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國際經驗.發展台灣在地魅力經濟在全球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
地方特色產業在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扮演重要角色,
也是振興地方經濟的活水。
近年來,
經濟部深耕「地方特色產業計畫」,以建構「
一鄉鎮一特色產品(One Town One Product)」為目標,
國際行銷逆轉力-泰國如何在國際上成功引領「泰」經濟?泰國的勞動人口集中在農村,並以微型企業為大宗。1997年,泰國經歷亞洲金融風暴後,經濟嚴重受創,
前總理塔克辛認為穩定
眾多農民就業是國家安定的磐石,提升農村就業機會,
倡導農產品轉型為服務業產品,進而擴展外銷,
所以大力推動OTOP(One Tambon One Product) 「一村一產品」計畫。OTOP的推動步驟,
首先幫助地方建立長期的產業發展計畫,從
1.基礎原料可及性、2.技術程度與3.地方認同感進行評估,4.選擇可發展的產品。官方需協助地方建立可操作的行銷策略,
建立OTOP產品的分級制度,
分為
1.「已適合外銷者」(優良)、2.「適合內銷市場者」(3-5星)、3.「侷限於地方性銷售」(1-2星)類別。每年甄選優質的OTOP產品,在2007年就篩選出1,234件產品,每年產品數量直線成長。OTOP產品集合起來1.設置通路於購物商場的零售店舖,2.並設置 OTOP網路交易平台,提供上千種特色產品銷售通路。泰國政府每年定期舉辦大型的OTOP產品展覽與競賽,
鼓勵業者創新發展,並挑選出最好的地方特色產品,
參加全球其他國家所舉辦之國際貿易展,
成功打出MIT(Made in Thailand)的響亮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