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層下陷為台灣挖了一個超級大錢坑,「為什麼遲遲不把非法水井封掉?」
多數民眾不禁納悶,但事與願違,以彰化、雲林縣為例,地層下陷中心已從沿海鄉鎮移到內陸鄉鎮,甚至危及高速鐵路等國家重大建設工程,再不設法解決,全民要付出的代價將更難估計。
杜絕超抽 沈陷會停止
「地層下陷一去不復返,無法透過任何方法使下陷土地回復原來的高度!」淡江大學水資源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虞國興指出,土地沈陷是救不回來了,但地下水還有救,只要停止超抽,讓地下水休養生息,逐年恢復該有的補注量,使它足以支撐土地的重量,不但沈陷會停止,人們也保有大量的水資源可以備用。
虞國興舉台北盆地的經驗表示,台北盆地的地下水有176座翡翠水庫的量,如果把地表下600公尺以內的地下水全抽完,台北的地層大概會下陷180公尺,接近台北101大樓的高度那麼深;事實上,過去台北盆地確實也因超抽地下水而下陷過,但經過強而有力的禁抽、封井和用水監控措施,逐步讓地層恢復穩定。
主管機關並非視而不見,針對嚴重地層下陷區,經濟部水利署不僅持續推動第二期的地層下陷防治執行方案,也趕在「國土復育條例」完成立法前,先實施「國土復育策略方案暨行動計畫」,多管齊下為這些下陷區用水開源節流,但唯獨封閉非法水井這件事難上加難。
關係生計 農民不配合
「地方政府也封不了,把中央補助的錢都退回來!」經濟部水利署水文技術組組長洪銘堅無奈地說,不供給足夠的水源,沒有合理的補貼誘因,要封掉農民私鑿的水井,「農民也會瘋掉!」
眼見選線多次才定案的高速鐵路也受地層下陷波及,甚至有行車安全的隱憂,從興建前喊到高鐵快要通車,封井進度遠不如預期,「封井已不是選擇題,而是勢在必行的迫切課題」,虞國興強調。
水利署副署長廖宗盛指出,雲林縣的20個鄉鎮有11萬口水井,平均每七個人就有一口井,地下水用量很大,依法是該封閉,但實際上封不了,除了政府短時間內拿不出足夠的灌溉用水,農民靠作物生活,一旦收成比以前差,這股民怨只能拿政府出氣。
高鐵安全 也受到威脅
因此,廖宗盛認為,為了高鐵行車安全,沿線兩側三公里範圍內的水井已列為優先封閉對象,最近這一段時間以來,沿線大型水井已逐一封閉,光是雲林農田水利會所屬的灌溉水井就有69口,省自來水公司的民生用水水井也有16口,都已陸續停用或封填不用。
至於多達數十萬口的私有非法水井,必須加速提出具體可行、且讓農民樂於接收的補貼方案,「問題才有解」。
知易行難。仔細探究,要封閉這數十萬口非法私井,恐非水利署單一機關所能推行,例如灌溉用水不夠用,收成勢必減少,農政單位、高鐵公司、地方政府和水利署如何對農民收成短差進行補貼,都有待行政院出面整合協調,至少讓高鐵沿線500公尺到1公里範圍內的非法私井儘速封閉。
另外,非法水井必須用電,對待未申請水權的水井,台電公司可以不供電,如此多管齊下、恩威並施,封井阻力應可逐一化解。
曾嚴重警告「不改善地層下陷問題,高鐵可能變成雲霄飛車」的台灣高鐵執行長歐晉德也認為,工程技術面能做的有限,把地盤穩住才能長治久安。
新產業 讓用水更吃緊
事實上,沒有水權的非法水井封不了,問題癥結就在地面水供應不足。以雲林為例,儘管經濟部規畫興建湖山水庫,六年後可以充分解決雲林的民生用水,但「大煉鋼廠等新產業又進來創造用水需求,水不夠用的日子要到哪一天才能結束?」雲林縣副縣長林源泉憂心,環境議題沒有單一處方,要有系統性思考,產業政策調整、合理用水的普遍推廣都要以水資源馬首是瞻。
林源泉並表示,現在興建水庫的代價高,一度水的開發成本近30元,抽一度地下水頂多2元,差距過於懸殊,在用不起地面水的情況下,農民灌溉、養殖還是對地下水情有獨鍾。
淡大水資源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虞國興也提醒,在這種用水吃緊的環境,地方與中央政府最好婉拒高耗水產業進駐,如果無法有效減少用水量,至少要設法興設儲水設施因應,例如蒸發量少的地下水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