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汶萊加姆魯國家公園八日遊------動物篇
2020/03/12 13:31:56瀏覽816|回應0|推薦3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一種常見於約北緯10度、南緯10度之間熱帶地區的生物群系,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澳大利亞、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中美洲、墨西哥和眾多太平洋島嶼。

    熱帶雨林地區長年氣候炎熱,雨水充足,正常年雨量大約為1,750毫米至2,000毫米,全年每月平均氣溫超過26度,季節差異極不明顯,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極快,是地球上過半數動物、植物物種的棲息居所。由於現時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現代藥物是由熱帶雨林植物所提煉,所以熱帶雨林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藥房」

       我們這次旅行的汶萊和馬來西亞的姆魯國家公園就是屬於熱帶兩林的範圍,在國家公園和渡假村內都可看見很多的動、植物,可惜沒有專業的相機拍攝,也沒有足夠的時間慢尋找,只能旅遊沿途在路旁容易找到的部份動物與大家分享。

1.赤尾青竹絲:是蝮亞科竹葉青屬毒蛇,是一種小型的蛇類,最大全長可達 90 公分,其頭呈三角形,眼睛紅色,全身翠綠。因為尾巴後段磚紅色,故民間多以焦尾巴稱呼赤尾青竹絲。多數的雌蛇在身體和腹部交接處有一條白色的細縱線,而多數的雄蛇除了有此白色的細縱線外,在白線下還緊接著一條紅色的細縱線。這隻是青蛇,頭部橢圓形,身體側面無白線,全身綠色

2.天堂金花蛇:金花蛇屬是樹棲型蛇類,俗稱飛蛇,目前已知五種,全部都有毒但毒素對人類影響輕微。叫做飛蛇的原因,在於牠們會從高處往低處彈跳,看起來就好像在樹與樹之間半空中飛翔一樣。不過這不是真正意義的飛翔,只是利用肌肉的擺動來滑翔,叫做飛蛇的原因,在於牠們會從高處往低處彈跳,看起來就好像在樹與樹之間半空中飛翔一樣。

3.澤巨蜥(學名:Varanus salvator)又稱水巨蜥、圓鼻巨蜥、五爪金龍、四腳蛇,為巨蜥科巨蜥屬的爬行動物,澤巨蜥,能長至3米 (9.8ft),但是大多數成年水巨蜥體長最多為1.5米 (4.9ft),體形幾類科莫多龍。水巨蜥最大體重可達75千克,體壯,尾部強而有力。水巨蜥可能是亞洲最常見的巨蜥,活動範圍從斯里蘭卡,印度,印度尼西亞,到馬來西亞和各馬來群島,生活在熱帶雨林地區。

4.綠蜥蜴:蜥蜴(學名:Lacertilia)是對屬於有鱗目蜥蜴亞目的物種的總稱,是一群分布廣泛的爬行動物,有超過六千個物種。蜥蜴在全球除了南極洲以外的大陸上均有分布,此外也生活在大洋洲的島鏈上,在綠色叢林中綠色蜥蜴是最好的保護色。

5.魔目裳蛾:前翅長約 55 mm,前翅中央有一枚大眼紋,為此屬中棲息於低海拔最為常見的種類。其翅身棕色,於眼斑紋外緣具白框,此外前翅與後翅之頂角皆有白斑,易於與具有眼斑紋的大型蛾類作辨識。

6.螽斯:螽斯科是直翅目昆蟲中的一科,又名蜙蝑、舂黍,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有6800多種,在分類學上和蟋蟀科關係很近。螽斯就是俗稱紡織娘的《鳴蟲》,觸角細長,比身體還長,身體顏色不是綠色就是褐色系,是植食性或雜食性昆蟲‧螽斯雌蟲腹部末端有產卵管,是分辨雌雄的特徵‧

7.褐螳螂:螳螂是一種中大型肉食性之益蟲,呈鐮刀形的前肢長而有力,以及有非常鋒利尖刺;在捕食時能牢牢抓住獵物。強而有力的口器,能輕易咬破及咀嚼獵物,有強力消化系統,肉食性昆蟲之中少數能把獵物完全吞食消化(包括昆蟲堅固的外骨骼)的昆蟲,螳螂是很挑剔的肉食性昆蟲,只捕食活生生的獵物,不吃已死亡的昆蟲。它的體型修長,通常是扁平。頭部呈三角 形,可自由轉動。

8.小紅黑馬陸:牠屬於節肢動物門倍足綱,除第一節及最後一節外,絕大部分體節各有兩對腳,一般物種大約有從36隻到400隻腳(蜈蚣每一體節只有一對足)喜歡在落葉腐植的有壤土中,啃食植物的幼根及嫩莖葉,身體兩側會分泌酸性驅避液,此液體會灼傷動物皮膚,因此螞蟻不敢碰牠,這是大自然最讓人感覺奧妙的所在。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nwinsto&aid=132018184