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1/27 18:42:57瀏覽1088|回應0|推薦18 | |
台灣風貌‧立足當代 張穀年、傅狷夫台灣山水畫的省思 文/熊宜敬 中國繪畫的「時代風格」,自古以來皆隨著朝代立國所在的地理環境、自然生態和人文風俗而生成不同的面貌;在「時代風格」中,又因中國的地大物博而呈現出豐沛多姿的「地域風格」;中國繪畫史的滾滾長河中,各種畫派風起雲湧,直至民國時期,「京津畫派」、「海上畫派」、「金陵畫派」、「長安畫派」、「嶺南畫派」……大抵也一如歷史畫派般在藝壇各領風騷。而由「時代風格」到「地域風格」,「師法自然」應是呈現風格特色的主因。
這「師法自然」,就是古人所言的「師造化」,以現代中西藝術的共同說法,就是「寫生」。所以,黃賓虹《畫語錄——雜論之一》中即言:「作畫應以大自然為師,若胸有丘壑,運筆便自然暢達矣。」然而,中國繪畫「寫生」之精神,卻常被簡化為「對景描摹」,反成了刻板的束縛;其實,早在唐朝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第十卷中即記載了唐朝畫家張璪所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畫中三昧,闡明了中國繪畫師法自然的深層意含,便是要將「寫生」的過程經由心靈感通消化取捨後而達到「寫神」的境界。所以,黃賓虹《畫語錄——雜論之一》中又說:「對景作畫,要懂得捨字。追寫物狀,要懂得取字。捨取不由人,捨取可由人。懂得此理,方可染翰揮毫。」黃賓虹十分明確的說明了「寫生」不是拘泥於所見,而更要心有所想,胸羅丘壑,才能寫畫出自然之真。 「師造化者,黃子久謂皮袋中,置描筆在內,或於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當模寫記之。李成、郭熙,皆用此法。古人云:天開圖畫者是也。又曰:江山如畫。言如畫者,正是江山橫截交錯,疎密虛實,尚有不如圖畫之處,蕪雜繁瑣,必待人工之剪裁。董玄宰言,樹有左看不入畫而右看入畫者,前後亦爾,看得透熟,自然傳神,心手相忘,益臻化境。董源以江南真山水作稿本,郭熙取真雲驚湧作山勢,行萬里路,歸而臥遊,此真能自得師者也。」黃賓虹《畫語錄——畫談》的「章法」一節中,更為明確的揭櫫了「寫生」的真諦。 不可否認的,雖然前賢先哲早有諸多闡述「師造化」的繪畫理論,但中國繪畫傳承至今,仍有對寫生之真精神或斷章取義,或不求甚解,甚至逃避躲懶而遍尋藉口以欲揚棄「傳統」者。原因無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早成馬耳東風,或只想速成,或天賦不足,或心胸褊狹,或誤入偏鋒。衡諸今日,常見所謂「寫生」之作,不論何處所見,皆由一種刻板筆調寫畫,一種符號表達,一種技巧烘染,於是,黃山、廬山、青城、武夷、峨嵋、雁蕩……不看款識畫題,還真不知何處景致;另一種則如攝影照相般刻畫景物,將自然變幻之妙描摹成了無生意之木雕泥塑,形同畫匠,無一絲取捨創見;於是,徒有「寫生」之名,而卻無「寫生」之實,哀哉! 黃賓虹《畫語錄——雜論之一》中即明確指出:「畫有三:一、絕似物象者,此欺世盜名之畫。二、絕不似於物象者,往往托名寫意,魚目混珠,亦欺世盜名之畫。三、惟絕似又絕不似於物象者,此乃真畫。」近一世紀前,黃賓虹早已點出了中國繪畫上的弊病,並揭櫫了學畫程序上的四個時期,即「一、述練習。先明筆墨真傳之法,次詳絹素畫具之用,附引古今名人諸說,合證生平得力之端,積久功深,無難神悟。二、法古人。詳論歷代名家師承授受之所自,畫法變遷之原因,由其宗派不同,乃有支流之別。三、師造化。四時氣候之殊態,五方風土之異宜,各有參差,未容拘泥。惟各大家始能融會古今,窮極變化,可以刱格,可以開先。四、崇品學。古來士夫名畫,不惟天資學力,度越尋常,尤重道德文學之淵深,性情品詣之高潔,涵養有素,流露其間,故與庸史不同,戛然獨造。」這段〈國畫分期學法〉的緒論,正是中國繪畫真精神的基礎條件,闡明中國繪畫一途絕非一蹴可及,絕非現代速食文明影響下取巧投機的藝術表相所能魚目混珠。也因此,以筆墨紙硯為媒材的中國繪畫於近世才會出現所謂「正名」與「路線」之無謂的爭執,「中國書畫」、「中國水墨」、「現代水墨」……不一而足,各說各話,在「傳統」與「創新」之間逞舌鬥嘴,卻鮮有論者踏踏實實的在黃賓虹的學畫四個時期上鑽研勤力,反而打著石濤「筆墨隨當代」的旗幟侈言新創;這種現象,今日海峽兩岸書畫藝壇皆同。 20世紀之初,中國面臨歷史上最紛雜的內憂外患,滿清腐敗、列強蹂躪、血造民國、軍閥荼毒、抗日浴血、國共爭鬥……由於國勢頹弱,列強爭食,引發了知識文化界的深切反省。隨著「五四運動」的興起,揚棄舊包袱的全盤西化論調成為藝文知識界宣導強國的主軸。大時代動盪的衝擊,讓情感敏銳的藝術家們,也熱血賁張的躍入了亂世洪流,為推動救國濟世的隆隆巨輪奮起;民國時期出現許多以「愛國」、「賑災」為名目的藝術品義賣也紛紛在各地舉辦。而也因為西學東漸,留洋取經的藝術學生愈來愈多,逐漸在創作形態上展開了自省與融合;一時之間,固守傳統、勇於創新、中西融合的多元藝術面貌形成了20世紀初年至中期百花齊放的時代風格,除了為「政治」服務的作品,中國書畫的未來發展方向已在這時期綻出新芽。「京津」、「海上」、「金陵」、「嶺南」、「長安」……等具有地域風格的畫派紛紛崛起,於是,「師造化」的基礎觀念,又在動亂的世道中再受重視。 1949年,國共分裂,國民政府渡海遷台,由於共產黨無產階級鬥爭訴求工農兵大翻身,不但地主、資本家……等首當其衝,被列入「黑五類」成為批鬥對象,同時在「破四舊」的口號下,屬於承襲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書畫家及文人學者,也是鬥爭的目標;在無法容身之下,於是大批文學藝術精英紛紛跟隨國民政府來台,中國書畫的傳承,也因此在台灣延續。 1966年,中國大陸掀起「文化大革命」,對傳統文化藝術展開了前所未有的破壞,至1976年這十年間,重創了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根基,前後影響達30年之久,中國書畫傳承因此在中國大陸斷層,而1949年渡海赴台的中國書畫家們,於是擔負起薪傳中國書畫香火的重任。 1949年起在台發展的中國書畫運動,初始無疑仍在「師古人」階段重溫筆墨基礎,也由於這些前輩書畫家們仍然眷戀故土,憂國懷鄉,因此畫中所呈現的也多屬「寄託情懷」之作,抒發心境、古意盎然,基本上並無特別明顯的「地域風格」出現。也因此,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時勢的轉換,希望在傳統繪畫中注入新意以營造台灣新時代風格的聲音就日漸壯大,甚至出現「革毛筆的命」的激烈議題。然而,不論傳統與創新,各執己見者似乎都忽略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深意,直至21世紀的今天,中國傳統繪畫在台灣發展已近一甲子,「台灣風貌」的地域風格卻遲遲未見彰顯,值得深思! 本文轉摘自典藏藝術網 http://www.artouch.com/story.aspx?id=2007102216078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