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序:媽媽「氣」功與我
首先,我有責任對每位拿起這本書的讀者坦白:
如果您是被本書副題「不生氣媽媽」所吸引,以為是個「不會生氣的媽媽」寫了一本書來傳授密技,因而想掏錢來買,那麼,千萬且慢!事情不是這樣的,請花三分鐘看完這篇小序再做決定,可別讓我作「賺黑心錢」的人!
其實……其實,雖然我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該學作「不生氣媽媽」,如今,孩子已經上高中了,然而,我投入十幾年的媽媽「氣」功,離歸「空」還「虛」的殊勝境界──很慚愧,還差得遠!
換句話說,所謂「不生氣媽媽」指的純粹是我「偉大的理想」,絲毫不是我擁有的美德或賢能。
也許因為愛幻想,我似乎天生就容易對練功著迷。小時候初識字,在廟裡看到?吐納術的道家善書,就會拿回家閉門土法煉鋼。而後,我更曾「以身試法」練過許多奇怪的功夫,後來發現,那些再難都難不過「作媽媽的功夫」。當媽媽別說要當到「母儀天下」、作育英才,能當到不氣孩子、不氣自己,還能時常微微笑,那就已經是很高的次第了。
作媽媽真的是「有功夫」,不是「等閒人」開玩笑的。為「自療」練功歷程中的「跌打損傷」,這些年來,我試著在部落格裡書寫「練功筆記」。承蒙時報出版公司珍重,鼓勵我把那些難唸的媽媽經正式集結,以分享更多朋友,我一方面感到榮幸,另一方面也覺得滿惶恐的。
因為,那些生活隨筆紀錄的,只是像我這樣一個普通媽媽真實的感受與省思,尤其專注於觀照自己與孩子的問題相對應時,內在所升起的種種幽微的激動。我多半是為檢驗自己而寫,無意教育別人,然而,我知道這樣的書很容易被當親職參考書,若從這角度來看,我怕未盡周延,也不知道是否真能對別人有益?
此外,正因此,本書對孩子的可愛可取,以及作媽媽的喜悅與榮幸,著墨不多。我不希望孩子因而被看作是「問題孩子」,也不願誤導讀者,以為當媽媽就是會激動。 關於媽媽經,讀者們期待的總是「一個成功媽媽的經驗分享」,但我也不真正清楚,媽媽該用什麼指標來自我評量成不成功,也不知道要評量到什麼時候才算數?孩子考上好大學嗎?孩子成家立業、出人頭地嗎?世上的媽媽與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自然母子關係也是。
雖然滿懷心虛,但如今我這媽媽經畢竟已砍了樹、印了書。我只能默默祈禱,這本小書能給那些跟我一樣不大有自信的媽媽一點點安慰──原來,這世上猶有「同是天涯淪落人」,又痴又傻、受苦受難的不只我一個。
同時,我也暗自奢望,這本小書在將來未知的某一天,能忽然成為一個「有力的證據」,或說「神秘的信物」,召喚那已經長大的孩子,重新去逆溯這條古老、深邃,且有點寂寞的媽媽旅路,因而懂得原諒媽媽的錯,感謝媽媽的愛。
醬子就可愛
誰叫妳要醬?妳醬,我就偏要醬!
有一天我很生氣,責怪兒子為何那麼倔強,他還強硬地頂回這麼一句。那是他小學五年級時。
要不是在報社工作,三天兩頭就得接受各路流行浪潮「打擊」,我一定把這話「片面理解」為:「誰叫妳要(倔)強?妳(倔)強,我就偏要(倔)強!」而不知道正確的「全面翻譯」應該是:「誰叫妳要這樣?妳這樣,我就偏要這樣!」
「這樣」講快一點,就和成泥,變成「醬」。醬,就是人家「八年級」的文化。
對「八年級生」,老實講,我這「五年級生」的心情「粉複雜」(八年級還不大會使用「很」的時候,就知道「粉」才好笑)。
一方面,我滿羨慕他們的(可能還夾雜一點嫉妒),因為他們不必解救「水深火熱中的大陸同胞」,不必矢志「建設台灣成為反共復興的基地」,更不必為三千年中國文明擔任「龍的傳人」。
他們生下來就有整街的便利超商、速食店、大賣場,滿坑滿谷吃喝玩樂的最新商品,正翹首巴望著他們光臨採購。他們的「我」好大、好自由,可以奉快樂為作人的一種基本權利、修養,甚至是義務。
另一方面,我常忍不住為他們憂慮(不排除「杞人憂天」的可能性)。花無千日紅,更何況要甘願與多少塵土風雨默默周旋,才能有枝頭那一點繁榮艷麗?懂得徜徉於春天的花團錦簇固然好,但不能因而好像忘了日子還有夏秋冬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