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原住民族加分是歧視條款!也是教育政策失敗的佐證!
2006/10/16 14:31:42瀏覽2661|回應2|推薦5
 
原住民覺醒 於 2006/10/16 14:30:52 留言

我自己是原住民,但是我覺得這些原住民族加分條款與其說是鼓勵學習,不如說是歧視條款。

很多人說的出來原住民加分的原因,但是卻從來沒有一個人願意去面對這些原因和檢討、修正、解決這些原因。而更多的原住民考生被問到是否因為加分才被錄取時,自尊更是被踐踏了一次。

我們先檢視一下:母語認證的取得和考試加分的因果關係。就知道,政府希望給原住民和其他族群什麼意識?

「他會講原住民母語=他是道地原住民=所以需要加分」。

那種感覺就是說:你先天比較笨,所以加你分。

實際上,加分的由來是因為這樣嗎?或者請學者思考一下,為什麼需要加分?

很多人知道原住民的成績和一般平地學生有落差,但是,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與其說是種族、文化的不同,我比較相信的是落後的教育環境所導致。

以我個人為例,我很幸運的,小時候家庭可以讓我在平地學校唸書,從國小到研究所..我從來沒有用過所謂的原住民加分這種東西,我則是從小到大都樂於告訴朋友我是道地的原民、表演母語。像我們這種學生,必須往返山地、平地之間,若不是父母特別支持,是很難辦到的(時間、金錢、體力、耐力)。

如果原住民委員會認真調查在平地唸書的原住民和在山地唸書的原住民的成績差異,應該不難發現,這些差異並不是種族造成,而是「環境」。

如果答案跟我假想的一樣,那麼母語認證政策和加分,不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嗎?例如:我們對個案做了功能性評量之後,發現他的數學有問題,卻一直補救他的體能?或者醫生明明知道病患的毛病在頭腦,卻一直醫治她的頭髮?這比「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還要荒謬!

當然,文化差異一直是個很大的變因。很多原住民沒有辦法到外地來念書,或者不願意到複雜的外地社會唸書。封閉的部落,傳統的文化,仍是原住民族的歸宿。那麼,要改變的是誰?當然是教育。教育要走進部落、要走進原住民文化,這才是正途,而不是叫原住民走出傳統文化投入物化的漢文化價值。

大家用一個最簡單邏輯來思考:

因為你會你的文化,所以我讓你進入我的文化來進修。

上述可能很嗷口..我換一種方式:因為你很會打棒球,所以我決定你來考籃球的時候給你加分。

這樣是不是簡單多了?這就是典型的漢文化中心思考。為什麼?因為你可能棒球很傑出,但是我們是打籃球的,你應該是籃球低能,所以我加你分數,你要感恩!

為什麼不是在我們這邊組一個棒球隊呢?因為固著的文化中心思考模式。

要講的太多了..而實際上..關心的人也太少了..我雖然有我的想法,但是就此打住,希望真正關心少數民族教育的人能看到,然後真的有一點點省思...至少..停止荒謬的政策吧!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lakaho&aid=493648
 引用者清單(1)  
2006/10/23 10:38 【台灣、台灣 的網誌】 人因為不滿足才不能將心比心

 回應文章

黃浩然
2013/10/30 22:57

學長你好,我是今年大一的學生

看完這篇感到莫名親切,一句話,我挺你!我是個漢人子弟,小時後對原住民教育政策也稱不上討厭(公平性),但近幾年我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想法,跟你幾乎一樣的想法。

我不支持現今原住民加分政策,不是因為分數分配「不公平」,而是跟你一樣的,為何原住名就該被加分?沒道理因為你們是原住民,學習能力就較差,或更重的字眼,笨。偏遠地區教育資源缺乏處原住民較多的理由也說不過去,原住民也有住在都市的,偏鄉也有非原住民生啊!改偏鄉加分才是正確的才是。

曾經遇過有位也是原住民的中年人說他年輕時,不加分第一名考上台北工專,同學卻都還認定他是加分上來的,當下聽了同感憤慨。

問我身為漢人為何會這樣想,其實我也不知道,只是我認為每個人的能力分配的情形是相同的,不會因為是什麼族群讀不了書的機率就比較大。

希望有一天你們的聲音能被實現。

國立陽明大學 黃浩然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妳以籃球代表漢文化,以棒球代表原住民文化
2007/02/21 01:55

但英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是世界文化啊!不是漢文化,

給你們加分是増加原住民椄受現代世界文化呢!

不舉辦原住民语言檢定,原住民文化就會消失。

妳有能力引誘資本家到山地鄉投資嗎?

原住民覺醒(walakaho) 於 2007-12-27 12:08 回覆:

?天啊...我到現在才看到你這篇留言...真是太神奇了!

籃球和棒球只是一個比喻。我只是想說政府加分加在不對的地方,是很矛盾的。

不舉辦原住民語言檢定,原住民文化就會消失,這句話我可以接受。我不能接受的是:原民語言檢定和升學有什麼關聯?你原住民語言比較好,所以我給你多一點分數?

我用另外一種說法:你比較土,所以多讓你一些啦!

這樣你會好過嗎?

不過,上述都失焦了。

我最大的宗旨,是「取消以種族身分而給予升學考試優待的禮遇辦法」,而應該「建立以教學環境和學習條件受限制地區給予升學考試優待的一般辦法」。這也呼應了馬英九先生所謂「原住民的基因是沒問題的」的說法。

例如:住台中市的原住民和住和平鄉的原住民,同樣是泰雅族人,但是學業表現如果放在同一個客觀量尺上來考試,九成是住台中市的會比較好。那麼,以種族來加分的一易就不在了。

換個角度來看:住在台東山區的平地學生和住在台東市區的平地學生,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那麼,平地學生卻一律沒有加分,這不是另外一種打壓嗎?

我還沒有回答到你的問題..可是..我要去用餐了...下回分解!

原住民覺醒(walakaho) 於 2007-12-27 12:55 回覆:

續上篇...

誠如你所言...英語、數學、自然、電腦、社會..這些都不是漢文化,可他們也不是原住民文化啊!

換句話說:我們的學習地位應該是均等的。但是,為什麼原住民需要加分?因為原住民比較笨?我知道你想這樣說,很多人想這樣說...但是不敢說,因為說了就是歧視。

但是,不說卻做的徹底,不是歧視嗎?

為什麼需要加分?因為我們的學習機會真的不均等。可是這個不均等不是因為種族,而是環境。

九年義務教育,大家真的會認為受到的教育都是均等的嗎?我這個在平地(城市)教書的原住民卻深刻的體驗中的差別。

從以前的分發制度,到現在的聘用制度,都一樣,除了回到原鄉的子弟,大多數的老師都是低分群,這是事實。而地方建設、交通建設、資訊建設、文化建設..原鄉的都是最後才被照顧到,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因為我們的選票少。

不斷的惡性循環在原鄉上演,可是診斷的醫生卻一直開出無法對症下藥的甜湯,甚至讓人相信:會母語就有機會拿高分這種荒謬的政策。

唉...其實,也要怪自己啦,原住民一直沒有出現一個真正想要位原住民做事的立委或者官員。而且大部分的原住民也甘於讓大官摸摸頭,我們回個「頭目」給他那重喜悅啦!

這也是原住民與世無爭的天性,哈哈!再說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