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0/26 18:03:35瀏覽1107|回應0|推薦3 | |
2011/10/24 | 劉暐之/台北市成都並不是我首次到訪的大陸城市,但確實初嘗生活難度的苦樂。攝氏33度,中午就裝載麻辣鍋的腸胃,我跟同伴得搭出租車(計程車)趕赴重要行程。總是遠望無緣的空車駛過,總是幾步之遙的錯失機會,就連到手的車,旁邊都竄出個川辣妹子直接搶走揚長而去。經過近一小時的折騰,終於有車願意為我們這兩個可憐人停下,載我們前往目的地完成任務。 在這裡,站在前門,就有人上了後門;站住後門,就有行李扔進車箱,這裡比的不是先到先贏,而是誰堅持到底。在冷氣吹著的車裡,腦子清醒了,在這交通生存上的頭緒也有了。 眼利是首要,孫子說:「見日月不為明目」,要能先看到別人還沒見著的車,勝算才會高;再來是腳快,不管你發現的目標周圍是不是已有更接近的人,在未開車門坐進去前,都是鹿死誰手還不知道;若有多人同行,就要發揮團隊優勢,看是分站對街,或是守住十字路口四角,增加機率;攔到車時,要卡住前後門甚至後車箱,才能確保戰果。當然,到競爭相對溫和的街道上打車也是個方式。 就花上這半天的思考和領悟,接下來在成都的日子,打車再沒敗下陣過,只要發現目標,我立馬投入競爭,毫不遲疑地奔跑。那幾天也開始習慣每當正要付錢下車時,外頭已站好新的勝利者。 某日大清早人潮稀落,剛出門就輕鬆坐到車,同伴看我竟露出了一絲落寞,「妳看那邊有個姑娘剛上車,咱們去搶那輛如何?」 傍晚,我對接下來的社交行程感到有些疲倦,「你精神點,那地方走路沒法到,咱們還得打車過去。」打車?我精神又來。「那還慢吞吞幹嘛,快點快點!」「你等下若覺得睏,就想想還得打車回去,精神就來了。」同伴貼心地「鼓勵」我。 飯局結束,我們熱情地送本地客人到樓下,忙著替他打輛車回家,「就讓咱們展現這幾天的修練成果吧。」話沒說完,目標出現,奔跑。「你們先上,我就住附近,這兒車不好打。」說遲時,我又發現目標,再奔跑。「難怪我現在經常只能坐公車,出租車都被你們外地人搶去。」能被當地人認可我們的搶車技術,真是「無比榮耀」。 後來在網站上看到有背包客分享在成都最好搭公車,不然等出租車是場惡夢;我跟同伴談到這則資訊,因為我們正是別人的「惡夢」。 「能不能一起?」外頭有人敲打車窗哀求著。沒得商量,這可是我們勞動的「成果」。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