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生命的樹—小村種樹誌
一本種樹的書,在閱讀了上百本書的年底,竟然還深刻地浮出「種樹,是給天地物種留一間民宿」的印象,不簡單。很難跟沒看過此書的人解釋,她是散文、報導文學、閩南與老兵跟原住民和客家的族群研究、自然生態書寫?或以上全是。沒有文體的閱讀障礙,劉維茵用的是對家鄉故土的愛,故讀完之後我馬上又翻了一遍,這確是一本心意之書。⋯⋯ 理性的論述和生態控訴,全化為作者母性慈悲的語氣。最美的火氣憤怒,是文字中的眼淚。什麼樣的條件讓台灣有了這樣的作者?答案:回到家鄉的土地,種樹。 種樹是返鄉的捷徑,種稻也可以是進鄉的道路。 種林人,人間條件的暫時代理人。 雙手雙腳著地後,日子不再只是牆上數字。 土地有需要再增加一間房子嗎?青年返鄉只有顧房子、賣服務一途嗎? 既然大家都在蓋民宿,那我們也來蓋,蓋給動物生養,蓋給土地風吹雨潤,蓋給「沒有人」,蓋給出離心。 西藏人說,「身,是最高的山;腳,是最長的路。」自以為的壯遊,是在複習年幼跟路的果斷與願力。 走過之後,也就平靜了。 人一一收服荒野,一手將恐懼與不快壓抑到最小量,一手又將土地利用擴展到最高價格……此時隨手翻看我閱讀本書所標示、筆記之數語截句,表達我對劉維茵與其家族的敬意。他們種樹,種出了一本好書。
*紫藍色的文句 是摘自書中- 劉維茵的作品 * 2013.12.21 定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