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05 23:31:02瀏覽2220|回應0|推薦7 | |
【慶元宵 猜燈謎】
實施375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 號稱「台灣農民 恩主公」的是誰?! 1.蔣公 中正(蔣介石) 2.蔣經國 3.李登輝 4.陳水扁 5.馬英九
【燈謎 揭曉】 答案1. 蔣公 中正(蔣 介石)
2.功不可沒的 政策執行推動者:(台灣省主席) 陳誠
台灣溫和的土地制度 改革…
【37五減租—公地 放領—耕者 有其田】 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灣之初,占台灣農村人口11%的地主,擁有了台灣近56%的土地,88%的農民只佔有耕地22%,有將近40%的佃農和僱農無地。而他們向地主繳納的地租,一般都在收穫總量的50%--70%。
當時台灣約有六百多萬人口,農業人口佔了百分之五十五點五,耕地面積佔總面積的百分之二十三,而百分之五十六的耕地面積又是屬於佃農租借的土地,每戶農家的耕地面積平均為一點三公頃,耕作兩公頃以下的農家佔了總農戶的百分之七十二。也就是說,眾多依賴土地維生的農民都沒有土地或土地不足,明顯有土地分配不均的現象。
為了解決農民問題,蔣公 中正(蔣介石)成立了「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由當時的台灣省主席 陳誠負責執行。於1949—1953年(民國38—42年間)開始在台灣展開了持續、溫和的土地改革運動。
【37五減租】 國民黨政府在台灣推行的土地改革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實行 三七五減租;第二階段是 公地放領;第三階段則是普遍實施 耕者有其田。
一九四九年一月五日,陳誠就任第二任台灣省政府主席,上任不到一個月,二月四日即公佈實施「三七五減租」,規定自一九四九年第一期農作物收割繳租起,地主向佃農收租時,取消預收地租及押租金,租額不得超過農民正產物收穫量的千分之三百七十五,且租期至少六年……
在政府的全力推動下,台灣的土地改革終於成功推行,為後來台灣的政治社會及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中,第一階段三七五減租政策的成功,更是最重要的關鍵。
【公地 放領—耕者 有其田】
根據土地改革紀念館的資料顯示: 壹 先辦理公地放領:民國40年至65年間分九期實施,連同37年試辦部份,共計放領了土地138,957公頃,承領農戶286,287戶。
貳 全面實施耕者有其田:為了兼顧地主生計情形下,採取了和平漸進的方式。 規定地主保留(中等水田三甲、旱田六甲)及免征耕地。政府則徵收地主超額之出租耕地,附帶徵收地主供佃農使用收益的房舍、曬場、池沼、果樹、竹木等定著物的基地,放領給「現耕農民」。於民國42年12月順利完成,共計徵收放領耕地139,249公頃,創設自耕農戶194,823戶。
【公地 放領】公地放領承領農戶共計28萬6,287戶; 【耕者有其田】私有地創設自耕農戶計19萬4,823戶;共計近50萬戶農民受惠。為了照顧當時台灣近50萬戶的農民,政府放領土地給他們,據臺灣五十年來統計戶口調查資料顯示,30年代,當時台灣人口大約只有約110萬戶,可見蔣公 中正施行德政所受益農民人數之多,前總統 陳水扁之父,即是在蔣公 中正德政下眾多受惠的佃農之一。
《資料來源》 三七五減租 http://km.moc.gov.tw/myphoto/show.asp?categoryid=69
臺灣五十年來統計戶口調查 歷年全省戶口(戶數) http://twstudy.iis.sinica.edu.tw/twstatistic50/Pop.htm http://twstudy.iis.sinica.edu.tw/twstatistic50/POP/Mt49-2.xls
臺灣的戶政制度自日據時期 (1906年)迄今…… http://www.ris.gov.tw/18;jsessionid=9415F2050D562D47C47E62BD576B6456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