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連鎖業遭遇成長的煩惱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第一財經日報)
2009 / 10 / 27 星期二 09:46
最近,很多招行信用卡用戶都收到過一條促銷短信,被告知可以用150元做一次美麗田園的美容體驗,CBN記者走訪的自然美、思妍麗等諸多美容連鎖店均採取低價體驗的方式,
其中自然美的首次體驗項目報價大約在60元~100元。
美麗田園等美容連鎖產業是要拉低身段攻佔低端市場嗎?美容連鎖產業發展遇到了怎樣的瓶頸和難題?
高ARPU值產業
美麗田園美容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美麗田園」)總經理李宜珍告訴CBN記者,通過招商銀行客戶系統開發更多體驗會員,並非低價戰,主要是為了拓展用戶。
對於高端美容連鎖來說,每用戶平均消費金額更加重要。
美容連鎖是一個高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值產業。
以德國SPA品牌美麗田園來看,進入中國16年後,2009年公司收入預計將達3億元,而目前中國市場客戶總數在5萬左右。如此算來,美麗田園客戶每人每年消費額為近6000元。
一次性購卡為這一行業的基本模式,顧客需要在某一門店一次性支付數千元甚至上萬元才可以擁有會員卡。通常的遊戲規則是,會員卡面值越高,折扣也越多。
上市悖論
儘管美容連鎖產業是一個高ARPU值的產業,但由於傳統服務業的特性使其收入和利潤難以大幅攀升,似乎很難達到投資者需要的高額回報,這是先期上市的美容連鎖產業遇到的主要問題。
以蔡燕萍創立的自然美(00157.HK)為例,2002年3月,自然美以15倍的市盈率在港融資2.75億港元。但此後的幾年中,自然美股價一度在低於1港元的區間徘徊,最高也未超過2.5港元。
2008年11月,「紅籌之父」 梁伯韜旗下私募基金CVC向其提出私有化建議,當時因為12億港元的價格太低而未獲通過。
直到2009今年10月19日,公司公告宣佈,將自然美約32.77%的股權以8.198億港元出售給凱雷基金,並再次向小股東提出全面收購。
自然美的私有化之路反映出中國美容業上市公司的一個悖論,即在公司維持穩健發展、自有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是否需要上市?
仍以自然美為例,該公司2008年營業額接近6億港元,淨收益超過2.38億港元;2006~2008年毛利率高達80%,而且每年的淨收益都保持33%以上的增長。
即便如此,蔡燕萍仍直言「很困擾」,股東們「總在追問我們會不會賺得比去年更多」。
另外一個例子則是現代美容(00919.HK),
因為2008年收入和利潤均大幅下跌,目前淪為仙股,昨日收盤價僅為0.84港元。
或許是因為前車之鑒,「美麗田園並不急於上市。」李宜珍告訴CBN記者,
「現階段的重點是升級店舖計劃和全國各重點商業區域擴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