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英國創舉!肝臟體外存活超過24小時
2013/08/22 12:13:21瀏覽180|回應0|推薦0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英國創舉!肝臟體外存活超過24小時

外電報導,英國醫師與科學家團隊已成功研發出仿人體內部環境的機器,讓捐贈的肝臟在離開人體後仍能存活、保溫並維持運作長達24小時甚至更久,除可提高肝臟移植成功率外,也可增加可供移植的肝臟數量,堪稱醫界創舉。

撰稿/林姿伶(康聯診所內視鏡主任醫師)                                    

器捐是人類大愛最極致的表現,5月底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治醫師曾御慈不幸遭酒駕男子撞死,家屬忍痛捐出她的心、肝、腎、肺、皮膚、眼角膜及骨骼等所有可用器官,延續她在世時關懷弱勢、拯救生命的精神,大愛令人感佩。英國這項體外保溫的技術,可望讓器捐者的器官獲得更妥善的保存,即使未能立即使用,也能維持運作一段時間,讓器官發揮最大的價值。

當國際社會發生山難、地震、土石流、礦坑意外等重大災害的時候,經常有民眾被壓在土堆瓦礫中受困,失去聯絡等待救援。報章媒體以及災難救援中心因此常常提到「黃金救援期72小時」這個名詞,用來形容救難人員執行救援任務的急迫性。「黃金72小時」這個名詞反應的是一般受難者在不吃不喝的情形下,光憑體力可以存活的最大時間,當然這不是個絕對值,而是指最大存活率的範圍。

低溫運送器官 與死神賽跑

然而,當器官離開了人體開始「不吃不喝」的時候,根本撐不到幾分鐘就會死亡。器官移植的手術可行,建立在被移植的器官是否能順利存活過運送的路程以及手術的時間。幾分鐘根本不可能夠用。為了增加器官存活的時間,60年來醫界發展出低溫冷藏的運送方法,然而即使在4℃的冷藏環境,存活的時間通常也就是12小時,加上器官取出及植入的手術時間,移植器官的運送基本上就是飆車加直升機加高鐵的分秒必爭。而器官離開人體越久,衰敗的程度自然加劇,不少遺留的「大愛」因此無法順利在病人身上運作,甚至在移植手術前就失去功能。因此,跟器官的衰敗「搶時間」就相當於跟死神賽跑,想當然爾,這「黃金移植期」遠遠低於72小時。

如何再次延長器官在體外存活的時間以及維持器官的活性,一直是科學家們深思竭慮的課題,除了現行使用「冷藏」讓器官新陳代謝減緩的方法外,最直接的想法自然是供給那些被捐贈的器官「糧食」。器官的衰敗莫過於失去了血液氧氣以及養分的供給,細胞新陳代謝遺留下來的毒素也無法排出,如果可以「重建」器官的循環,模擬在人體裡的環境,勢必可以延長器官的存活時間,進而使得這些器官的損傷達到最小程度。

英國研發儀器 延長器官存活時間

從西元1994年開始,英國的科學家寇西歐(Constantin Coussios)以及Peter Friend博士就致力於此項研究,最終研發出一種可以供給器官「體外循環」的機器The OrganOx® metra™。這項機器作用於供給器官血液的灌流,進而提供養分、氧氣以及維持在人體的擬似溫度37℃。

 

最初成功的試驗在於今年2月,於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醫院(King's College Hospital)用於肝臟的移植,順利延長器官的存活時間到24個小時。當然,初始的研究數據顯示,72個小時的存活也是有可能達到的成就。這項技術不只適用於肝臟移植,其他器官的移植理論上也可行。一旦開啟了器官體外灌流的里程碑,造福的也不只是器官移植的領域;對於器官的存活環境以及運作機能有更深的了解,同時也可以用於新產品的試驗研究,一部分取代敏感的人體試驗。人類死亡後大量的器官可以被留下,使得器官移植庫的建立再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體外模擬體內環境 保鮮器官

詳細的運作過程是這樣的:模擬人體的環境,機器將血液從肝臟經下腔靜脈緩慢拉出,經過氧合之後,一部分由肝動脈注入肝臟提供氧氣,另一部分在經過養分、膽鹽、抗凝血劑、胰島素、前列環素的混合後,從肝門靜脈輸入肝臟。經過肝臟的循環,排出的膽汁取出,「腹水」則再回收利用,剩餘的血液從下腔靜脈回到機器。機器則因為體積不大而便於運送器官。

有了這類的器官「保溫箱」,大量被捐贈的器官不再因為缺氧損壞而被丟棄或凍傷,等待器官移植的病患可以得到「新鮮」的器官,使得捐贈者遺留下來的大愛可以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自然,更廣泛的使用如腦組織以及生殖器官,同樣涉及太多的倫理問題,科學家們也不會甘於這72小時的期限,而致力於永久的器官存活。即使如此,這項發明依舊是偉大的,它提供了創新的想法。當然,最令人敬佩的,是鍥而不捨、永不放棄、整整19年的研究精神。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