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09 11:51:54瀏覽311|回應0|推薦3 | |
傳統辨偽學有一項重大缺陷,為毛奇齡所指出,即「旁搜曲引,吹毛索 瘢,鍛煉成獄」,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為此中最經典作品。因出土 文獻不斷推翻傳統辨偽學的謬說,近年有些學者已對《古文尚書》真偽 重新考辨並提出《古文尚書》不偽的證據。其中以張岩《審核古文《尚 書》案》最具體,也有對傳統辨偽學的方法加以檢討的論文出現。 今傳《古文尚書》改易眾多先秦兩漢文獻以成書的這個講法,實即「旁 搜曲引,吹毛索瘢,鍛煉成獄」之最好例證。書有刻本,始於唐代,無 刻本前,讀書均需手抄;紙之普遍流布,始於東漢,此前知識載體,非 簡即帛。古代學人讀書,需自憑記憶,方便臨文辯難隨時引用。臨時需 引書證,無法依恃身邊隨時有數牛車竹簡或數百千插架,記憶又不甚可 靠,故同一引語,學人引用,字句篇名往往彼此互異,又有不明引篇名 者,是知古代引用文獻並不規範,不得以後來之規範強加於前人。 《古文尚書》之辨偽,在比較引語方面,若詞句相同則《古文尚書》是 抄襲,詞句有異則為竄改;若《古文尚書》有某籍引語是抄襲,無此引 語則為忘記引用。楊善群謂之“二難推理,反正是偽”,豈不正是「旁 搜曲引,吹毛索瘢,鍛煉成獄」乎!宋代以後學者沒有十足的文獻證據 ,便欲過快地推翻漢唐傳統說法,卻能意外獲得學界全面的好評及公認 ,有是理哉! “不能以一部分之真證全部皆真”——顧頡剛因不滿王國維“二重證據 法”而提出的疑古方法論。比之法庭審理,無疑是說“在沒有某人完全 清白的證據以前,他都是有罪的”;“即使能找到幾樣可以證明某人清 白的證據(不論直接或間接),因為沒有找到「全部」證據可以證明其清 白,他仍然是有罪的”。豈不又是「鍛煉成獄」之最好例證!試想依靠 零星引句,能編造長篇大論的古文嗎?唯在《竹書紀年》問題方面,王 國維竟也犯傳統辨偽學比較引語的謬誤,此為可異爾。近年也頗有學者 針對《今本竹書紀年》的真偽問題重新考辨,並以古書通例申明整理改 編與造偽之間的差異。 ——2010.09.26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