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8-049. 2018全球痛苦指數出爐 台灣排第幾?
2018/02/18 14:04:17瀏覽2114|回應0|推薦7

2018全球痛苦指數出爐,全球66個經濟體被畫在「痛苦與最不痛苦」的光譜上,台灣排在哪裡?

  根據彭博痛苦指數,全球經濟2018最該擔心的威脅將是物價飆漲,而非失業率。彭博痛苦指數評比全球66個經濟體的通膨率和失業率,發佈最新的痛苦指數(Misery Index)排行。

痛苦的冠軍

    委內瑞拉連續第四年蟬聯最痛苦經濟體,而且預估2018會比2017痛苦3倍。儘管委國政府近期出手壓低雜貨商品價格,看似注入一絲喘息,但惡性通貨膨脹讓許多經濟學家根本無法計算出實際的物價漲幅,少數鑽研的經濟學家認為,委國今年通膨達1864%。國際貨幣基金更預估,委內瑞拉的通貨膨脹率今年會飆升到13000%,而人們對委內瑞拉貨幣信心已消散一空。

 

最不痛苦的冠軍

    泰國則是再度榮獲「最不痛苦國家」,不過泰國計算失業率的方式向來比較特別。根據《日經亞洲評論》,泰國2017 年非正式部門占整體勞動人口近6成,街頭攤販、計程車司機,以及一些在灰色地帶的工作者,都算是有工作。此外,泰國有超過4成從事農業,如果兒子失業了,回家鄉幫老爸耕田個幾天,就會被算成就業人口。

   《彭博》指出,痛苦指數次低的新加坡更值得注意。過去兩年,新加坡經濟成長復甦,幾乎逼近新加坡政府最樂觀的預測值(4%)。日本和瑞士並列「最不痛苦經濟體」第3名,台灣則是「最不痛苦經濟體」第5名,只是不知民眾是否有感?

    在「痛苦」與「最不痛苦」的光譜上,墨西哥今年大幅向最不痛苦那一端邁進16個名次,成為進步幅度最大的國家。主因為通貨膨脹漸漸受到控制,經濟學家更樂觀認為,繼去年的6%通貨膨脹後,墨西哥央行今年得以將通膨壓低至4.1%。但《彭博》提醒,墨西哥還有兩項逆風因素,包含消費者信心依然疲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談判大概難有美好結局。

    而歷經兩年通縮的羅馬尼亞,今年通膨率回升到1.1%,明年預估到3%

美國今年的痛苦指數稍稍減輕。事實上,美國此前9年未出現通膨現象,而就在《彭博》公布2018痛苦指數之時,美國最新數據顯示,1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月增0.5%;剔除食物與能源的核心CPI月增0.3%,是20171月以來最高增幅。

    而美國通膨再現,其實和經濟轉好有關。美國總統大選之後,經濟穩健復甦,讓失業率達到歷史低點,就業機會增加。企業開始增加人事費用,提高薪資以留住現有員工,並且吸引新人才,這才進一步推升商品的終端售價。

彭博痛苦指數仰賴古老的觀念:外界一般可以透過低通膨和低失業率一窺經濟體的表現,以及人民的幸福感。當然,物價低有時候反映的是需求低落,過低的失業率也可能讓想要轉換跑道的勞工動彈不得。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最悲情痛苦經濟體的前十名,沒有一個是亞洲國家。

整體而言,彭博痛苦指數反映,2018 全球經濟前景依然光明。經濟學家指出,全球各經濟體成長的中位數為3.7%,和去年一樣,是2011年以來的最佳成長增幅。

(以上摘自:天下雜誌張詠晴編譯 2018-02-15「全球最悲情國家 台灣排第幾?」

 

整理者補充:

    中國薪資普遍提升,但物價上升的速度更快,其痛苦指數則稍稍加重,最不痛苦光譜,從第10掉到第17,消費物價今年預估上升2.3%,香港也是類似的情況,最不痛苦光譜,從第8掉到第10

    台灣則是「最不痛苦經濟體」第5名,緊接泰國、新加坡、日本、瑞士之後,不要太高興,因民眾為何感受不到,為何?目前台灣「低新」」、「高工時」、「高房價」,這些的因素,沒有算進「最不痛苦」的光譜內,民眾當然感受不到「最不痛苦」。

    另外,台灣的退休新制今年七月開始實施,每人退休金大幅刪減,減少消費、經濟力後退、增加延退年齡及人口,就業雪上加霜,失業率攀升是必然結果,失業率會算進「痛苦」光譜,屆時,台灣的「最不痛苦指數」一定會往下掉(名次上升)。台灣的痛苦指數,不管是有感或無感,一定增加許多許多,大家心理要有準備。

 

 

 

整理及補充:翁志成 2018.02.18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張詠晴編譯 2018-02-15「全球最悲情國家 台灣排第幾?」

註:此為公益分享文章,如有侵權,請告知,當立即刪除。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gcc3129&aid=110407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