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的廉價小吃店,如果想吃點蔬菜,店家常會問你是要地瓜葉還是空心菜。它們都是臺灣經濟的青菜,有營養又便宜。過去農家用地瓜葉餵養豬隻,空心菜是田邊、路邊都可以種植的蔬菜,有水田種的也有旱地種的。
相傳空心菜是紂王身邊的忠臣比干被挖心變成的,所以空心菜是忠臣的化身。比干是做了說了紂王不喜歡的才被挖去心臟,今天有政治人物說了做了民眾不喜歡的,就會被送交媒體和網路給大卸八塊。以後歷史會不會給他們一個空心菜封號,表彰他們的忠貞亦不可知。地瓜葉是非常營養的蔬菜,但是空心菜和地瓜葉老了不嫩了,就不太適合食用。
我們的文字喜歡用食物和烹煮的字彙形容人物和政治,即使到了今天整個媒體充斥著粗暴野蠻的字句,也脫離不了使用和食物、烹煮相關的字眼形容政治人物和作為。為什麼中國人喜歡用食物和烹煮比喻人物和政治?因為我們喜歡吃,大量的吃,貪婪的吃,有時候非常講究的吃。用和吃有關的字眼比喻政治和人物,變得更傳神。也許更能表達、連結自己貪婪、愛吃的本性。
治大國如烹小鮮,函牛之鼎不可烹雞,這些都是用食物比喻政治或人物。現在台灣的政壇倒是少見函牛之鼎用來烹雞,比較多的是用來燉雞的砂鍋,被人用來裝了ㄧ頭牛在裡面,做菜給人吃的不知所措,吃飯的人就更不知道什麼時候食物可以上桌。
現在台灣實在稱不得ㄧ個大國,當然國民和選出來的最高領導人也都沒有興趣做大國的事或演得像個大國。做個小國,或許不需要ㄧ個會烹小鮮的能人治理,只要弄一碗速食麵充飢就很知足了,怕的是治理的人到時候連一碗速食麵都端不上桌,那可是台灣民主的悲哀。
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鬧了超過十年,他們所作所為除了泯滅了老百姓的部份人性,幾十年後人們仍然會在歷史上做嚴苛的記載,不會饒過那些人和那些事。在台灣網路資訊自由、媒體報導自由,爲什麼有人還是執迷以為符合他們政治利益的歷史攥寫,永遠不被人揭穿?食物和政治有一個共同點,吃進不乾凈的東西是會出大問題的,肚子痛算是小事,中毒喪生就很不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