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07 19:48:55瀏覽310|回應1|推薦1 | |
台星經合歸功ECFA 馬政府大謬誤記者鄒景雯/特稿 馬英九昨天把台星未來半年將展開經濟合作協議相關協商,歸功於ECFA的簽訂,這句話再度犯了非常嚴重的錯誤,台星FTA就經濟的本質是台灣對新加坡開放市場,套句老共的話,是對新加坡「讓利」,連給人較多好處都要限定談判時程為半年,請問這是什麼漿糊腦袋的算盤? 台灣與新加坡之間的現況是什麼?從馬總統將台星協議視為政績,到羅智強攻擊反對黨的無厘頭言辭,可以判定他們所知貧乏的可怕。 首先,就減免關稅的角度,台灣現在出口到新加坡的產品大都已經零關稅,反而是台灣對從新加坡進口的主要產品項目仍課徵關稅,雙方如果要洽談一步到位的FTA,即絕大部分貨品貿易降至零關稅,這將構成台灣的稅損,是新加坡的利多,也是多年來星國態度積極的原因。 至於服務貿易部分,馬政府宣稱金融與運輸等服務業的開放,對台灣業者幫助極大,這更是「青菜講講」,大家都知道新加坡的產業結構沒有農業、製造業,而是以服務業掛帥,多年來以全球服務業中心為發展目標,當地金融市場早已高度國際化,台灣有多少銀行在當地設分行,競爭的對象是全世界的金融業,而台灣的金融自由化程度也已有相當規模,請問這與經濟合作協議未簽前與簽署後,會產生什麼戲劇性的變化? 因此,以馬政府最愛用的廣告詞「這是純經濟協議,無關政治」的標準,台星協議對台灣給多於拿的利益計算來說,有什麼好興奮的?充其量是加強雙邊往來關係的意義,不過這點屬於「政治」,依照馬政府一向強調的邏輯,當然不能存在,若此,台星協議還剩下什麼? 即使具有象徵意義,可能有些人會嘲笑台巴FTA可能政治作用還更大些?巴拿馬原本與中國過從甚密的傳聞不斷,二○○三年與我FTA簽定後,至少發揮了鞏固邦誼、免於斷交的實際功能;至於這台星協議,要台灣降關稅、開放市場,中華民國(台灣)還要被叫成Chinese Taiwan,總統也不能上桌簽字,結果馬英九竟然還要「歸功」ECFA,這是何功之有?尤其他重蹈談判大忌的覆轍,又提出「半年」期限,為了個人文宣需要,急著給外人甜頭,有這種「阿舍」,夫復何言。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