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佩芬 出處:親子天下
家有國一新鮮人,面對課業漸重的學習環境,父母該如何安排孩子的寒暑假與在校學習生活,幫助孩子在壓力下依然能適性學習、快樂成長?
Q1:聽說國中課業比國小難上許多,升學壓力也很大。我們該如何協助孩子?
A:根據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理論,孩子的認知能力在中學階段,會由兒童期的「具體運思期」,進展到能系統性抽象思考的「形式運思期」,但每位孩子的進展速度卻有很大差異。
親職專家楊俐容形容,這段過程就像「孩子長牙」一般快慢不同,只要在一定範圍內都算正常;有些研究甚至還發現,絕大部分邁入國中的孩子,在認知上並未達到形式運思階段。
因此父母若發現孩子國中後發生學習困難,建議先探究孩子究竟是因「動機」還是「認知」原因所導致:若因認知成熟但動機不足,那孩子需要的是了解與引導;若動機強烈只是認知發展較慢,則有賴父母的等待與支持;倘若動機認知都有待提升,父母的肯定與鼓勵更絕對不可少。
每個孩子的學習發展速度不同,家長應視孩子過去的學習基礎、學校特色與個人特質等因素,給予不同協助。牧語軒觀察,若孩子平時大小考都在九十分以上,家長須特別留意的不是課業,而是壓力與人際關係。尤其若孩子念的是差一分就可能差八名的明星學校,就千萬別用「分數、名次」來要求孩子,而是應與孩子約定個「標準」,只要達到水準以上就該放心。
而學業落後型的孩子,上補習班往往只是愈補洞愈大,小團體式的家教或陪讀,對這群孩子比較適用。如善用寒暑假,好好聚焦課本內最重要的百分之二十內容,再請家教把基礎打穩;若覺得一對一學習太孤獨,也可三、四位同學合請一位大學生,陪著把國小的進度拉起來,「至少要幫助他聽懂老師上課的內容!」牧語軒建議。否則孩子往往會因上課感到無聊、做其他事而被罵,久而久之也容易被貼上行為偏差的標籤。
至於中等程度的學生,上補習班較易看出成效;但更重要的是,父母是否能加強孩子的專注力、培養建立讀書計畫的能力。如觀察孩子的在家念書環境是否寬敞、空氣流通?書桌的擺放位置與設計,是否足夠獨立,使孩子不致彼此聊天?「週一到週五晚上若有一半以上時間待在補習班,方向絕對是錯的,」牧語軒認為,這會大大阻礙孩子練習時間管理、建立讀書計畫的機會,但這兩項卻是建立孩子學習能力的關鍵。
Q2:孩子就要上了國中了,該如何安排孩子的寒暑假?要讓孩子上國一先修班嗎?
A:九年一貫所稱的七年級,也就是傳統認知裡的國一學生。上了國中,在學習上最明顯的差異是:學習科目開始細分,考試也逐漸變多、加重。許多父母比孩子還緊張,希望孩子提早學習國一的進度。然而要注意的是,若小學底子沒有打好,「提前」對孩子來說並沒有意義。
以數學來說,徐薇文教機構執行長江正明認為,國一先修班對中等或中上程度孩子,或許可當成預習國中課業;但對國小成績落後的孩子,「與其上國一先修班,倒不如找位大學生家教,趁暑假好好地陪孩子練習做演算」。
親朋好友中,若有孩子已考上高中或大學,或孩子同班同學中有數學不錯、甚至曾擔任過「小老師」的,都足以擔綱。一週三次持續兩個月、每天演算三小時,徹底把九九乘法、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熟練,就已經打下足夠銜接國中課程的基礎了。
「暑假是孩子的禮物,父母不應該完全剝奪,」執教多年,孩子當年也順利考上一流高中的牧語軒也認為,家長對於孩子的暑假,最好能以「三年的長期規劃」來看待,國一、國二的寒暑假,一定要給孩子自由閱讀、與朋友玩耍的時間;課業方面,她的理念則是「學校老師會教的基本上不去補習,但讓科目加深、加廣的部份可以補,」如她會讓孩子補習英文聽力或閱讀能力,而不是老是讓孩子再聽一次學校老師曾上過、或將要上的內容。
至於在才藝方面,到了國中也到了該「取捨」的時候。她觀察,都會區家長喜歡讓孩子在國小時廣泛涉獵各類才藝,「但到了國中,就要開始緊縮、篩選孩子專長,」如過去可能學了三、四項才藝,到了國中就要觀察哪一項才藝才是孩子真正的興趣,最多分別保留一項動、靜態才藝,成為孩子在未來繁重忙碌的課業壓力下,情緒抒發的出口。
Q3:在打掃家裡時,有時會在書桌上不經意看到孩子的書包、課本或筆記,結果卻引來「侵犯隱私權」的反彈。我該怎麼處理?
A:老片新拍的「金龜車賀比」中,有段父女對話頗令人會心一笑。情節是這樣的:老爸提醒女兒昨晚似乎太晚回家了。女兒反駁說:「老爸,你要不要看一下我身分證上的年齡欄?我已經夠大了!」老爸也回應道:「孩子,妳要不要也看看妳身分證上的地址欄?住我家就要有我家的規矩!」
當孩子逐漸長大,會開始要求有自我空間,如不准家人翻他的書包、進他的書房,「但父母絕不能因臣服孩子的『隱私權』而放棄『監護權』,」牧語軒觀察,現在許多父母「很怕孩子不高興,而且愈到國中愈嚴重」,對此她的做法是:「只要屬於態度面的,父母絕對可以放心地管;只要屬於能力面的,父母就絕對不要強迫」。
以「書包」來說,細心的父母其實可以從中觀察孩子的在校生活。如課本上插畫一堆,畫線重點卻寥寥無幾,代表他上課並未專心聽講;書包中出現陌生的文具,要留意孩子是否經常忘了歸還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甚至不借而取;若在書包掛滿某類徽章或裝飾圖樣,很可能代表他受同儕影響,特別認同某個團體或人物,最好特別關心一下孩子的交友狀況。再以「書房」來說,在孩子念國高中時,牧語軒要求孩子房門絕不能上鎖,但家人想進去也絕對必須敲門,否則就要道歉。「我都告訴孩子,父母要負責孩子安全健康長大,若發生意外時房門鎖住,就有違我的監護權,」不過她也打趣地說,敲門後還要在心裡默數五秒,讓孩子有機會收起見不得人的東西。
書包與書房,是嗅出孩子學習發展狀況的好地方;透過孩子的讀書心得或作文簿,也可了解孩子價值觀。最重要的是翻閱過程別秉持「當下抓賊、立即斥責」心態,而是應當成了解孩子的手段,製造對話機會,讓孩子知道父母的底線與想法。
Q4:國中課表上的「聯課活動」都在上些什麼?對孩子有什麼幫助?
A:可別以為「社團」是大學或高中生才有的專利,現在的國一與國二生,每週也有一次「社團時間」,也就是聯課活動。這個由訓育組負責規劃的課程,各校視校內教師專長與社區支援程度不同,社團項目也有差異;但通常不外乎有語文、運動、藝術、科學、技藝等類別,有規模的國中,甚至開辦五十種以上的社團,父母一定要鼓勵孩子好好享受這個「免費的課外學習」機會。
不過與大學社團不同的是,國中的聯課活動可無法「隨意來去」,志願選填下去後,通常就得持續一年,若選填確定後才發現自己不喜歡,就得「暗自忍耐」了。因此建議家長可事前提醒孩子,入學時就與國二學長姐打聽學校聯課活動的強項與特色,也可觀察社團指導老師的專業性與指導態度,以及是否會固定參加校外展演或競賽等,了解各社團的凝聚度與積極度後,審慎決定出三到四種志願選填,因為有些熱門社團甚至選填人數眾多,想選還選不到呢!
聯課活動與升學沒有直接相關,很容易為家長所忽略。但聰明的父母,卻可透過聯課活動,多多創造與課業無關的對話,這對培養親子關係將有莫大幫助。
Q5:該讓孩子去補習嗎?上了國中,文理補習班該怎麼選?
A:在國小階段,父母對選擇補習班有較大主導權;但隨著孩子逐漸進入青春期,父母對補習這件事情的態度,最好把決定權還給孩子。
若孩子不想補習,千萬不要勉強他去;若孩子認為有必要補習,家裡經濟也負擔得起,不妨也尊重孩子決定。但最重要的是,為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牧語軒建議補習之前,務必與孩子言明在先:(1)由孩子自己去試聽兩、三家後自己決定,並要能說出為什麼選擇某一家的理由;(2)若這一階段的補習沒有成效,下一階段就不再繼續。
補習,其實是放棄孩子學習建立讀書計畫、自己整理筆記與重點,以及放學後時間管理的機會,容易養成「反正補習班會幫我整理好」的依賴心理。尤其更糟的是,有些被父母逼去補習的孩子,原本就補得心不甘情不願;當補習未見成效,孩子反而出現「我已經盡了補習的責任囉,考不好可不能怪我」的奇怪論調。究其原因,父母一開始強迫孩子去補習就錯了。
補習並非「再聽一次」就會自動產生成效,每花一小時補習,回家也同樣得花時間消化吸收才行。而且父母更需謹記的是:大班授課的補習班,對原本程度就屬中上的學生較有成效;若原本就是學業嚴重落後的孩子,請專人一對一針對弱點補強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