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成道的四十九年,由動歸靜,宣布在迦毘羅衛城三十餘里的拘尸那迦羅城的娑羅雙樹間進入涅槃。眾弟子想到世尊將入涅槃,悲泣不已;但想到有更重要的問題必須請示,於是公推阿難向佛陀問道:
「第一、佛陀涅槃後,以誰為師?
第二、佛陀涅槃後,以什麼安住?
第三、佛陀涅槃後,惡人如何調伏?
第四、佛陀涅槃後,經典的結集,如何才叫人起信?」
世尊答曰:「阿難!你和大家好好記住,你們應依戒為師,依四念處安住,遇到惡人時,默擯置之,經首安立如是我聞,就叫人起信。你們依法而行,就是我的法身常在之處!」
是為法四依。
(※黑色字體為摘錄自佛光大辭典;藍色字體為摘錄自大般涅盤經四依品第八)
修道者所依止之四種正法。又稱四依四不依。包含四依與四不依,即:
(一)依法不依人,又作隨法不隨人、歸於法而不取人。謂修道者當以教法為依,不可以人為依。若其人雖為凡夫,或外道,而所說之理契合於正法,亦可信受奉行;反之,若其人雖現相好具足之佛身,而所說者不契合於正法,則自當捨離而不可以之為依止。
「佛言。善男子。依法者。即是如來大般涅槃。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來。是故如來常住不變。若復有言如來無常。是人不知不見法性。若不知見是法性者。不應依止。」
「依法者即是法性。不依人者即是聲聞。法性者即是如來。聲聞者即是有為。如來者即是常住。有為者即是無常。」
(二)依義不依語,又作隨義不隨字、取義不取語。謂修道者當以中道第一義為依,不可以文字、語言之表現為依。
「義者名曰覺了。覺了義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滿足。滿足義者名曰如來常住不變。如來常住不變義者即是法常。法常義者即是僧常。是名依義不依語也。何等語言所不應依。所謂諸論綺飾文辭。如佛所說無量諸經。貪求無厭姦巧諛諂。詐現親附現相求利。經理白衣為其執役。又復唱言佛聽比丘畜諸奴婢不淨之物金銀珍寶穀米倉庫牛羊象馬販賣求利。於饑饉世憐愍子故。復聽比丘儲貯陳宿手自作食不受而噉。如是等語所不應依。」
(三)依智不依識,又作隨智不隨識、歸慧不取所識。謂修道者當以真智慧為依,不可以人間情識為依。
「所言智者即是如來。若有聲聞不能善知如來功德。如是之識。不應依止。若知如來即是法身。如是真智所應依止。若見如來方便之身。言是陰界諸入所攝食所長養。亦不應依。是故知識不可依止。」
(四)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又作隨了義經不隨不了義經、歸於要經不迷惑。謂三藏中有了義經、不了義經,修道者當以明示中道實相義之決定了義經為依,不可以不了義經為依。〔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六、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九、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七、大智度論卷九、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大乘義章卷十一、釋門歸敬儀卷上〕
「不了義者謂聲聞乘。聞佛如來深密藏處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猶如嬰兒無所別知。是則名為不了義也了義者名為菩薩真實智慧。隱其自心無礙大智。猶如大人無所不知。是名了義。又聲聞乘名不了義。無上大乘乃名了義。若言如來無常變易。名不了義。若言如來常住不變。是名了義。聲聞所說應證知者。名不了義。菩薩所說應證知者。名為了義。若言如來食所長養。是不了義。若言常住不變易者。是名了義。若言如來入於涅槃如薪盡火滅。名不了義。若言如來入法性者。是名了義。聲聞乘法則不應依。」
※師父常要我們多看經典。他也常說我們可以質疑他說的話,但我們不能對經典有所質疑。大乘經典字字珠璣,有太多不可思議,不可說不可說的真如實相。個人體會是,剛開始就遵照師父的指示,專注在【金剛經】,起初也不懂其涵義,但也不想在文字的表面上打轉,因此就老老實實的每日持誦,漸漸也不知不覺懂了。久而久之,會再想多體會其他的大乘經典。現在看經典,看到精采處,不禁會拍手叫好。雖有那麼多的經典,其實最後還是講一個東西,就看我們是否能懂得,而能體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