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桂林走向世界的莫恂飛
2014/06/18 10:34:24瀏覽494|回應0|推薦18

久仰「大古鎮」的大名,今天終於有幸踏上它的青石板道上。

「互動百科」云:廣西古代「四大圩鎮」之一。古鎮始建於西元200年。古老的大圩老街順著灕江綿延2公里長,不寬的街道上鋪著青石板,石板路兩邊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大圩古鎮在灕江東岸,父子岩東南,磨盤山北,距桂林23公里水程。史載,古鎮始建于北宋初年,中興於明清,鼎盛於民國時期,距今已有千年歷史,遠在600年前,大圩以其「大」,成為廣西四大圩鎮(賓陽的蘆圩、蒼梧的戎圩、貴縣的橋圩)之最。

距今已千年的「大古鎮」,老房子與青石板道,依舊散發著原汁原味,真的非常不容易,而且政府正在進行外觀整修工程,到時一定更加有看頭。生活在其間的居民,步調似乎也比較舒緩,讓生活在台北繁忙節奏的我,不自覺也放慢腳步,輕輕踏著凹凸不平的青石板,眼睛梭巡著樓房的窗櫺、半掩的門扉,讓心情沉澱下來,去好好感受這千年歲月的斑斑軌跡。

經過拱橋,來到三層水泥磚造建築前,時光似乎一下子向前跳躍千年,回到了現代,大門左方兩塊長匾上書「中華國際文化交流協會寫生基地」和「莫恂飛藝術工作室」,同行的黃文海先生搖響銅環,兩扇大木門應聲而開,時光似乎又瞬間倒流……

一進門,四幅墨竹映入眼簾,正似展臂歡迎我們的到來。莫老師依然穿著輕鬆的T恤和七分褲,熱情迎接我們。茶几上一壺牛蒡茶和一盤酒棗,沒有新疆大棗大,但比台灣的紅棗大得多,嚐一口,完全無酒味,反而帶一點點酸,很特別的口感,配上養生的牛蒡茶,真是健康滿分。

來到二樓看「本土畫家莫恂飛」影片,主要介紹莫老師的水彩畫,以及繪畫的心路歷程,當看到「我常常一個人到漓江沿岸寫生創作,白饅頭、礦泉水是我一天的食糧;一年四季蠻辛苦,解放鞋都要換兩雙;夏天烈日我不怕,有時突遭大雨淋一場,一天的辛苦又泡湯……」所謂一代畫家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更不會憑空從天上掉下來,那是多少時間與汗水的揮霍,以及多少歲月與智慧的累積,才有今天的成就!  

老師一幅幅水彩畫,在螢幕上淡入淡出,他對桂林的愛,對大自然的真,對人的善,都從畫中隱隱流露出來,無怪乎他的畫這麼美,又百看不厭。

二樓每個房間,每一面牆都掛滿了水彩畫和墨竹,就像個美術館,展示著莫老師這些年來的努力與成就。在這些作品之前,莫老師便滔滔不絕地高談闊論了起來。

父親早逝,都是由母親教導,母親是老師,哥哥和姊姊也為人師表,莫老師也當過老師。從小就愛畫畫,但是母親提醒不要只畫孫悟空、豬八戒,古人老早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因此從事創作是想經由自己的聰明才智,把桂林山水推廣到世界,讓世界了解桂林。早有很多人用水墨畫煙雨漓江,莫老師覺得太單調,所以用水彩再現真實,又似人間仙境,那就要有仙氣和靈度。而江裡有船和漁民,再加上春夏秋冬四季的演變,實在太豐富,太美了,所以覺得自己有責任把它用畫筆記錄下來。莫老師說:「人家是在玩藝術,我是用生命在譜寫作品」。

「從前家裡窮,放假到桂林看到外國人買畫,就把水彩畫拿去販賣,一張100元人民幣,一星期就賣了十多張,但實際上只能拿到其中的30%而已。後來覺得自己的東西是有價值的,就不願再流入市場。

「我還沒畫夠,又感覺自己時間並不豐富,很希望與台灣的朋友、同行和文字工作者交流,用他們的角度來評判我的思路。人總是要有人捧場、提意見,才能提高,往往我是閉門造車,中國有一位畫家王可偉大師來我這,我請教他,他說:『你不用我提什麼意見,你已經到了想怎麼畫就怎麼畫的境界了……你來,我幫你畫一幅像。』他的畫一幅是幾百萬的價值,我不敢,但可偉大師說:『我太喜歡你這個人了,所以一定要畫』。」這真是一段難得的佳話。

「有人問我:為何畫畫?我說:第一沒有風險,第二成本不高,第三不會危害社會治安,第四可學習修養,所以我畫畫是畫修養、畫品味、畫尊嚴。」

與我們一同從台灣而來的陸先生問:「簡介上說,最初美術的啟發只是中學時代老師的提點而已,這麼多年以來,您的墨竹或水彩畫有沒有喜歡的對象或學習的人物,還是一開始就用自己的方式與意境來表現畫作?」

「問得好!莫恂飛最大的缺點也是最大的優點──我不把一切人看在眼裡」,莫老師大笑後繼續說:「我覺得我的墨竹畫得有生命、有靈動、有風、有活力,所以我一定要按著自己的方式來作畫。」

先生接下話頭:「所以你的墨竹就是莫恂飛的墨竹,你的水彩畫就是莫恂飛的水彩畫!」

老師笑到合不攏嘴,大聲回答:「對!」這種自信的氣勢,令人震攝,環顧四週,也不得不佩服素人畫家可以畫到如此境界!

「現在桂林很多人想看我的畫,但並不容易,因為我覺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一個人畫到這個時候應該逐漸走入成熟,金錢對我來說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給後人、給桂林山水添點光就行了。

「很多人看我的水彩畫,問怎麼畫的?只有一句話『否定自己』,因為否定自己才能進步。有時半夜醒來,拿個手電筒照自己的畫作,我情不自禁哭了起來:『莫恂飛這麼笨的人怎麼畫得這麼好!』」莫老師眼中不禁閃著淚光,聲音也略帶哭腔……我捕捉住這個瞬間,當時的畫面和聲音便永駐心頭,因為藝術作品先得感動自己才能感動他人啊。

「過了幾個月發現不行,又否定了自己,所以又重新畫。所以很多作品都是一個階段的認識,因為生活提高之後又有了新的創意和想法。」

先生說:「就水彩、水墨或油畫來說,有各式各樣技法和各種表達方式,如果沒有拜師學過這些,但要畫出這麼有層次、有藝術性意境的作品,需要很深的功力和天分,除了您前面說的70%的勤奮之外,我認為只有30%的天分還做不到您這樣吧!」

老師聽後開心的大笑:「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前題──要耐得住寂寞和清貧!曾有一位富人開價2萬元人民幣要買我的《黃金滿地》,但我不賣,因為好畫就像自己的兒女,賣掉一幅畫就像賣掉一個兒子或女兒一樣。如果有一些文化人走入我的創作,了解我,而且有機會做一點大事,例如老人事業或好朋友們都能顧及得到的事情……

先生接著說:「您的畫作有了成績,有了別人的肯定之後,希望藉由這樣的方式做對人群更有幫助的事情。好比一個藝術家關在一個地方孤獨地做著自己的事,為『出世』,之後想幫助更多人便是『入世』了。」

這時,桂林12349公益服務平台的王經理請大家下樓吃中餐,有著一手好廚藝的桂林人周先生在莫老師簡易廚房裡小試身手,先端上一鍋白果鴨湯,鴨肉入口即化,又煮漓江釣上的小魚,黃黃綠綠的外觀,10來公分長的魚身,卻沒有淡水魚的土腥味,真是美味極了。男士們不免又喝起莫老師自釀的桑葚酒,後來家中三代皆為漁人的黃先生也從十幾公里外的「草坪鄉」趕來加入,一桌九人,好不熱鬧。

酒足飯飽之後,莫老師讓我們自己挑選喜歡的墨竹和水彩畫各一幅,最大的橫幅墨竹將帶回台灣送給社長;頭一眼對最左方的斗方有了感應,就是它了,莫老師直讚有眼光,陸先生則選長幅的墨竹;水彩畫則各擅勝場,難以抉擇,選了一張有傳統漁船的水彩,陸先生則選紫色系,也被莫老師大讚。黃文海先生也拿出從台灣帶去的墨寶,贈給漁人黃先生。拍照留念。

眾人提醒我們別忘了上三樓欣賞大畫,一到三樓沒有看到任何畫作,卻被眼前的山水震攝住。那由港星譚詠麟建議不要裝玻璃的大窗,所框出來的景致,真是再美不過,而且遠觀近看,左右挪移所見景象皆有不同,大片草坪上有悠閒的牛群,柳樹垂楊小橋流水,遠處有山景,就像把國畫裡的景致搬到眼前,卻是活生生隨著一年四季變換的山明水秀。

突然懂得莫老師的師承,原來就是這悠悠自然,就是他牽念掛懷的家鄉桂林啊!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ppy101&aid=14285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