得。筆者從事骨震波治療逾十年,個案中以接骨點肌腱炎,如:足底筋膜炎、網球肘…成效最為卓著,打(治療)一次的治癒率已超過90%,茲借部落格一角,以足底筋膜炎為引子,淺述骨震波治療成功的條件。
1. 首先,要先釐清的是:骨震波治療並不是要把足底「骨刺」”打”掉。一看到X光跟骨前下突有「骨刺」,就想當然爾 訛稱 骨刺 是罪魁禍首,要 ” 打 ”掉 (除之而後快乎?) ,十足是便宜行事的錯誤邏輯及誤診。
2. 事實上,足跟骨刺並不是足底筋膜炎的病因。足底筋膜炎是接骨點的筋膜 (解剖學,位置在"骨刺"的下層) 受傷後,久久得不到足夠的血液營養來痊癒,是筋膜久傷不癒而演變成退化( Angiofibroblastic degeneration )的表現;治療只有設法改善血液循環,使局部筋膜有機會痊癒(再生),才是真正的治本。
3. 二請認識:骨震波所挾帶的高能量,透過聚焦的增強,投射在已退化(纖維化所致)的筋膜,會在筋膜的間質 打(”震”)出眾多微細的空隙 ( Cavitation effect,骨震波的機械效應 );提供給 後續新生的微血管 有管道(空間)可以順利長進去 ( Neovascularization effect,骨震波的生物效應 ),靠此,循環得以改善 而退化得以再生,這是骨震波痊癒接骨點筋膜炎的原理。
4. 知乎此,應能理解:骨震波治療要成功,第一,必須要投射以 (打) 高能量震波 ( 震波儀須有聚焦設計 能量才會高 );第二,更重要的是打的位置要對,這就牽涉到定位的重要性。定位是三度空間( 3-dimension)定位,精準與否,考驗著醫師對解剖學瞭解的程度 與 操作震波儀的功力。
5. 最關鍵的還是在正確的診斷*,這是成功與否的先決條件。個人認為病人是否有明確的晨起下床時劇痛,是足底筋膜炎指標性的症狀;當然,細心檢查特定部位的壓痛,佐證以良好的足底軟組織X光( 或MRI),有經驗的醫師都可以無誤的作出診斷。
6. 震波應打的劑 (能)量、強度與次數,須視病人的年齡、症狀之久短、X光之所見、足底脂肪層有否萎縮、筋膜呈現影像的變化…而定,應先有劑量的盤算。定好位,在治療 (打)過程中,要確保位置固定 不跑掉;因此,醫師必須很專注,而病人也須很配合 很合作,過程中還須不時評估病人的反應 作適當的調節。
就靠這樣,正確診斷、嚴格篩選病人、不浮濫開打、用高能量震波儀、精確的定位、專注的打、...成功率自然就會高了。
註: * 須與症狀極為類似的 足踝三關節(Triple joint)退化、跗骨隧道症候群(Tarsal tunnel syndrome)、足底筋膜腫瘤 (如 血管瘤…)、足底靜脈曲張症 ( Plantar Venous Varicosis)、足底末梢神經炎 (Peripheral Neuropathy) ...等, 作鑑別診斷。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