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20 05:55:53瀏覽535|回應0|推薦2 | |
. 淺譯 維摩經所說:「不觀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 維摩經說:「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 這是泛指六塵之三界. 我們知道 六塵是指色、聲、香、味、觸、法…. 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 而其所對應在內心的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以識而言,識有三界 識是指識之本身 識如是指識之如如本法 識性是指識之本來本性 此三者為 識之身界 識之心界 識之性界 可對應一般所言之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故以識有三界,通論五蘊之三界, 而如來本非三界之物。 若較不懂的是"不觀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此與直見如來識是否相異。 確是.一種善權方便的方法, 所謂「信」:是指能信佛所說,如來本性為真如不變者,通常稱之為發菩提心。此階段可由楞嚴經之七處徵心,及波斯匿王所問不生不滅處得之。 所謂「行」:便是以願力為導向。雖曰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而為者,實乃身有願行,而心無所著。隨機立法,累積功德。佛不是萬德所莊嚴嗎?以羅漢之有餘涅盤而言,八萬四千劫後尚有墮落凡塵之慮;此乃因福德皆有享盡之時。故大乘常言福慧雙修,進道資糧。此則易證法空,至於其願力部份,可參諸多佛菩薩之諸多大願。 若以大乘之境,非聲聞可解詮釋: 行者修法,若是苦於無所下手之處,無從入門…. 那就該依法門而修… 至於法門部份..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