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高血脂癥的分型飲食治療
2008/05/14 11:26:55瀏覽1235|回應0|推薦0

高血脂癥的分型飲食治療

  高血脂癥病人在病情沒有發展到嚴重的時候,首先應該考慮運動和飲食療法。那麼,如何調整飲食結構呢?由於血中脂質為脂溶性,必須與蛋白質結合成水溶性復合物纔能運轉全身,故高脂血癥實際上表現為高脂蛋白血癥(HLP)。因高脂蛋白血癥分5型,各型各具特征,各型的飲食誘因和和飲食治療又有其各自的特點,故飲食治療亦應分型進行。

  1. I型HLP又稱高乳糜微粒血癥。這類病人突出特點是血中甘油三酯(TG)濃度極高,常達到56毫摩爾/昇以上,而膽固醇則可能是正常的。所以其飲食治療原則是低脂肪。每天攝入的食物中含脂肪量要低於35克(包括烹調油在內)。脂肪的攝入量應限制到能夠減輕和預防腹痛發作及消退黃色瘤等為限度。對蛋白質、膽固醇不限制,盡量減少烹調油,多選用蒸、燉、熬、燴、鹵、拌等烹調方式,食物應清淡。因低脂飲食易導致鐵、脂溶性維生素A、D、E、K等吸收不良,應注意補充。

  2. IIa型高脂蛋白血癥又稱高β脂蛋白血癥。此型病人臨床特點為高膽固醇(TC),有時可高達26毫摩爾/昇,因此飲食治療原則自然以降低TC為目的。限制膽固醇攝入,每天攝入量應小於300毫克(相當於90克豬肝、60克豬腎)。動物腦、蛋類含TC最高,其次為魚子、蟹子等,再次是動物內髒,魚肉含TC最低。另外,要減少飲食中脂肪總量,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使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的比值大於1.8,以減少肝髒、小腸等合成膽固醇的原料,抑制內源性膽固醇的生成。由於此型是低膽固醇、低脂飲食,可使血漿維生素A、E的水平降低,故應注意補充。

  3. IIb型及III型高脂蛋白血癥又叫做高β兼高前β脂蛋白血癥。由於IIb型病人β脂蛋白(即低密度脂蛋白)和前β脂蛋白(即極低密度脂蛋白)均增高,III型病人的血漿甘油三酯可達l.65~11毫摩爾/昇。因此,其飲食治療原則為限制碳水化合物,限制並調整脂肪、膽固醇。具體內容為:?限制總熱量,控制體重至理想水平。?限制碳水化合物,特別是蔗糖、蜂蜜、甜食等的攝入,使其小於總熱量的60%。?控制脂肪和膽固醇攝入。脂肪攝入量應小於總熱量的20%,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動物脂肪。膽固醇攝入量每日要低於300毫克。?因這種飲食可能會造成缺鐵,故應多吃含鐵多的食物和蔬菜,如芝麻、大豆制品、芹菜、菠菜、海帶、木耳、茶葉等,必要時以藥物補充。

  4. IV型HLP是一種較常見的高脂血癥。其特點為血管病發病率很高,糖耐量低,甘油三酯增高,高尿酸,有家族史。檢查可發現甘油三酯增高,膽固醇正常,前β脂蛋白異常增高,而β脂蛋白不昇高。無乳糜微粒。飲食治療原則是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適當限制膽固醇。具體做法如下:?控制體重至標准體重。?控制碳水化合物為總熱量的50%~60%或小於5克/公斤。不吃甜食。?膽固醇攝入量為每天300~500毫克。?多食用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嚴禁飲酒。

  5. V型HLP實際是高前β脂蛋白血癥兼高乳糜微粒血癥,膽固醇可增高或正常。飲食原則為限制脂肪,控制碳水化合物,適當限制膽固醇。其做法:?限制總量攝入,保持正常體重。?限制脂肪在總熱量的20%以下。?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佔總熱量的50%~60%。?膽固醇攝入量為每日300~500毫克。蛋白質佔總熱量的20%~24%。?此種飲食可能會出現缺鐵,應注意補充。

 
稿源: 三九健康網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