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一詞,最早見於《老子》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在這裡,無極指的是宇宙的最本初、最原始形態,亦或者說無形無相,沒有形態。
無,就是虛無、隱藏之意;極,則為無窮之際、邊界之意。
既可以理解為虛空之態,也可以理解為未顯示變化痕跡的靜止之態。
在道德經中說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這裡的“道”、“無”,指的其實都是同一狀態,也就是無極。
“道德經”在理論上有著深厚度與辯證性,為中國哲學思想中所有其它傳統提供了
創造力的泉源。
《老子》所謂“道”,實為陰陽未判之前的混元無極。
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 萬物之根蒂,造化之樞機。
它無形無象,無色無臭,無所不在,無所不備,
充塞宇宙, 遍滿十方,不增不減,永恆常存。
它本無形而不可名,但卻真實存在。
老子為了使人承認它、研究它、掌握它、運用它,故以“道”名。
“道”的這些體性,被後來的道家人物歸納為 十大特徵:
“虛無”、“自然”、“純粹”、“素樸”、“恬淡”、
“平易”、 “清靜”、“無為”、“柔弱”、“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