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劉后臨朝
2018/05/08 00:46:31瀏覽105|回應0|推薦1

劉后原名劉娥,父親劉通是宋太祖時的虎捷都指揮使、領嘉州 (今四川樂山) 刺史。太宗征北漢,劉通跟隨,途中逝世。劉娥當時仍在襁褓,淪為孤兒的她,幸得外祖父母養育,才能長大成人。她「善播鞀」(摇小鼓),嫁給「以鍛銀為業」的蜀人龔美後,龔美和她一同前往汴京謀生 (劉娥年僅十五歲)。

適逢襄王府選姬,龔美易名劉美,謊稱為劉娥之兄,送劉娥入王府。襄王不久即位,是為真宗,劉娥先獲封美人,再進封德妃,專寵後宮。

皇后郭氏卒,真宗有意立劉娥為皇后。礙於劉出身寒微和無子嗣,朝中大臣如李迪 (直指其「不可以母天下」)、楊億 (初,帝欲立劉后,使丁謂諭楊億草制,億難之,謂曰:「勉為此,不憂不富貴。」億曰:「如此富貴,亦非所願也。」乃命他學士草之) 等大力反對。真宗卻一於少理,借侍女李氏 (即李宸妃) 誕下趙受益,再把受益過繼給劉娥為子,不給朝臣以口實。劉娥終於成為皇后,其「性警敏,曉書史,聞朝廷事,能記其本末。帝退朝,閱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預聞。宮闈事有問,輒援引故實以對」,恰巧真宗晚年受風疾困擾,劉后遂有機會干政。

真宗駕崩,趙受益繼位,是為仁宗。劉皇后獲尊為皇太后,淑妃楊氏則獲尊為皇太妃。

劉太后聽從王曾建議,「如東漢故事,太后坐帝右側,垂簾聽政」。這段時期,有一呂夷簡,貢獻最多,史載「自仁宗初立,太后臨朝十餘年,天下晏然,夷簡之力為多」。

呂夷簡,字坦夫,呂蒙正族侄。呂蒙正生前曾說:「諸子皆不足用,有侄呂夷簡,真乃宰相器也」,可見呂夷簡年紀輕輕已經是一名人才。

真宗喜歡建築宮觀,呂夷簡批評他勞民傷財,請罷除冬天河運木石(「盛冬挽運艱苦,須河流漸通,以卒番送」)。真宗覺得此人「有為國愛民之心」,於是擢用他為刑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仁宗即位,呂夷簡升至右諫議大夫。

宦官雷允恭擅移皇堂地,呂夷簡和魯宗道奉命查驗處治,事後呂夷簡任給事中參知政事。

真宗祔廟,劉太后欲將他平生衣服器玩置於廟內,以銀罩覆蓋神主牌。呂夷簡不贊成,說:「此未足以報先帝。今天下之政在兩宮,惟太后遠奸邪,獎忠直,輔成聖德,所以報先帝者,宜莫若此也。」

另外,呂夷簡身體力行拒絕「郊祠畢,輔臣遷官 (晉升官爵)」,且用《洪範》災異之說諫止劉太后重建玉清昭應宮 (玉清昭應宮乃真宗下令興建的道教宮殿建築。仁宗天聖七年,即公元 1029 年,宮殿發生火災。一說雷擊起火,一說「茹葷聚飲宮中」起火。大火一夜之間把宮殿化為灰燼,僅餘下長生、崇壽兩座小殿)。

官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呂夷簡還協助劉太后預防可能出現的危局,保存劉氏家族:

初,章獻太后 (劉太后) 欲以宮人禮 (替李宸妃,仁宗生母) 治喪於外,丞相呂夷簡奏禮宜從厚…..從容對曰:「陛下不以劉氏為念,臣不敢言;尚念劉氏,是喪禮宜從厚。」太后悟,遽曰:「宮人,李宸妃也,且奈何?」夷簡乃請治用一品禮,殯洪福院。夷簡又謂入內都知羅崇勳曰:「宸妃當以后服殮,用水銀實棺,異時勿謂夷簡未嘗道及。」崇勳如其言。

後章獻太后崩,燕王為仁宗言:「陛下乃李宸妃有所生,妃死以非命。」仁宗號慟頓毀,不視朝累日,下哀痛之詔自責。尊宸妃為皇太后,諡莊懿。幸洪福院祭告,易梓宮,親哭視之,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銀養之,故不壞。仁宗歎曰:「人言其可信哉 (人說的話豈可盡信)!」遇劉氏加厚。

劉太后地位越來越穩固,儼如另一個武則天,三司使程琳因此獻《武后臨朝圖》,以諂媚奉承。

究竟劉太后有沒有意欲做第二個武則天呢?試觀以下兩條:

章獻太后臨朝,問宗道曰:「唐武后何如主?」對曰:「唐之罪人也,幾危社稷。」后默然。(<魯宗道傳>)

太后謁太廟,欲被服天子袞冕,奎曰:「必御此,若何為拜?」力陳其不可,終不見聽。(<薛奎傳>)

假如劉太后無心,她怎會特別向魯宗道詢問後世對武則天的評價?她又何必一意孤行堅持穿天子袞冕?

只是基於對丈夫的寵愛 (史載「及太后崩,帝見左右泣曰:『太后疾不能言,猶數引其衣若有所屬,何也?』奎曰:『其在袞冕也。服之豈可見先帝於地下!』帝悟,卒以后服斂」劉太后臨終仍對自己穿天子袞冕耿耿於懷,怕死後無面目見真宗,由此可見她對丈夫有情),

以及對群臣反對意見的忌諱 (方仲弓請依唐武后故事立劉氏七廟,太后問輔臣,眾不敢對。宗道不可,曰:「若立劉氏七廟,如嗣君何?」太后因而怒斥仲弓:「吾不作此負祖宗事!」又帝、太后將同幸慈孝寺,欲以大安輦先帝行,宗道曰:「夫死從子,婦人之道也。」太后遽命輦後乘輿),

她才隱忍不發。

明道二年 (1033 年) 三月,劉太后病逝,享年六十五歲。

劉太后「稱制凡十一年」,「雖政出宮闈,而號令嚴明,恩威加天下」,公私分明。「太后保護帝既盡力,而仁宗所以奉太后亦甚備」。劉太后病重,仁宗「悉召天下醫者馳傳詣京師」。她死後,有人追究其生前為政過失,仁宗曰:「此朕所不忍聞也。」始終敬重劉太后。

司馬光這樣評價:

章獻明肅皇太后保護聖躬,綱紀四方,進賢退奸,鎮撫中外,於趙氏實有大功。

蔡東藩則說:

彼劉美人以色得幸,專寵後宮,亦何嘗不自私慾所致乎?幸劉氏有呂 (后) 武 (則天) 之才,無呂武之惡,其事郭后也以謹,其待楊妃也以和;即宮中侍兒,得幸生子,飾為己有,跡近詭秘,但上未敢欺罔真宗,下未忍害死李侍,第不過借此以攫后位,希圖尊寵,狡則有之,而惡尚未也。

劉太后生平,有功有過,據理立說,實屬過浮於功。垂簾聽政,本非宋制,而彼獨創之;兗冕為天子之服,彼何人斯,乃亦服之。設當時朝無忠直,不善規諫,幾何而不為武后耶?史官以賢后稱之,過矣。

經過劉太后的經營,宋朝政局穩定,經濟繁榮,仁宗在此一背景下正式親政。

[主要參考資料]

1. 脫脫等,《宋史》。

2. 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

3.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

4. 蔡東藩,《宋史演義》。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111784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