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6/17 16:11:27瀏覽457|回應0|推薦5 | |
這是一個參訪家庭實際案例,約二年多前有一對夫妻到院參觀,他們是來實際了解機構運作,在聊天中做媽媽的提到,在院內的個案身世令人感覺心酸,相對她們家裡也有小朋友,他們想要的東西父母沒有給他們,小朋友有時會抱怨東抱怨西,其實這應該是一般家庭多會出現的問題,這對夫妻決定要讓他們的小孩來一個身歷其境的教育,就是要帶小朋友來參觀教養院。 我們與家長溝通,希望在還沒來機構前要先做好小朋友的心理建設,雖然身心障礙者先天上就比不上一般人,有可能外表上會一點和正常人不太一樣,但是他們有純真的一面,比較直率熱情、、、、等。 這個家庭他們有連續來機構5次,每次間隔一週,現代的家庭父母大部分是雙薪家庭,上班的上學的每個人多有自己要做的事,兩週很快就過去,這件身歷其境的體驗,總計兩個多月,話說他們全家第一次到訪,父母帶著小朋友來到院内,這位小朋友進院內會客室,我發現小朋友的神情緊張,與他溝通解釋讓他知道院內的個案情形、、、、經過二十幾分鐘後,我們試探性要請他進入教室,和院生接觸,因為院內也有與他年齡接近的個案,可是當進入教室的門打開,這位小朋友竟然站在門口不願意進入教室內,當然我們院內的個案就非常熱情的要來與他打招呼,可是他卻往後退抓住媽媽的手,當然我們只有讓他看一下教室內情形,他不願意進去也不能強迫他要進去和院生招呼。 第二次到院來,有了上次的經驗,我還是再向他說明,我們院內的小朋友或者是大朋友,可能有的人外表看起來有一些異樣,但是他們對待別人多是真誠的,所以沒有必要拒人於千里之外,和他認識做朋友,其實和你在學校的同學比較,只是他們在語言發展、智能發展沒有像你們一般正常發展的小朋友而已,其他方面是和你們同儕的需求是差不多。談話完畢還是希望他進教室與院生互動,這次開門後他有走進教室約五步,就停在原地,與他年齡相近的個案過來招呼,他就退縮,與第一次比較是有進步,因為他進入教室內。 第三次進入教室約15分鐘、第四次就和同年齡的個案玩在一起40分鐘以上,有時還會聽到歡笑聲,第五次在來訪時這位小朋友就可以直接進去找院生玩, 我們對這位小朋友和家人一起到院參訪,主要是傳遞給他一個信息,他擁有完整的家庭,與院生不同,因為院生的家庭無法照顧他們,所以他們才會在機構裡,所以有正常的家,和父母一起那是非常幸福的,有親情關愛應該要感恩!雖然我們院內的個案缺乏親情的愛護,我們提供一個大家庭給院生,有全院上下工作同仁為他們服務,我們把他們視為家庭的一份子,照顧關懷讓他們有家的感覺。 |
|
( 在地生活|桃竹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