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是原住民,但是我覺得這些原住民族加分條款與其說是鼓勵學習,不如說是歧視條款。
很多人說的出來原住民加分的原因,但是卻從來沒有一個人願意去面對這些原因和檢討、修正、解決這些原因。而更多的原住民考生被問到是否因為加分才被錄取時,自尊更是被踐踏了一次。
我們先檢視一下:母語認證的取得和考試加分的因果關係。就知道,政府希望給原住民和其他族群什麼意識?
「他會講原住民母語=他是道地原住民=所以需要加分」。
那種感覺就是說:你先天比較笨,所以加你分。
實際上,加分的由來是因為這樣嗎?或者請學者思考一下,為什麼需要加分?
很多人知道原住民的成績和一般平地學生有落差,但是,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與其說是種族、文化的不同,我比較相信的是落後的教育環境所導致。
以我個人為例,我很幸運的,小時候家庭可以讓我在平地學校唸書,從國小到研究所..我從來沒有用過所謂的原住民加分這種東西,我則是從小到大都樂於告訴朋友我是道地的原民、表演母語。像我們這種學生,必須往返山地、平地之間,若不是父母特別支持,是很難辦到的(時間、金錢、體力、耐力)。
如果原住民委員會認真調查在平地唸書的原住民和在山地唸書的原住民的成績差異,應該不難發現,這些差異並不是種族造成,而是「環境」。
如果答案跟我假想的一樣,那麼母語認證政策和加分,不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嗎?例如:我們對個案做了功能性評量之後,發現他的數學有問題,卻一直補救他的體能?或者醫生明明知道病患的毛病在頭腦,卻一直醫治她的頭髮?這比「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還要荒謬!
當然,文化差異一直是個很大的變因。很多原住民沒有辦法到外地來念書,或者不願意到複雜的外地社會唸書。封閉的部落,傳統的文化,仍是原住民族的歸宿。那麼,要改變的是誰?當然是教育。教育要走進部落、要走進原住民文化,這才是正途,而不是叫原住民走出傳統文化投入物化的漢文化價值。
大家用一個最簡單邏輯來思考:
因為你會你的文化,所以我讓你進入我的文化來進修。
上述可能很嗷口..我換一種方式:因為你很會打棒球,所以我決定你來考籃球的時候給你加分。
這樣是不是簡單多了?這就是典型的漢文化中心思考。為什麼?因為你可能棒球很傑出,但是我們是打籃球的,你應該是籃球低能,所以我加你分數,你要感恩!
為什麼不是在我們這邊組一個棒球隊呢?因為固著的文化中心思考模式。
要講的太多了..而實際上..關心的人也太少了..我雖然有我的想法,但是就此打住,希望真正關心少數民族教育的人能看到,然後真的有一點點省思...至少..停止荒謬的政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