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9-129. 【旅行隨意】北京孤鳥飛:走讀世界文化遺產「明定陵」
2019/05/11 11:22:35瀏覽571|回應0|推薦16

文、圖:老漁翁

   

    看完神道,也是一樣,邊走邊看風景、照相,一路只有我這一隻孤鳥,走著走著,想起徐教授,他現正在1000公里的徒步朝聖路,每天30公里左右或以上的背著大包包徒步,而我只有67公里而已,加上前段2公里,及神道1公里,加起來不到10公里,想到這裡,雙腳就不再沈重了,而且天氣很好,不冷不熱,風景也很好,孤鳥遨翔著。

   不到兩個小時就看到定陵了(如上圖),定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大峪山東麓,明十三陵之一,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年號萬曆)及其孝端顯皇后、孝靖太后的合葬陵。

陵寢建築始建於明朝萬曆十二年(1584年)十一月,萬曆十八年(1590年)六月竣工,歷時六年,耗銀800萬兩。陵墓建成時明神宗只有28歲,直到1620年才正式啟用,該陵墓閒置30年之久。

據記載,十三座皇陵中,會選擇定陵挖掘的原因有二:第一,定陵是十三陵中營建年代較晚的一個,地面建築保存得比較完整,將來修復起來也容易些。第二,萬曆是明朝統治時間最長的一個,做了48年皇帝,可能史料會多一些。

定陵玄宮(俗稱「地下宮殿」)是明十三陵中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被發掘的帝王陵寢。經國務院批准,19565月開始試掘,歷時一年試掘成功,1957年打開玄宮。其玄宮由前室、中室、後室、左配室、右配室組成,石條起券,前室前面有隧道券,總面積1195平方公尺,出土文物3000多件。1959930日,就定陵原址建為「定陵博物館」,郭沫若題寫館名。1959101日正式對外開放。由於技術水準落後,出土的大批文物無法保存,發掘出土的絲織品變硬腐化。鄭振鐸、夏鼐為此上書國務院,請求立即停止再批准發掘帝王陵墓的申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同意了他們的意見。定陵挖掘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自此成為中國考古界的定規。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定陵遭到嚴重破壞,保存在定陵文物倉庫中的萬曆帝、后的屍骨被紅衛兵以「打倒地主階級的頭子萬曆」的口號被揪出。1966824日,萬曆帝、后的三具屍骨以及一箱帝後畫像、資料照片等被抬到定陵博物館重門前的廣場上接受批鬥並焚毀。

1956年起,定陵發掘出土明神宗、皇后的隨葬物品3000多件,此後這些出土文物一直保存在定陵地面上的幾排平房內,因為平房內不能做到恆溫恆濕,對文物造成很大破壞。2012年,十三陵斥資3000多萬元人民幣修建了建築面積2435平米的地下文物庫。2014年底,上述3000多件文物被轉移到地下文物庫內。

(以上資料整理自:明定陵維基百科)

 

以下圖,是現場拍攝幾張作品 ↓

園內有許多老樹200多年,400多年的老樹

2019-05-04寫於北京北体大賓館

本文收錄至本館「旅行隨意」專欄,歡迎分享。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gcc3129&aid=126442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