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莊踏輕酸菜魚推薦 》酸菜魚:每一口都充滿傳統與創新
2023/11/19 15:46:52瀏覽22|回應0|推薦0

刁民酸菜魚 VS 踏輕酸菜魚:小玉的味蕾大評比!

嗨嗨,大家好!小玉我又來了~最近身邊的朋友都在瘋「酸菜魚」,說真的,我也超愛啦!所以我決定探訪市面上最火紅的「刁民酸菜魚」與「踏輕酸菜魚」,給大家一個最真實的試吃比較。

首先,踏輕的酸菜有一種獨特的清新,像是初春的微風,吃進嘴裡整個人都覺得舒暢。而魚肉的嫩滑更是令我驚艷,真的每一口都想再來一次!

而對於刁民呢,他家的酸菜魚味道偏濃郁,有種鄉村自家泡製的感覺,超有古早味!魚肉部分也很扎實,每一口都能嚐到滿滿的肉感。

不過說到口味選擇,刁民的選擇比較多一些,每一次去都可以試試不同的口味,真的是適合喜歡嘗鮮的我~

什麼是酸菜魚?

酸菜魚這道料理不只有滑嫩的魚肉,那獨有的酸辣湯頭更是一絕!

這道魚真的是來自於重慶!起源於渝派川菜,滋味獨特,有點微辣但卻又不會覺得膩。每一口都讓人忍不住再來一口!

一般人要還原這道菜,流程是真的複雜,想要做出這樣的美味,光是食材的選擇就非常複雜!

鮮魚:選擇草魚的中段最佳,因為那裡的肉質多而且刺少,而且過油之後再烹煮會更嫩滑。
酸菜:四川的大罈醃酸菜最具特色,但其實用臺灣的客家酸菜也能煮出濃厚的風味!
湯頭:要選用風味醇厚的高湯,這樣湯頭和食材的味道才會和諧。

這些步驟小玉我看的頭都暈了,所以直接買成品回來簡單料理一下就好啦

接下來就由我來比較目前市面上各自雄踞山頭的「刁民酸菜魚」與「踏輕酸菜魚」,來比較兩家各自的特色,各位看官可以根據你的喜好選擇就對了!

但如果小玉要挑一家的話...嘻嘻,那就要看我的完整評比囉!趕緊繼續看下去吧~

踏輕酸菜魚試吃報告


踏輕酸菜魚方便的地方就是可以直接買回家,自己烹飪,尤其小玉家裡有一個老媽在,交給他就對了,原本小玉對於酸辣的東西就比較愛好,也是抱著嘗試的心情來試試!

踏輕酸菜魚的湯底特色

首先,那自家製的酸菜湯底真的讓人驚艷!一開始喝,有點點的酸味,然後辣味就跟著上來,還有那麻麻的感覺喔!嘻嘻,不過論油和鹹的部分就不太明顯啦,所以完全不會覺得膩口。我以前吃過的酸湯、酸菜魚比起來,這家真的是更耐吃!💕

尤其它們的酸菜完全不用添加物醃製喔,只有用鹽,超級天然的啦!而且喝起來的酸味超級溫和,還能品嚐到那原始的芥菜鮮甜,超級無敵好喝!💕

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太能接受太重的酸、辣、鹹、油的口感,但踏輕酸菜魚的調味真的剛剛好,對我來說超級好吃!

踏輕酸菜魚的魚肉鮮度

再來說說魚肉~是有帶皮的那種喔!魚肉超滑、皮有點Q,每一口都能品嚐到魚的鮮甜。而且魚肉真的好多好多,份量超足,兩人分享剛剛好,價格還很可愛喔!

再來是他們用邱家兄弟生態養殖的鱸魚熬煮的湯,口感真的有深度、有層次,讓我真的是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那魚肉部分,他們用的是脆口的烏鱧魚片,而且喔,他們不用裹粉、也不用粉漿去增加重量,超級實在的!

那白肉的部分真的像我喜歡的酸菜白肉鍋,嫩嫩的,再配上那又酸又辣的湯汁,完美啊!尤其可以聞到一絲的桂花香,我都快醉了~~~

踏輕酸菜魚的門市位置

★遠東百貨-信義A13店★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58號 B3


📍營業時間:平日11:00-21:30/假日:11:00-22:00

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HAIBAO

刁民酸菜魚試吃報告

前幾天我跟姐妹淘去了超夯的「刁民酸菜魚崇德店」,妳知道嗎,人超多的啦!我們選擇了下午三點多去,但竟然還是等了一個多小時,差點讓我和姐妹們累壞了,接近五點才進去喔!

店家是兩層樓的獨楝建築,裝潢風格超級有特色!牆上寫的「不當愚民當刁民」和「刁民我驕傲」真的好有個性,感覺很潮很年輕!

當我們坐下來,座位真的很寬敞舒適,我們就坐在二樓。

我們這次點的是秘罈酸菜魚(中盛),真的,當魚端上桌,那個盤子超級美,白底藍字,我馬上拍了好多照!

不過我個人不太喜歡油條,所以幾乎都挑掉了!

刁民酸菜魚的湯底特色

那個香濃的龍骨高湯底,搭配上滑溜溜的豬五花,還有我最愛的寬冬粉和木耳、金針菇呢!而且魚片川燙得恰到好處,軟嫩得讓人忍不住想多吃幾片。最後,那一淋的刁民特有的花椒油,瞬間讓整個鍋物的味道飛起來!真的是太迷人了啦!✨🍲

刁民酸菜魚的魚肉鮮度

魚片吃起來真的Q彈又滑嫩,還有魚皮的膠質,酸度也剛剛好。不過我們還加了一些其他配料,像豬肉片、金針菇等,這樣才有吃鍋的感覺。

踏輕酸菜魚與刁民酸菜魚的終極結論評比

踏輕酸菜魚

刁民酸菜魚

湯底口感

邱家兄弟生態養殖(鱸魚骨)

的鱸魚全魚骨長時間熬煮

湯色濃白微稠

天然骨膠入湯,濃郁滑順

龍骨湯頭(豬骨)

酸菜來源

新鮮芥菜產地直送

保證純鹽醃酸菜

色澤偏暗綠色,不加黃色素

以老罈鹽醃酸菜為主

魚肉部位

正統脆口烏鱧魚片450g

約3~4人份,烏鱧魚片

不裹粉,不用粉漿

去騙重量,堅持不偷斤減兩

烏鱧魚片

配方工法

由乙級廚師30年經驗搭配 天然乾燥桂花、雞心椒、 藤椒、青紅花椒 、調配最佳口感佐料 

四川風味為基底進行改良

加入龍骨高湯及豬五花、寬粉、木耳金針菇、魚片及花椒油

踏輕與刁民的酸菜魚,每家都有其獨特之處和風味。踏輕的湯底口感細緻且醇厚,配合其特有的酸菜來源,使得每一口都有著深厚的味蕾體驗。

而刁民的魚肉部位和配方工法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湯底、魚肉和酸菜完美結合。

不過,在多方面的比較後,個人覺得踏輕酸菜魚略勝一籌,不僅在口感上更為協調,連整體的食材搭配也更具巧思。當然,選擇哪一家還是取決於個人的口味喜好,但踏輕酸菜魚確實值得一試。

 

北屯踏輕酸菜魚推薦身處於這繁忙的時代,我們常常渴望找到那份源自記憶深處的味覺慰藉。踏輕酸菜魚,正是這種慰藉的完美詮釋。它將酸菜的開胃與新鮮魚肉的嫩滑結合,為我們呈現一道既具有傳統風味又帶有現代創意的料理。

當你品嚐踏輕酸菜魚的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那濃厚的魚湯和酸菜帶來的獨特酸香,仿佛置身於一場味蕾的盛宴。這不僅僅是一道菜,而是一段故事,一份記憶,一次與家人朋友的共聚時光。踏輕酸菜魚湯頭

踏輕以其獨特的烹飪手法和精選食材,確保了每一位消費者都能享受到這道料理的最佳品質。而它為忙碌的都市人提供的便捷與效率,更讓這美味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無需花費過多時間便能品呚家的味道。酸菜魚口味評比

結語,踏輕酸菜魚不只是味蕾上的盛宴,更是心靈的慰藉。在這充滿變動的都市節奏中,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停下來的理由,讓我們與摯愛的人共同分享這份獨特的美味,並回味那些美好的回憶。讓踏輕酸菜魚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道亮麗風景,帶給你無盡的幸福與滿足。新北酸菜魚推薦

親愛的別傷心,沒有人是幸福的 文/海的深遂 深夜,曉涵坐在書桌前任由思緒飄飛,在這個可以給自己很多自由的單人間里,頂著別人的羨慕和鄙夷對人生有了新的思索,關乎幸福。 她馬上要結婚了,是與一個跟她相戀了兩年的男孩兒,男孩兒名叫張簫。張簫長的一表人才,是一家正規企業的正宗白領,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算得上中等靠上了,再加上平日里對生活細致講究,不管是帶出去還是被帶出去都讓曉涵臉上有光。曉涵一直想跟張簫結婚的,曾很賤地跟閨蜜夸下海口“就算是跟他一起討飯我也愿意”,糟閨蜜一頓白眼外加一句鄙視“見過男人沒,看你那點出息!”,節操掉了一地的不知死活。 奈何張簫仿佛并不著急呀,安若泰山地嘻嘻哈哈,剛開始曉涵還著急,看到眼前晃悠的若無其事就怒火中燒,但日子久了也就習慣了,結婚證仿佛也成了闌尾,有沒有都一樣。而這次卻不同,張簫的求婚對曉涵來說是意外,意外到沒有心思去驚喜。或許是等的太久太倦了,張簫單膝躍跪地向她求婚的那一刻她就像是在看別人的故事,腦袋短路心跳像漏了一拍一樣平靜。夢想的這一刻不是應該激動到臉紅,驚喜到慌亂的嗎?此刻的自己怎么如此平靜,連她自己都不敢相信。 她還清晰地記得跟張簫初次相遇的情景, 那時她還是大一新生,一天她正從圖書館抱著一累書急急忙忙下樓梯,不小心被對面走來的同學撞得書散了一地,張簫和王鵬正好路過也過來幫忙,王鵬觜上不饒人,一副學長教導小學弟的姿態不著調地對肇事者一頓說教,一時場面好是尷尬,還是張簫痞里痞氣地臭罵了王鵬一頓,以玩笑收場才皆大歡喜。也是在這時曉涵被張簫身上痞痞的氣質吸引,但她知道這種氣質下藏著的是一顆深沉而憂傷的心,而且她相信,只有她能讀懂他。還真是傳奇般的相遇,也狗血般地傾心。甚至有一段時間,曉涵每次碰到張簫都會臉紅心跳,腦子短路思維混亂,也是這種種跡象讓曉涵特別珍惜這份感情。只是時間可以磨滅很多東西,甚至是你當初堅信不移的,即便你曾極力抗拒時間來維護你的最初。 那天張簫跪了好久曉絮才回過神來,心里尷尬地強裝驚喜才騙的男友沒有察覺,也或者是裝作沒有察覺。在外人看來女主人公對男友的意外求婚感到驚喜,激動地接受求婚戒指,然后兩人在眾人的“在一起”聲中緊緊相擁,完美到極致。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張簫滿心歡喜地籌劃兩人的小窩,床買哪家的,廚柜買什么顏色的等等。曉涵也偶而參與一下不致讓張簫覺得自己太冷漠而引起不必要的矛盾,然而真正讓曉涵感興趣的是“這是我一直夢想的生活嗎,為什么我如此平靜?”。 曉涵帶著疑惑去找苗青,心想讓苗青幫自己縷縷看哪里出了叉子。苗青和曉涵是大學同學,對對方都知根知底,無話不談。苗青身材樣貌絕不在曉涵之下,工作也體面,更重要的是男友模樣英俊不說還有房有車,賺得一手好錢,哄得一口好話,讓曉涵好生羨慕,哪像張簫那樣的貧寒出身,而自己還一副非他不嫁的決心。她一直認為這一切有老天不公的嫌疑。但今天事有不妙,因為她未及開口就看到閨蜜心事重重地快要掉金豆。得,還是先哄這位姑奶奶吧,自己天大的事也要先放一放了。 “我是鬧哪樣呀,我的小姑奶奶?”,曉涵嘴欠地說。 “我們完了。”說完苗青一頭栽進曉涵懷里,天蹋下來似的大哭。 “怎么回事啊這是?” “他心里有別人了!” “哭吧哭吧,今天肩膀借你了!” 屋里只剩苗青的抽泣淹沒了各自的心事。 “那你怎么辦?”良久,曉涵問。 “我不知道,我想回家一段,我想離開了。” “決定了嗎?” “是的” “也好,回去一段時間也好。” 兩人依偎著,沉默著,回顧著,思索著,曉涵知道這是苗青生命中很深的一道坎,但無論她說什么,勸告,痛斥,安慰,都沒有用,這一劫只有她自己慢慢來熬,代價是時間,或者其它,她不清楚。但她能給苗青的只有此刻的懷抱,再沒有更多。 “這就是我羨慕的一對嗎?為什么會這樣?”,曉涵心里又添了一個問號。曉涵想起苗青曾說過也羨慕自己有張簫,說兩人一起奮斗而來的家才使生活顯得真實,兩個人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整體,而曉涵自己又何嘗沒有困惑呢?曉涵真想苦笑,然而思緒卻飄向更遠,“我們是不是總在羨慕,別人的名,別人的利,別人的愛人,別人的孩子……而他們又何嘗擁有我們想像的幸福呢,他們或許正被某種壓力壓地喘不過氣,所以請過好自己的生活吧,不要傷心,沒有人是幸福的呀!” 曉涵再也講不出自己的困惑,拿出手機翻出張簫的號碼打出一行字:“親愛的,我們結婚吧!” 傷心知了情 文/藍莓 初秋夜晚,獨步荷塘,涼風吹拂。 昨日樹上熱烈的蟬聲這時候一下子銷聲匿跡了。她的心被這樣的寂靜打亂,一團糟糕的疼痛占據全身。知了本來喜歡熱烈的季節,也許,正是如此的喜歡才葬送了它暫短的一生。在暗夜里,婆娑的樹葉知道,知了在它根下的泥土里,蟄伏了經年累月。也是在這樣寂靜的夜里,知了用盡了全身力氣,破土而出。 曾經看到這樣的畫面:幾束燈光在樹林里閃耀,那是等待知了出世瞬間來捕獲它們的“獵槍”,慘白的光,刺痛樹的眼睛。樹是無奈的,樹只能焦急等待知了在自己身上完成脫變,然后供給它汁液營養,讓它爬得更高。樹對蟬的愛是這樣悄無聲息,人對蟬的殘害卻是明晃晃看得見摸得著。餐桌上,蟬被炸得焦黃,成為貪婪人的口福。人是多么殘酷和丑陋。她從來不喜歡吃這樣類似的“口福”。吃了,會心疼,會罪惡深重。可時下人特別流行這樣的“口福”。這樣的昆蟲大餐殘害了多少曇花一現的無辜的生命。有多少蟬還沒等到脫變,就葬身人之惡口。想來,人,在這世上最善良,也最狠毒! 白天,還偶爾聽到知了的叫。立秋以后,知了叫聲漸漸弱了,不那么熱烈如潮,不那么有一點點鬧人的味道了。季節的更迭,讓所有事物和人都變幻無常。天真的知了,剛剛從蟄伏了一個輪回的泥土里露出頭,沒等到質的脫變,就被戕害。傷心的知了,來不及思考,就被捉于人的囚籠,端上餐桌。那一束束人造的慘白的光就是貪婪之徒的罪證。 一個人獨自走在荷塘邊,想著無法與人言說的心事,聽著遠遠近近的蛙聲連成一片。腳下,草叢里,一對此起彼伏一唱一和的歡叫淹沒了無盡的寂寥。她突然間想哭,不知道是為這樣夜色中的蛙鳴而感動,還是對被戕害了的知了的想念。她偷偷抹去一滴滴清淚,自己拿紙巾為自己擦拭流水般的傷心。在這樣退卻熱烈的秋夜,一個人獨自行走在自己的心靈深處,咀嚼無盡的傷感和深深的無奈。在漫長的靜夜中,她努力學會隱藏自己。其實有很多時候,真誠而善良的人,不由自主地傷及了他人,反而是對自身更殘忍的傷害,那利刃看似朝向他人,其實莫不如說是朝向自己。她感到,一種深深的罪責感浸透骨髓,穿透心靈,猶如這樣寂靜的夜里,知了集體緘口,一輪生命季節就這樣結束了一樣,結束得令人淬不及防,結束得令人無盡心傷。 她想起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句子:“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文人善思,多情,這是無可厚非的。清高孤傲的文人,大都深愛荷塘里亭亭玉立的蓮花,蜻蜓點水,蓮兒妖妖,這樣的境界也許白天少有,但夜里就很難說了。人心總是像婆娑的樹葉一樣,變幻莫測,口里說的和真實做的往往很不一致,所以人間常有婆娑的遺憾,常有婆娑的苦痛,所以記得,即使在純凈如水的月光之下,也不要輕易動情。男人說愛她,愛得恰到好處卻是最難。不是愛得過分熱烈,就是愛得冷冷清清,或者愛得自私霸道。男人若深愛上一個女人,那個女人儼然就是他的歸屬品,連思想也要被牢牢禁錮,不得有絲毫放松。她先前就曾到過孔府,“三從四德”的規矩,“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教早就如雷貫耳。只是,輪到她自己身上,才感悟到如此真切的痛苦和無奈。她的很多女友比她感受更深重。想來,雷峰塔早就倒掉了,但那封建思想深處的遺存,還是這樣的根深蒂固。做女人難,一輩子能夠像知了一樣鳴叫幾聲,就惹得男人渾身不自在。女人或者干脆忍住不出絲毫聲響,寂寥一世最好。這是多么真實和悲慘的現實! 寂靜的荷塘,寂靜的夜色。剛剛下過一場淋淋漓漓的秋雨,拂過荷花的秋風包裹著涼意吹打在她心里。墨藍的天穹上,清冽的月亮剛剛還在,轉眼之間就隱藏了面孔。沒有月光的夜,頭頂只有一層浮動的云。思想總是開小差,為這一季被戕害的知了傷心不已,憤憤不平。隱隱的疼痛就像這月亮躲藏起來的漫無邊際的夜,沿著心臟最柔軟的地方向邊緣一點點鋪開,婆娑成夜的寂寞。愛是那么短,遺忘是這么長。這一季輪回,這一夜惆悵,獨步荷塘的內心獨語,又有誰能夠真正懂得。到了白天,人又裝得沒事的樣子,給身邊人展示開心的一面。否則,又能怎樣呢? 那一次,我真傷心 文/周滋蔓 夕陽的余暉照射在我的身上,將我的影子拉到好長好長,望著這空無一人的校園,想起她今日在班級中的所作所為,淚水在一瞬間涌了上來,在眼眶中不停打轉…… 回想起以前,我和她所到之處,無不充滿著歡聲笑語,班主任總在班級中開玩笑,說我倆是“連體嬰兒”,而我們也總是笑而不語。 那一次,老師要求我們每人都帶一本課外書捐給學校的圖書館,而我卻因為粗心大意忘記了,她知道后,從書包里取出一本課外書,像她這種書蟲,書就如同她的命一樣,平時,不論誰向她借書,她都會一口回絕。這次,她已經是忍痛割愛,現在還要再拿出一本來替我捐書,而且是毫不猶豫。我伸出手,小心翼翼的接過書。半晌才擠出一句話:“謝……謝謝!”她聽了,伸出一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打趣兒地說:“大小姐,你這樣可是折煞小的了!”言罷,我便哈哈大笑了起來。可心里卻是滿滿的感謝。 這仿佛只是昨天經歷的事情,但今日的事實卻告訴我,這份友誼已經不復存了。 今早,快要走進教室大門時,突然聽到了一陣熟悉的聲音,剛想進去和她打招呼時,我的腳步卻停住了,里面清清楚楚的傳出一段文字:“昨天,周滋蔓跟我說……”這不正是我昨天和她說的秘密嗎?我的腦子突然空白了。好不容易回過神來,我明白了,我被她背叛了。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以為是夢,狠狠地用指甲扣了一下自己,痛,這就說明一切都是真實的。我咬著嘴唇,強忍著淚水,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到她的跟前,輕聲的說到“從此以后,我們不再是好朋友。”說完我頭也不回的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感覺到了自己的天真,為什么我要這么去信任她,把自己所有的秘密都告訴她,可換來的,卻是她無盡的背叛。 不知什么時候,一種不知名的液體流進了我的嘴里,咸咸的…… 傷心事,年少總有愁緒雨 文/陳詩胭 糟糕!作文寫在草稿紙上了!我是在走出試場、與同學交流內容時才意識到這個問題的。糟糕! 校門口拉著橫幅——“歡迎同學們參加溫州‘食品杯’現場作文比賽”。一個小時前我才從這下面走過;五十分鐘前我還在心里默念“要寫在指定用紙上,千萬不能弄錯了”;五分鐘前我卻把寫著作文的草稿紙交了上去!現在我只能祈禱他們不要那么認真吧……天啊!難得寫了篇好作文啊! 一直到晚上,心中還是惴惴不安又懊悔不已。第二天,老師問起昨日的比賽情況。有說“感覺還不賴”的。有鬼哭狼嚎“我寫得像堆垃圾”的,有無比自戀說“哥這么有才第一分分鐘的事”的……“你呢?”老師滿懷期待地問我。在老師眼中我確實是個寫作的好苗子。“老師我把作文寫草稿上了沒事吧?”我哭喪著臉問。 老師遲疑了一下,隨即又滿不在乎地說:“沒事沒事,他們就是來打廣告的哪那么認真啊?”可老師眉頭卻鎖著,從她擺動的手臂和兩句沒事中似乎還裹著一聲輕輕的嘆息。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件心事也略略放下了。只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刻會被不安又憂傷的水流沖得打秋千。 “同學們注意一下,”老師走進來,“上次的‘食品杯’現場作文的成績下來了。第一名李依璇,董柔柔,陳瑞敏;第二名金昭宇,陳超慧;第三名余奇陽……誒我記得第一名還有個同學來著,怎么忘了……”我臉上強撐這微笑,努力不讓嘴角垮下來,告誡自己寫錯了紙就是你活該,寫的再好也只能與垃圾為伍!可一邊又在期待老師忘掉的人是我。 老師舉著一只手,豎一根手指,眼神在我們臉上掃來掃去。不可能了。老師的目光往我身上不知看了多少回了,如果真是我,還會叫不出來?“……哦!想起來了!是盛隆!”看,我就說,不是我。當幾個朋友站在我面前時,我裝成一幅無所謂的樣子:“我只是寫錯了紙好吧?不然第一妥妥的呀!” 可是心中的淚水不會因為臉上的笑容而減少,反而會越來越洶涌澎湃,撞擊著那根敏感的神經。 回到家時,家中昏暗無光。沒人。眼淚不知不覺就下來了,喉頭有說不出的委屈與傷心,全都化作嗚咽流瀉而出。心中的郁悶隨著眼淚在空氣中蒸發。 那一次,我真傷心;可是下一次,我將自豪! 假如傷心是必經之路 文/yaya8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一份讓你刻骨銘心的感情,卻換來一場空? 一直有人向我抗議,說我為什么不肯寫隱私?今天我不得不寫,因為我最近非常難受,非常,原因是,我哥嫂,可能,要離了。 我這么不負責任,不顧一切地要寫這個,不是出于炒作的需要,相反,我非常尊重他們的感情,包括現在的選擇。 事情是這樣的,自從我哥放棄公務員的工作,選擇去京城北漂之后,哥嫂二人聚少離多,越走越遠,終于導致婚姻名存實亡。他們都是知書達理之人,都很理解對方,都認為對方是好人,只是,感情回不去了。 我在南京出差,我媽給我打來電話,訴說這事,聲音憔悴。那是我第一次感覺到母親的蒼老,悲涼,和無助。我媽在電話里邊說邊哽咽,說她不敢給嫂子電話,生怕她在電話里哭。 我聽得難受,一邊寬慰她,一邊想,該怎么跟嫂子溝通一下?當晚,二姐很快發來短信:不用溝通了,他們已經決定了。 哥嫂是大學同學,情深意篤。畢業后,兩個人沒能分到一起,一個在衡水,一個在遷西,六七個小時的火車。一有時間,嫂子就來我家,并不聲張,像個自家人一樣默默地做家務。父母親很矛盾,既理解兩人的感情,又舍不得兒子遠走他鄉。我還特別記得那一晚,第一次把這事挑明的那晚。我哥向家里說明要到衡水去工作,我父母都沉默不語。我義憤填膺,徑直對著嫂子叫:“為什么是我哥過去?”嫂子已經泣不成聲,我哥立刻站到她身旁保護她。 那個時候,兩個人是鐵定心思,義無反顧的。 二人結婚后,嫂子經常給家里寫信,雖然她不善言語,但文字功底極好,字也娟秀,我至今還記得一些反復寫到的內容:爸、媽,天冷了,你們要注意身體,我給你們寄去一些衣服。二老要多保重。我也經常收到嫂子寄來的衣服,都很漂亮。我高中畢業時去我哥家小住,那時候外甥女已經一歲多了,一次我在書架上找書看,無意中發現書中夾著個紙條:趙,我愛你,我喜歡你做的一切。 那是怎樣深厚的感情呢?在柴米油鹽的底色之上,在女兒已經一歲之后,他們還能這樣情不自禁。 后來,我哥執意要放棄待遇優厚的工作去北京闖蕩,當時父母都很不理解,首先考慮的是嫂子和孩子。然而嫂子卻理解他的不安分。就在去年,父母嘮叨起這事,嫂子還勸慰說:既然他已經走上了這條路,我們就要支持他到底。 可是現在,他們竟然要分手了。回想起十幾年來的一幕一幕,我不禁悲從中來。我只是一個旁觀者,就這么難過,作為當事人的他們,當十幾年的感情付之東流,心平氣和地說分手的時候,該經歷過多少掙扎,流過多少眼淚呢?當年他們不顧一切要到一起的時候,他們含辛茹苦一起撫養孩子的時候,他們彼此理解各奔前程的時候,誰會想到今天的結局? 十幾年的感情,在一生之中無論如何都不能輕描淡寫,當愛過,痛過,下一個十幾年,你還會這樣死去活來嗎?你愛她/他比我更深嗎? 嗚。 也許,除了死亡,沒有人可以預知人生的結局。盡管如此,我們依然要傾其所有,善待每一個人,每一份感情,哪怕受到傷害,因為,那就是你的必經之路,是人生的全部過程。 Love,untill it hurts。人生苦短,除此以外,別無選擇。 >>>更多美文:好文章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每隔一段時間就習慣性崩潰,做什么都提不起勁來。再隔一段時間又習慣性自愈。一件件做好眼前的事情,也會為生活中的小確幸感到開心。 就這樣,在崩潰與自愈之間循環往復。漸漸地,所有的崩潰和自愈都是靜悄悄的。 普普通通的工作,乏味的生活,看不到的未來…… 我們感受平凡。 時光飛逝,但一切卻似乎還在原地踏步。 一不小心到了各自的20、30、40、50歲,曾經期待的理想的生活卻一樣都沒有實現。 我們感到自卑。 渴望被愛,卻沒有愛或不愛,亦或是愛而不得。 總是懷疑自己這么普通是否有人愿意喜歡這樣的自己,遇到優秀的人第一反應就是逃避。 我們感到無力。 工作,生活,家庭,意外,生病,任何兩個字都會成為心頭一座山。 背上的擔子越重,心里的希冀越來越少。 此情此景,很容易想起一首詩:那時我們有夢,關于文學,關于愛情,關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失望,無力,壓抑,抑郁,有些痛苦就像這么寫的:“世上存在著不能流淚的悲哀,這種悲哀無法向人解釋。即使解釋,人家也不會理會。它一成不變,如無風夜晚的雪花靜靜地沉積在心里。” 的確如此。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會經歷過這樣一段黑暗的隧道。 放棄,坐在隧道里哭泣,便是不幸的開始。 摸黑,含著淚走出去了,便是你的成人禮。 我們會和生活慪氣,打架,通常情況下,勝者永遠是那不可一世的生活。 而時間它總是扮演著旁觀者的角色。它只負責流動,它不負責育你成長。習慣性自愈,是成年人的必修課。 但習慣性自愈,不是等時間治愈自己,不是等著時間給我們答案。而是一邊改變,一邊催促著時間給我們答案。 成年人最好的自愈方式是:親手重建自己的生活。 怎么親手重建自己的生活? 三毛在給一位“不快樂女孩”的回信中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信里寫道:“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我也反復思索過許多次,生命的意義和最終目的到底是什么,目前我的答案卻只有一個,很簡單的一個,那便是尋求真正的自由 ,然后享受生命。” 隨后她站在女孩的角度,給年輕的女孩幾點建議。 如果我是你,第一步要做的事是加重對自我的期許與看重,將那一串又一串自卑的字句從生命中一把掃除,再也不看輕自己…… 如果是我,第一件會做的事情,就是布置我的房間…… 如果我是你,當我發薪水的時候,我要給自己用極少的錢,去買一件美麗又實用的衣服。 下班后也有四五個小時的空閑,那時候,我可能去報名學學語文、插花或者其他感興趣的課程…… 你看,如果我是你,我慢慢在變了。 同一個境遇,不一樣的思考方式,不一樣的行為,就會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而且,這些改變,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可以做到。 改變生活,享受生命的方法很多很多,但問題是你一定要有所行動,沒有一種空想能讓你改變現狀。 越是迷茫的時候,越要靠自己走過去。越是難熬的時候,越不能宅著不行動。 木心說:“生命是時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崩潰、自愈交織的日子,別懷疑自己,這就是生活的常態。 在崩潰邊緣時,請相信自己足夠強大,你肯定走出困境。 行動起來,改變就從這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相信自己,美好其實一直與你環環相扣。 >>>更多美文:感悟生活

一 我燒河豚的手藝最早是從母親那學來的。母親是土生土長的揚中人,從她奶奶那時起,就傳下一個規矩:每年春天,一家老小都要在一起,吃上幾回河豚。母親家就住在當年夾江西新橋碼頭港對過的洪家埭,碼頭附近停靠許多漁船,漁民們素以捕撈魚蝦為生。每年我家燒的河豚,都是從這些漁船上,或用米換,或用錢買來的。 母親燒河豚,通常是在廂屋的灶鍋間大灶上。大灶連同鍋門口,差不多占據了“灶鍋間”三分之一。灶很高很大,正面由灶臺、灶門、鍋、井罐等組成,背面則有外鍋膛和里鍋膛。而母親燒河豚,多選擇里鍋,可能是十多條河豚,只有里鍋才容得下的緣故吧。 春天吃河豚的日子,是早就計劃好了的。買河豚、殺河豚,包括漂洗河豚,由父親一人包干,燒河豚則由母親全權負責,而去叫親朋、鄰居來吃河豚,則由長我兩歲的姐姐婉青去跑腿。當日,母親一早起來,先要用畚箕將里、外鍋膛的冷暴灰(草木灰)扒盡,讓鍋膛騰出足夠的空間,容納柴火。然后,拎起里、外鐵鍋,去門外菜地邊,用彎刀貼在鍋底,由下而上,刮去附在鍋底的“鍋漆灰”。 接下來,母親要撣塵掃灶。母親手持撣帚,撣去鍋灶上方“蘆材旺”(天花板)以及灶柜上面的灰塵,特別是要撣去鍋灶上方從蘆材旺上面吊掛下來的 “吊吊灰”。吊吊灰,其實就是蜘蛛網加灰塵的殘留物。揚中人常說:燒河豚最怕吊吊灰。一旦掉進鍋里,滿鍋河豚都有毒。后來長大了,專業從事河豚烹飪的我才知道,防止吊吊灰落入鍋中確有道理。吊吊灰集污垢、灰塵于一體,實在是臟,并且有毒。 母親取兩根稍粗的竹桿,用細麻繩一頭,系住竹桿的兩頭,另一頭系在大灶上方輔梁上,竹桿呈水平分開,懸掛在鍋灶的上方。母親拿一只圓型竹扁,反扣在兩根竹桿上,這樣為燒河豚提供了一個安全傘。接下來,母親用“絲瓜瓤”蘸些米醋,將兩口鍋洗了一遍又一遍,直至清潔無比,光亮照人。 母親告訴我,她喜歡用豆油和醬燒河豚。醬燒河豚其實就是紅燒河豚,自然離不開“河豚醬”。河豚醬一般都是自家做的。 燒河豚的這一天,父親、母親著實很忙。父親把河豚買回來后,在場上宰殺,而母親在灶上一直忙乎著。撣塵掃灶、清洗鍋子后,但見母親從正屋后壁頭香案上,拿來香爐、蠟燭臺放在灶臺上,燃起蠟燭,點上三柱香,雙手持香,合于胸前,朝著灶柜上的灶神爺像,嘴里念叨著,祈求灶神爺保佑平安。然后將香插入香爐,雙手作揖,在灶神前拜了三拜。又用銅盆打來半盆清水,將雙手浸入水中,反復清洗,謂之為凈手。至此,燒河豚的各項準備工作都已做完了。 二 下晚時分,母親拿起一只菜籃子,來到場上,從擱在長板凳上的腰子盆里,撈出漂洗過的河豚魚體、肝、皮和肋,稍控了一下水,回到灶鍋間。取來兩只搪瓷臉盆,把裝有河豚的籃子擱在另一只盆里,用挽子(即木制帶柄的水舀子)從水缸里打水,倒入另一只。左手抓起一條河豚,右手握一把剪刀,借著灶柜上的美孚燈光,用剪刀尖子刮剪河豚脊椎處,看是否殘留達子血,不時還將河豚魚體放在清水里再過一遍。父親則坐在鍋門口的“爬爬老”(杌子)上,等待生火。 查完了魚體,母親又拿來一張張河豚皮,看是否有傷口或潰爛處。她說河豚皮本身沒毒,但如果有傷口,這也很危險,須得大塊切除。當時,她也未曾說出什么道理來,倒是坐在鍋灶后面的父親插嘴道:河豚的傷口也有毒!河豚有個習性,最喜歡相互撕咬,撕咬必定會受傷留下傷口。傷口處的血液和組織液濃度,比平時不知要大多少倍,毒性特強,一旦進食,必將遭不測。 檢查完河豚皮,母親右手操外婆傳給她的銀簪,左手拿起一副河豚肋,在其背面系帶上的毛細血管中,尋找和剔除尚未漂洗干凈的河豚血隱。再翻轉過來,在其正面檢查是否有隱血斑塊。她說,如果河豚肋的表面出現隱形斑塊,最好用剪刀剪開看一下,看內部是否有瘀血塊,如有一定要清除干凈。因為雄性河豚比較活躍,在水中游速快,身負碩大精囊,難免會被撞傷。一旦撞傷,就會造成肋部毛細血管出血,進而滲透至肋的內部。如果檢查不出來,那也是十分危險的。她還說河豚肋本身沒有毒,但有些河豚會是 “公母人”(雌雄同體),河豚肋會出現雌雄同體。一副河豚肋,一半是雄性河豚的精囊,另一半顯示雌性河豚的卵巢,或者是上半部分是雄性河豚的精囊,下半部分是雌性的卵巢。凡此種種,一律不可燒煮食用。 一切收拾停當,母親拿起一塊“倒過角”的河豚肝,用剪子剪成大約半公分厚的薄片,放入小瓷盆中。她邊剪邊哼唱起來:“河豚油啊味道好,洗啊干凈最重要,如果厚薄不均勻,生熟不透命難保。”母親年輕時,是父親文化站的文藝骨干,嗓子好,能唱許多好聽的歌,也能哼許多好聽的江南小調。但燒河豚時能脫口而出這樣的打油詩,卻讓父親和我打心眼里佩服。 三 正式燒河豚的時刻終于到了。父親抓起一把稻草塞進鍋膛,用火柴點燃,待稻草的火焰變旺,父親又往鍋膛里添了一把豆秸。鍋底的幾粒水珠,也急速地打了幾個滾,一眨眼不見了。 母親伸出左手,手掌離鍋面約五六公分,感受下這時的鍋溫,右手拿勺,從里鍋灶面上的油缽子里,舀出一大勺豆油,沿著鍋壁,勻稱地將黃澄澄的豆油潑灑在鍋里,然后用鏟刀反復鏟澆。豆油在鍋的溫度作用下,冒著陣陣的熱水氣。隨著水氣退去,油溫逐漸升高,漸漸趨于清澈。母親端起裝滿河豚肝片的小瓷盆,沿著鍋壁緩緩倒入鍋中。灼熱的豆油,頓時噼里啪啦炸開了,整個里鍋異常熱鬧起來。 母親和父親配合十分默契。母親一個眼神,父親就知道該添多少豆秸,增強火力,控制火候。母親執鏟不停地在鍋中揮動著,一會兒往左鏟動,一會兒往右鏟動,更多地是用鏟刀頭,壓壓熱油中的河豚肝片,發出吱吱的聲音。在她的操弄下,慢慢地只見河豚肝片一點點由淺乳白色變成象牙黃,由象牙黃轉成臘梅黃,由臘梅黃趨向香焦黃。肝片開始結殼時,母親朝鍋膛口的父親點點頭,只說了四個字:剛好,控火!她丟下鏟子,隨即從刀架上拿起一把“抄漏”(漏勺),撈出結殼的河豚肝片丟進碗里,快速地揚油降溫,并將河豚魚兩條一輪在油鍋中翻身煎透,盛入白色的搪瓷臉盆。此時,灶鍋間早已充滿了濃濃的河豚香味。 接下來,母親拿起一把小米蔥,打了個如意結,拿一大塊洗凈的姜塊拍碎,一齊丟進鍋里,煸炒了一下,陣陣的蔥姜味,夾著河豚香味撲鼻而來。她特別交代:燒河豚切忌放花、辣二椒,這也是揚中燒河豚的風俗。母親讓父親再次控火,將十多條河豚魚頭朝外,尾朝里,齊扎扎沿著鍋壁圍成一個圓圈。母親將熬熟的河豚肝片倒入鍋中,然后從井灌里舀出溫水,注入里鍋,直至水淹沒河豚魚體。淋入少許料酒,將鏟刀擱在鍋里,蓋上鍋蓋,吩咐父親往鍋堂里多添些豆秸,盡管把火力調到最大。 河豚肝是劇毒,但極其美味。熬制河豚肝時一定要熬透,既不過,又不欠,恰到好處。鏟刀擱在鍋里燒,是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鏟刀在煸炒、熬制河豚肝時和生的河豚肝接觸最多,盡管在熬制時,河豚肝毒已經絕大部分被解掉了,但還得放在鍋里,用大火慢慢地把河豚余毒完全解決掉。 母親說,燒河豚、吃河豚千萬不要催,不到時辰不揭鍋,不到時候不下筷。 講完了,鍋里的河豚也燒開了。母親揭起鍋蓋,離鍋面約一尺多高,彎著腰,探著頭,手里拿著勺子,不斷地撇去鍋中浮沫。然后放回鍋蓋,說這也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燒河豚揭啟鍋蓋,是不能離開鍋的上方的。如果離開了,鍋中的熱氣會直接上沖,那沖勁勢必會吹落屋頂上的“吊吊灰”。此時我才意識到母親之前所做的撣塵、擱扁,現在又啟鍋蓋,都是沖著防“吊吊灰”的。 這個時候,鍋里的河豚已經燒了一半的光景了,母親往鍋里添了一塊凝固了的葷油(豬油),再過一會兒,又往鍋里加少許鹽和糖、兩小勺河豚醬,隨后讓父親少添些豆秸,控制火力。 母親去了堂屋,從香柜抽屜里厚厚的一沓子 “表情紙”(揚中用于祭祀的紙錢,也稱毛張紙)中,抽取一張,將紙搓成細而長的“芒子”(舊時點火、點煙時用的紙捻子)。說自她奶奶燒河豚那會兒,就用這個來試毒。芒子粘上河豚汁,如果正常點燃,說明河豚已經油湯分清,熟了;如果點燃時,有噼里啪啦的響聲,說明河豚火候還未曾到位,此時有毒,仍需燒煮一段時間。 河豚仍在鍋里燒煮著。母親將河豚皮拿來,一張張翻轉過來,一副副完整的河豚肋,被灌進河豚皮里。她一手揭開鍋蓋,一手將河豚皮包肋攤在鍋中的河豚上,并讓父親控制火候,慢慢煮燉。母親告訴我們,河豚皮是在河豚出鍋前一刻鐘下鍋,皮、肋沒有毒,肋很鮮嫩,很容易煮熟,過早放入,就容易溶化在鍋中,那就太遺憾了。 父親這時不再往鍋堂里添豆秸了,只是靠豆秸灰燼的余火,溫溫地傳遞到鍋底上。一鍋金紅油亮的河豚,帶著十足的河豚香味呈現在面前,母親照例用芒子試了一下,一切正常。接著母親從掛在水缸上方、刀架旁的“箸籠”(筷籠)里拿出一雙筷子,揀一塊河豚油渣送到自己的嘴里,又揀了一塊河豚油渣送到我父親的嘴里,兩人咀嚼了一下咽下肚,彼此會心地笑了。我知道他倆的微微一笑,就意味著這鍋河豚燒好了,因為以前不止一次聽母親說過,河豚燒好了,“廚子要先吃第一塊”,這也是揚中燒河豚、吃河豚的規矩。 四 記憶中,母親燒河豚多以紅燒為主,但河豚燒竹筍、河豚燒秧草、白煨河豚、潽油燒河豚也是經常看到的。 河豚焐秧草是母親燒河豚的另一個絕活。母親說做這道菜極其繁瑣,且耗時費力。宰殺采用古法,須經過漂、洗、熬、煮、煸、燴、燜等多道工序,烹飪技法十分繁雜,全靠火候把握,且烹者全程不離左右。四十多年后,我按母親的口授,完整地復制了這一道菜,取名“明宮河豚”,在全國首屆江鮮烹飪技能大賽中奪得 “特金獎”,并被評為“全國十大江鮮名菜。” 河豚燒竹筍,是母親祖上傳下來的另一道河豚菜。河豚燒竹筍其制法和紅燒河豚相仿。只是河豚下鍋前,須將切好的竹筍塊和熬煎好的河豚油一起拌炒,并作為墊料和河豚同煮,成菜特點是,竹筍甘脆、河豚肉嫩,兩鮮相融,口感絕佳。 白煨河豚,今人也稱“奶湯河豚”。母親熬制時,重在白和煨二字上做文章。首先在熬豆油上,母親一改以前用小火慢熬的做法,而是大膽地采用火候“先大后小”的熬油方法,即先用大火將豆油迅速提溫熬透,然后揚油降溫,用小火慢熬河豚肝片,始終保持油的清澈。再是河豚肝片要務滌甚潔,容不得一點血絲和污跡。最后在煨上要以火候作保證,先大后中,始終保持鍋中不大不小的翻滾,確保河豚魚豐腴飽滿,爛而不散。煨出來的河豚湯汁色澤白美,鮮腴潤口,濃濃豚香中能品嘗出陣陣奶香味。 潽油燒河豚,是一道能真正體現“拼死吃河豚”內涵的河豚菜,無論于烹者、食者都是一個最高境界。俗話說:十潽九毒,十毒九死。潽燒充滿著兇險,同時又充滿著神秘。當你嘗后,會有滑膩似脂,鮮香暢神的感覺,讓你真正地體會到,什么叫最香、最肥、最美。嘴唇和舌尖都會麻麻的,渾身飄飄欲仙,坦誠地講,這已經輕微中毒了。潽油燒河豚最大的誘惑,就是讓你處于似毒非毒的“三叉路口”,膽戰心驚,如履薄冰。不過,敢做、能做的烹者,也可謂鳳毛麟角。 潽油燒河豚,其法與紅燒河豚大抵相同,但又有所不同。母親在處理河豚肝時,既采用傳統保險的高溫解毒法,又大膽采用創新冒險的低溫解毒法。河豚肝切片后,一部分用熱油熬制,如同紅燒河豚,正常燒煮。待河豚燒煮至七成熟時,將反復沖洗的河豚肝一片一片的鋪在快要熟的河豚上。河豚肝在溫溫的鍋中,不失水,不失油,慢慢地成熟,99.99%的河豚味被固化在河豚肝片里。揀一片往舌尖上一放,純的河豚味立刻充滿口腔,那才是真正的嫩、真正的滑、真正的鮮、真正的香。此時,你才能真正理解體悟“值那一死”的千古概嘆。 習俗總是跟著生活走的。生活變了,有些習俗也就慢慢淡去,甚至趨于失傳。即便我生于斯、長于斯、生活于斯,如今也很少看到母親50多年前燒河豚的那一幕幕,它將成為我生命中揮之不去的記憶。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FISF1515CEFE15EWFEF


永和酸菜魚推薦
高雄踏輕酸菜魚推薦 》味蕾的喜悅:酸菜魚,一道值得細細品味的佳餚
( 創作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f6eaymy24772&aid=18008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