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熱舞十七—最後一隻舞
2008/06/09 10:47:46瀏覽268|回應0|推薦1

七年前,世界知名的紐約舞蹈團,痛失他們的創意支柱,最具傑出的藝術指導亞歷麥葛拉。舞團內無人有本事接替,逐漸走向下坡。但,亞歷留下了一段從未發表的舞作《無言》,紐約舞蹈團覺得或許藉著發表這齣舞作,能使舞團能浴火重生,再次攀上高峰。

為了讓這齣偉大的遺作能夠實現,紐約舞蹈團欲找回當初那三位原舞者,因為他們才有能力掌握住亞歷當時的創意。

然而,《無言》之所以沒有發表,是因為這三位舞者—崔維斯、克麗莎以及麥斯,怎樣跳都達不到亞歷對該舞碼的高標準要求。克麗莎跳到全身痙攣送醫,崔維斯則受不了亞歷百般謾罵,而突然離開舞團;《無言》三人無法成舞,麥斯也只好離去。

在這七年間,他們的生涯各自有了極大的變化。崔維斯開設健身中心,克麗莎則完全放棄了專業舞蹈的世界,成了飛刀特技表演女郎;麥斯則到處打與舞蹈相關的零工。

紐約舞蹈團首先找回對舞蹈尚有抱負的麥斯。他將有機會重跳《無言》的大好消息,帶給克麗莎。但克麗莎因為崔維斯的不告而別,感情受挫,加上練舞跳不出亞歷要的水準,也讓她對自己失去信心。

克麗莎咆哮地道:「麥斯,那是我最悲慘的日子。我為什麼要回去?你又為什麼要回去?」

麥斯知道自己無法用言語說服她,便將錄影帶塞給克麗莎,緩緩著說:「從那天起,我們就逐漸凋零。如今,我們有這機會,可以再次擁有它。拿它回去看,再說妳覺得不值得。」

至於崔維斯,他雖然是個成功的商人,但是常常在午夜夢迴時,幻想自己跳著那首未完成的舞曲。

這麼多年,《無言》一直在他們心中,久未退去。終於,崔維斯、克麗莎、麥克斯,三個原舞者都到齊,為追尋那曾經失落的舞蹈夢想。已是中年人的他們,再次聚首排舞。

他們吃力使勁地伸展肢體,扎實感受到歲月無情剝奪他們曾有的年輕過人體力。他們汗流浹背地想要透過一遍又一遍的練習來彌補,然而,舞蹈指導阻止他們,忠告著:「你們太用力了,除非你們找到感覺。」

面對這齣偉大的舞作《無言》,他們跳著跳著,進入內心世界,面對深處那真實的自我。慢慢地發現,雖然中年的體力不夠、肢體不夠柔軟是種明顯的缺陷,但歲月也賞給他們多年的人生歷練來補償。已近中年的崔維斯、克麗莎、麥克斯,對《無言》有著更深刻的理解與詮釋能力。他們不再是亞歷當時數落的三具只會舞動、沒有靈魂的年輕空殼。

跳著《無言》也幫助他們化解了多年的恩怨情仇。崔維斯、克麗莎之間嘎然中斷的愛情,崔維斯、麥克斯之間似敵亦友的友誼。《無言》是一場需要三個人和諧互補互助為基礎,才能跳得好的舞碼。一向個人主義的崔維斯,跳得高,轉的大,個人魅力十足,漸漸放下自己,看見他人的呼吸與節奏。崔維斯說:「我感到好像失去了所有最重要的一切,但又獲得一些嶄新滋養。彷彿有一種優美和流暢,那是從來未曾擁有。一起共舞中,終於找到了感覺。」

《熱舞十七—最後一隻舞》表面看似一部舞蹈電影,但它更是對於「中年」問題探討。中年其實是一場日漸的巨變,但明白與接受這個事實,卻在轉瞬間。

有一天起床,突然發覺自己最喜歡的音樂從搖滾,變成抒情。最喜歡的飲料從冰可樂,變成溫開水。最喜歡的食物從麻辣火鍋,變成清粥小菜。才警悟身體和心態不覺中老了,訝異青春活力和瘋狂,究竟是何時悄然消失?

發現自己不年輕的那一天,便開始尋找自我的意義,不想留有夢難圓的憾恨。《熱舞十七—最後一隻舞》崔維斯、克麗莎、麥斯之所以再回到舞團,欲挑戰當年未完成的夢想舞作。那是因為完成了《無言》舞作,代表著自我才得以完整,人生沒有遺憾。

一位朋友,四十歲時,大手筆花了數萬元,買台越野腳踏車。他一到週末假日,便穿上年輕帥氣、不太合中年年齡的緊身運動褲騎車去。他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奔馳跳耀,越過一個又一個困難的障礙與地形,是為了想要捉住青春快意的尾巴。

至於我,三十七歲時,開始學起跳舞。華爾茲、恰恰、倫巴、森巴、捷舞、探戈、吉魯巴、Salsa、佛朗明哥、肚皮舞,為要一償少女時代未竟的芭蕾夢。

中年,就是人生快要走到了「不能折返點」的時間點。在體力就要邁向老年,剩下僅存的一點青春活力,有人選擇眼睜睜地什麼都不做,讓它靜靜地過去;有人則心有不甘,選擇奮力一搏,致力生命大轉彎,「中年危機」變成「中年轉機」,好讓自己不後悔。

但不管有沒有採取行動,是中年危機、還是中年轉機,終究要能接受自己,肯定自我。成功跳出青春所無法體會的舞作,挽回年少輕狂破碎的人際關係,一償兒時幻想,騎越野腳踏車,或站在台上舞出燦爛,不見得代表著真實地接受自己,肯定自我。畢竟我們總是被世俗相對價值觀所影響,不斷地在否定自我與肯定自我間遊走、掙扎。

基督信仰認為,人要來到創造萬物的上帝面前,才能看見自己在永恆計畫中的絕對位置,知道自己是祂為了某種獨特的意義與目的而創造,而不是出於「偶然」與「機率」,於是而能真正地接受自己,肯定自我。否則人的一生,如同草芥,早晨發芽生長,晚上割下枯乾,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其中若有什麼值得矜誇,也是轉眼成空,如飛而去。

中年,就是站在人生的中間點,往前、往後看。前面所做過的各樣抉擇,已無法後悔,後面的人生要怎樣過?對人生有著更深刻的理解與詮釋能力的中年,在倒數計算日子時,更要緊的是,是否已找到自己這一生獨特的意義?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rginialk&aid=194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