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般若心經淺說
「般若心經」其實是一篇哲學論文,是最高佛學的宇宙觀。
因此,心經沒有宗教色彩,任何教任何人士均可誦讀,體驗經中的智慧。
佛祖釋迦牟尼說修法共有八萬四千個法門,每一法門皆可渡人成佛,所謂「八萬四千個」,祇是比喻,謂方法極多,無以為數,祇要領悟箇中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可選擇的方法。所謂「皆可成佛」,亦是泛論一個人得到極大的快樂,非指死後可以成仙成佛,乃指今世能超脫「生老病死苦」,掙脫人世間總總不幸和痛苦,做一個快樂的人罷了!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甚麼?
最簡單而又最流行的說法,是說依照「般若」的奇妙方式修法,可使人脫離「生老病死苦」的煩惱,達到安樂平和的境界,得到永恒的幸福。
試從更深一層的意思,來淺解「般若心經」四字。
「般若」──心密也。
「心」──身密也。
「經」──語密也。
「般若心經」──三密(心、身、語)加持之意。
何謂「三密加持」?
一個人從苦難中轉變出來,由凡夫變聖人,由苦人變樂人,必須經歷一個「變身變心」的過程。
這過程稱為「三密加持」。
不要理宿世積下多少業蘊因果,由即時做起,以一個菩薩做模倣的代表,想他所想的東西(心密),結他的手印行他的善行(身密),並說他說的話,唸他唸的真言本誓,這樣便可以慢慢將你的本性,由業蘊處解放出來,投入一個新的模式之一,此乃「般若心經」四字的真髓也。
因此「般若心經」不是一篇死解死讀的經文,而是一篇行動的經文。
「般若」乃般若菩薩之心密,此菩薩成佛的心得,又稱「自內證」。
「心」是指干粟馱心,乃指物質的肉心,具地水火風空五大物質之肉心。亦泛論一個人的身體,無此肉身不能修行,此亦佛身也。
「經」乃演說的經文,通過言語來表達開悟之道。
摩訶
「摩訶」二字乃源於梵語MAHA的漢字譯音,代表了「大」、「多」、「勝」的意思。
「橫無邊際故云大;數量過剎塵故云多;最勝最上故云勝。」
「大」是「巨大」、「多」,但並非指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指的「大」,而是一個喻詞,意謂不拘時間空間均能充盈宇宙整體的一種存在力量。因此,無物可與這「摩訶」比較。
人的智慧是有一個限度,因此「摩訶」之多之大之勝,就非人的智慧所能量度。譯者既在中國文學中找不到一個名詞可代替「摩訶」,只好音譯。這是一種費煞心思的譯法。
其比喻之「圓滿」及「宏大」,乃宇宙之源的形容詞。
在吳承恩著的「西遊記」中,有一段妙絕的故事,正好解釋了「摩訶」的真義。
話說孫悟空要與如來佛祖比個高低。孫悟空自詡打一個觔斗可翻十萬八千里。佛祖指出無論他翻多遠,也難逃出他手掌之內。結果孫悟空翻了幾個觔斗,在一山上寫上「老孫在此一尿」六字,回來向佛祖逞強。怎料佛祖將手掌一伸開,只見那六字竟寫在佛祖的指間,可見孫悟空一直未跳出如來佛祖之掌心之內。
如來佛祖非施法術,只是在孫悟空一躍上天的剎那,將自身與大自然合一,達到所謂「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摩訶」的境界,任孫悟空怎樣飛,也飛不出這宇宙,也就是如來佛祖的手掌之內。如來那一剎,是體認了「摩訶」。
般若
「般若」一般的解釋,是「智慧」,但「智慧」祇能描寫「般若」的表面,不能完全透徹地解釋這二字的神髓,因此「般若」不直譯為「智慧」,而跟原梵語音(古時之印度音)直翻過來,其目的在說明,「般若」二字,在中國文字裏,無法找到二字可以代替。
「智慧」是指人類對世界萬物所知所解的能力,稱為「世間智」。人的智商有極限,所見所聞,祇是凡夫、凡眼分辨出來的一種見解,並非宇宙的真相。宇宙之大,非人類智商可隨可及,雖有科學家、哲學家參透宇宙,但站在佛家的眼光來看,還覺得未夠「真知灼見」,因人受六識而生感覺,這感覺是妄知妄見的,祇是人眼中「自以為是」的一種見解。
「般若」是指一個人非以肉體感覺器官所論定出來的真實智慧,而以人的靈性所體會的正智慧,稱之為「無漏智」,這包融的宇宙真理,這才是「般若」!
所以你我皆有「世間智」(智慧也),但不是一定有「無漏智」(般若也)。「世間智」你我易尋,人一出生不斷受教育,但這些教育,是人肉體所體會的智慧,有極大的局限性,非宇宙的全部!直至成長到一個階段,發覺肉體所感覺的世界外,還有非肉體以外的世界,物質世界有極大的局限,物慾使人窮一生之力追求而依然感到空虛、不快樂,於是開始發現人可藉另一途徑,得到離苦得樂,永遠幸福的方法,乃以「無漏智」(即般若)這無上智慧去體會。
但得到「般若」,非要你拋開一切世間智,就可以得到,反之,要盡得「世間智」才可達到「無漏智」。人要修習一切世間智慧,通過聞、思、修三個境界,才可以慢慢達到靈性的體會,亦即是「般若」境界。因此「世間智」乃造船之木,「無漏智」乃渡我們到快樂淨土之船,無木不能成船!無世間智亦即無「無漏智」。
人面對人生,經世間遭遇而深受體會,才可以達到「般若」的「無漏智境界」。人產生智慧,是要經人生體會而來。因此愈多經歷的人,愈易透徹「般若」,由看文字,到觀照,到實相的人生體驗,累積了多少感覺才到那「般若」的境界。
世間智要去領悟,才可以開竅!所以「般若心經」是加速我們看透萬物真像,而比別人更快地活得更快樂的無上方法。「般若心經」已被證實可以通過誦讀,令人精神集中腦活神通。人腦一活,所有的智慧都來了,決斷也英明了,自然選擇正確行起大運來。
「般若」就是佛性,「般若」通過覺悟世間智的真實面貌後,產生出來的一種人生觀。這人生觀,非源於肉體六識,普通人的智慧乃源於宇宙,悟徹來源的「般若」,故稱為般若的真相,這是真的智慧,永恒的智慧,消滅一切煩惱,永恒的「定」!永恒的「定」在快樂與幸福之境!
波羅蜜多
人是演員,來到這生要演這個角色,既是演員就應有演員道德,盡量將自己的戲演好!
但偏偏人是自找麻煩的動物,總在妒忌人家演的角色,自己出場演小兵,總在妒忌人家演皇帝的。
結果舞台亂了,因為小兵搶了皇帝的戲來演。
好的戲,要靠每個重視自己崗位戲份的演員,去演好自己的戲份。
人要將自己應做的事做好,獲得圓滿成就是最大的成功。
因此不要談宗教,也不要談到外太空去,將自己的本份做好就是人生了。
成就一件事,從開始向自己的目的地出發到完成,印度人就叫做「波羅蜜多」。
在這個過程中所用的方法,亦稱為「波羅蜜多」。
因此「般若波羅蜜多」,就是說依照般若的方法,從茫茫苦海中解脫生老病死苦,到達永恒的快樂,這過程就是「般若波羅蜜多」了。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
每個人都有旅遊的經驗,請問,你上次旅行往哪處去?
打個比喻,當是台北吧!
還記得自己住在哪一個飯店,哪一間房間嗎?
相信很多人都不記得吧!
其實我們呱呱墜地,生在世上,就入住一間酒店一樣,我們的身體就如酒店一樣,給我們的靈體寄居,直至再要上路,又要住另一間酒店CHECK-IN吧了
人的生死,就如CHECK-IN和CHECK-OUT,由一家酒店到另一家酒店!
因此,不必太執著於這家酒店給你的東西,祇要住得舒舒服服就好了!
但偏有人一住入這家酒店,就痛苦得很。不但住得不快樂,還將自己住的那家酒店弄得奇形怪狀,地基斜歪、空氣絕不流通。住在這家酒店,苦極了!
「波羅蜜多」,就是指如何可以使你在這酒店住得快樂,直至CHECK-OUT搬到另一家為止。佛家認為,一共有六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叫做布施波羅蜜。 就是不斷的送東西給別人。
世間最奇妙是你怎樣對人,人自然怎樣對你,你恨一個人,不可能冀求別人會喜歡你對你笑,你必須先要向人家笑,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試看,遇到好朋友,不率先伸出你的手,人家不會伸出手來,一切以自己先做,一切事都會圓滿很多。 「施」比「受」偉大之處在這裏。
第二個方法是「持戒」。
很多人一見「戒」字就驚,因為要改變自己的壞習慣。他們會說︰「江山易改,品性難移」。
一個「難」字,將自己不願改變性格的藉口都引來了,自己好不風騷!
其實江山易改,品性「可」移,「不」移,祇是自己不肯「移」罷了。
第三種是忍辱波羅蜜。
受人迫害,自然痛苦,要忍才會有爭,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但為甚麼要忍?這「忍辱」兩字,非一般的「忍」,而是將之看成另一種境界。
心
「般若心經」的「心」字,可作「心臟」解,意喻解經的心臟,比喻其重要性。
人有一顆「不動心」,埋於心靈深處,這是唯一真實的心。
以「水」喻「心」的話,「水」無論多麼驚濤駭浪,但在海底深處,水的本貌平靜無比。水之所以動,完全由於環境所造成。
波浪與水底之水不一樣,但大家都是水。水的本質為「不動」的。
同樣「心」,每個人的表面多麼變動都好,但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顆寧靜的心,這心是不動心,一切眾生都有這顆心。
因此,「般若心經」是指每個人,都有這超越時空,永恒存在,超越實在的理性之心,因此「心經」這簡稱的另一真義,是說明這部經的精華實難以脫離此般若之智的不動心。這講法對「人」智慧的肯定,又跨了一大步。一再肯定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皆有不動心。
經
經,只是一道橋樑。
經的存在價值,只在使行者通過唸誦,得到引導,使己心與「佛心」緊密相連。
超越了物慾,搭通了人與宇宙脈搏的節奏。
誦經的目的,是要你借經文的節奏及內涵的宇宙觀,開發自己的心靈,使面臨困境時,能藉誦經激發起勇敢的活下去的力量,借取大自然的力,發動自己的不動心,以極高的智慧去破解問題。
因此,「經」要領悟,不在知道表面的意思也在此意。
為甚麼,有些人稱唸經為「修」經,用「修」字來形容,表示用「心」去參透佛理,不是用「眼」去看佛經。單靠文字怎可能掌握永恒的真理呢?因此太執迷於佛經字句的考證,大拋一批佛學專有名詞,這是錯誤的修經法。
故此「心經」不是經。
心經為甚麼先唸後解?
要領悟心經的真義,令心經的精華在我們的潛意識紮根,最好還是先唸誦,後來解。將心經唸到滾瓜爛熟,喃喃上口,自然會感染經內的精華,然後才開始解透經中的真義,這種領悟方法最快,也最好。
佛法不講求學習,而講求開悟。
「學習」──是將人家的東西搬到自己腦袋裏。屬全盤接收式。問題是佛家認為每一個人的智慧本有,根本就不應埋沒自己的「天才」。因此不必要「學習」,而是用方法將自己的茅塞打開。
撥開心中的迷霧。
真智自然顯露。
智慧才能泉湧。
反對先求解者,亦有一主因,就是不應受解釋控制了自己的思維。任何人最厲害也不代表你不比他厲害,你可開發自己的腦細胞比別人強,因此心經應該用之來修,而不應用之來學!
「先修經,後求解。」這是重要心法!
http://www.buda.idv.tw/list.asp?tablename=music&subclass=%A4%DF%B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