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用藥逾5年 肝硬化可望逆轉
2014/05/15 22:12:17瀏覽240|回應0|推薦1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健康醫藥

用藥逾5年 肝硬化可望逆轉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專題報導】

過去認為肝硬化是不可逆,台大內科部教授陳健弘表示,近年研究發現,因B、C型肝炎造成肝硬化的患者,持續用藥超過5年,有機會改善肝硬化

 
圖/聯合報提供  

肝纖維化指肝臟反覆發炎、修復,造成結疤組織,最後便是肝硬化。陳健弘說,臨床試驗發現,因B肝、C肝導致肝纖維化的患者,只要服藥控制病毒量,雖然無法回復成沒有任何纖維化的肝,但肝硬化程度可以改善,也可降低肝癌發生。不過,研究也發現,改善肝硬化無法在治療1、2年就有明顯效果,必須持續5年以上。

陳健弘表示,只有病毒性肝炎造成的肝纖維化、肝硬化,有機會逆轉,肝硬化患者約九成都是B肝、C肝病毒控制不佳導致,其中5%可能惡化成肝癌。其他如酒精、脂肪肝等造成的肝硬化,沒有明顯證據顯示可以改善,建議脂肪肝患者控制肥胖、高血脂和血糖。

肝硬化可分代償性肝硬化與和代償不全性肝硬化,前者無症狀,一旦出現腹水等症狀,就是代償不全性肝硬化,必須接受肝臟移植,否則面臨生命危險。

避免惡化,代償性肝硬化患者飲食需控制蛋白質與熱量,以體重60公斤為例,熱量及蛋白質需求分別為每公斤體重30大卡和1.2g,全天需蛋白質72g(見下表)。

衛福部日前公布,肝癌高居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二名。肝病防治基金會執行長楊培銘指出,近年來肝硬化從病因研究、診斷到治療都有長足進步,但每年肝癌死亡人數約8000人,80%合併肝硬化;慢性肝病、肝硬化死亡人數約5000人,相當於每天有33人死於肝病,癥結在民眾預防觀念與認識不夠深化,肝臟又沒有痛覺神經,使得國人容易輕忽而延誤治療契機。

陳健弘說,肝臟是體內最大器官,負責進行解毒、分解與合成養分,當肝臟病變,由肝臟提供給各器官進行作用的養分或血液,都受波及,嚴重肝硬化對腦部、心肺功能、腎臟、脾臟、骨髓、內分泌及免疫功能等,都有影響。

 
圖/聯合報提供  

【2014/05/15 聯合報】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ector&aid=13364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