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父母更是講太多。
長期關注於青少年諮商的心理諮商師黃心怡觀察,常常在半小時的溝通 裡,至少25分鐘都是父母在講自己認為重要的事,其實 「青少年的鼻子很靈的,他一看到你的表情就已經知道你要講什麼, 」黃心怡說,但青少年一點都不想聽,就用「放空」敷衍 ,把你的話當空氣。
而且常常好意種出惡果。
例如你只是擔心她今天怎麼比較晚回家,女兒回家已經很累便回嘴: 「妳很煩,又沒有怎樣,」兩人說話開始愈來愈大聲 ,最後媽媽脫口說出:「這是我的房子,妳必須遵守我的規定 ,不然妳出去,」在氣頭上的女兒把書包一摔說:「好呀 ,出去就出去,」便離家了。
那句氣話絕對不是母親想要看到的結果。
很多父母犯的錯誤是,以為青少年能像成年人一樣溝通的又快又清楚 ,事實上青少年需要一點時間消化自己的情緒,才能講清楚、說明白。
如何當一個好的傾聽者?史翠斯博士有以下有用的建議,你「今晚 」就可以試試看。
★父母該做的12件事
1.青少年在晚上比較愛講話,是因為他們的生理時鐘比成年人延後。
2.並肩坐著取代面對面。當青少年不覺得你在盯著他們時 ,比較容易打開心房。
3.在活動空檔和他們談談。青少年喜歡在打球、坐在車上 (你在開車)、吃東西時,分享他的感覺。
4.讓他們發洩。訓練自己傾聽他們情緒性的字眼,常常他們會說: 「我很煩」、「我很困擾」等。
5.問特定問題,但以正面的態度。你可以問:「你的老師怎麼說你這 次的成績?」
6.在其他時間回應你的想法,因為青少年需要時間去發洩情緒 、整理思緒,通常不會一次表達。
7.談大範圍的話題,如電視節目、運動、音樂、美食,甚至政治 。但話題內容應該正面,有助於了解彼此。
8.用言語讚許他們的想法,如「好主意!」、「哇 ,你今天做了好多事」,如果他需要建議,做好準備 ,不要只給一個答案。
9.青少年的溝通方法本來就和你不一樣。用開放式問句鼓勵他們談他 們的世界,如「王小華怎麼說?」、「你那時候怎麼想?」
10.永記在心裡:青少年敏感、易感、容易受傷害 。耍幽默常遭致反效果,讓他們覺得你認為他們的事沒什麼大不了。
11.青少年常常搞不清楚自己的行為。你可以問: 「做那件事讓你覺得怎樣?」或「那件事對你有什麼幫助?」
12.接受某些不可能改變的事實,時間會讓一切過去,或改變一切。
★父母不該做的12件事
1.和青少年在早上講話,尤其是當他還在想今天其他的活動或是還沒 睡醒。
2.直視他的眼睛。
3.等他們不會分心的時間,才和他們約時間談重要的事。
4.禁止青少年咆哮、摔門、哭泣,或說「等你平靜下來 ,我們再繼續談」。
5.問一般的問題,如「你今天學校怎麼樣?」
6.當你認為青少年已經講完了,就開始講你的想法。
7.話題集中在瑣事。
8.給他們不需要的建議。
9.假設你知道他們會說什麼,因為你曾經也是青少年。
10.當他在講困擾他很久的事時,開他玩笑。
11.在他們某些行為後,問「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12.對某些事情一而再、再而三說清楚自己的看法。
【康健雜誌113期 贏在關鍵教養期】 【文/黃惠如】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 d/storypage.jsp?f_ART_ID=12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