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觀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
2010/05/20 05:55:53瀏覽546|回應0|推薦2

 

.

 

淺譯 維摩經所說:「不觀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 

 

維摩經說:「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 

 

這是泛指六塵之三界.

眾多分別.皆非如來.

只存佛心.不念妄塵.

習佛多在自證.

非多聲聞...

 

我們知道

六塵是指色、聲、香、味、觸、法….

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

而其所對應在內心的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以識而言,識有三界

識是指識之本身

識如是指識之如如本法

識性是指識之本來本性

此三者為

識之身界

識之心界

識之性界

可對應一般所言之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故以識有三界,通論五蘊之三界,

而如來本非三界之物。

若較不懂的是"不觀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此與直見如來識是否相異。

那就以此而論吧。

嚴格來說是鑽到牛角尖去了,而這卻又是個人習慣性的問題 

也是一般人修行的通病,........

識,識如,識性皆非如來 

既然識非真如,識無自性,

那您去找它,想從那裡去照見如來,

以有生滅之因去求無生滅之果,

不是如同要煮石成飯,實為不可能之事。

所以 "不觀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

 

確是.一種善權方便的方法,

但是要到直見如來識卻又要ㄧ番功夫,

累世的習氣,並非三兩下可化解,

這是要實修,才能體會的,

大乘的信、願、行,非從聲聞可解。 

 

所謂「信」:是指能信佛所說,如來本性為真如不變者,通常稱之為發菩提心。此階段可由楞嚴經之七處徵心,及波斯匿王所問不生不滅處得之。

所謂「願」:是證佛初因。四無量心皆以眾生為出發點。沒有迷,便沒有悟;沒有眾生,便沒有佛。諸佛菩薩皆依願力而成,一為正駕,一為倒駕慈航。而習佛願力漸次,亦以楞嚴經之五十五位為主。所謂自立立人、自利利他。若是不會游泳者想去跳海救人,誤人傷己,誠屬不智。故應以願力實修,否則無願--便無心,無心---便不為,不為又何來經驗,以實證佛理。  

 

所謂「行」:便是以願力為導向。雖曰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而為者,實乃身有願行,而心無所著。隨機立法,累積功德。佛不是萬德所莊嚴嗎?以羅漢之有餘涅盤而言,八萬四千劫後尚有墮落凡塵之慮;此乃因福德皆有享盡之時。故大乘常言福慧雙修,進道資糧。此則易證法空,至於其願力部份,可參諸多佛菩薩之諸多大願。

若有入世之心.苦無入世之處.可至敝人部落格。無限希望.現象性理學會處多多賜教  

 

若以大乘之境,非聲聞可解詮釋:

你說,會背一本食譜,甚至於十本、百本者,這會等同於他就會煮那麼多種菜嗎?何況有些訴說者,尚有諸多詮釋角度所引起的問題,而究竟欠缺全觀性。何況若是本為無形之物,你說又要如何以有形之象,而用之以解釋。故 佛曰:不可說。 佛陀尚有此嘆.又何奢求於貧道者呢..........

修行首要於自證。自狂者自息之,何關他事。不從他得....  

 

行者修法,若是苦於無所下手之處,無從入門…

 

那就該依法門而修… 

 

至於法門部份..

可參楞嚴經所述之25種修法下手,

直覺哪一種是您所習慣用的根、處、界,

或者請教公認有德有行之上師...

兩種皆可...

閒多可由顯教入

事多則宜密法修

有修有證...

則道心不易退失...

也只能言盡於此了.............................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119b052000&aid=4049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